到武汉,可真对得起咱这张嘴

时间:2022-09-23 10:18:49

热干面――香

听朋友开玩笑说,武汉的公交车司机如何了得,即使把车开成了F1的速度,他们照样会不停地朝嘴巴里塞东西,车技功底之深厚,外地人望尘莫及。

大街上,武汉的美女们人手一个简易纸碗,边走边吃,全是香得流油的粉啊面啊,硬生生把你的口水拖出来。

我怯生生地走到一个小吃摊子上,门口的队伍排了几乎10米长,早上起来很饿,看见这种架势,我简直要崩溃了。好不容易挪进店里,服务员将烫好的两碗腾着热气、撒好芝麻酱的面条端上来,拌了拌,吃了一口,哇,就一个字――香!面条里没有任何汤水,被烫过后就着热劲膨胀开来,把酱完全吸了进去。三两口,还没什么感觉呢,一碗面就已经在我的肚子里了。

我觉得有点干,又要了一碗豆腐脑。端上来的时候,我在心里叫了一声,有没有搞错啊,没有麻油、虾皮、香菜、葱花,这也叫豆腐花?拧着眉毛,喝了一口,原来是甜的,也挺好喝的。咕嘟,喝了几勺,饱了。

得出结论,除非你是大胃王,否则见到香香的热干面,先在心里默念十遍“镇定,别冲动”,然后再吃。万一吃多了,千万别喝太多的水,否则胃口会很撑。

面窝――“哭”的面包圈

我看见满街都是炸面窝的,就像上海弄堂口炸糍饭糕和油墩子的一样,十分普遍。朋友说,最有名的是户部巷里老谢家的面窝。

老谢是个姓谢的老太太,慈眉善目,比大厨还要有风度,看她慢条斯理炸面窝的过程,简直就像在欣赏艺术品。

一口锅里放了米浆,那是粳米磨成的米浆,加一定比例的黄豆浆、葱花、细盐和黑芝麻做的面浆。老太太从锅里把面浆舀入面窝勺中,那个铁勺子四周下凹,中央凸起。老太太在中间一刮,然后下锅,哗啦哗啦,面窝就在沸滚的曲锅里唱着歌变成了金黄色。

老太太笑眯眯地问我:“是要枯一点,还是半枯,全枯?”我一开始没闹明白,心里琢磨,这老太太有意思,我吃面窝挺乐的一事儿,吗哭呀。朋友说:“给她半枯的。”后来弄明白,“枯”是武汉话,是焦的意思,半枯就是不焦不软的程度。

捞起来的面窝,下凹处因面浆多,炸成后像个金黄的面包圈,上面碧绿葱花均匀密布,非常好看。吃在嘴里,酥、脆、软三种感觉混合,由于刚出锅,一口咬下去,外面的脆皮破开后能感觉到从里面冲出的热气,带点咸咸的味道,香得很不讲道理,我一口气吃了两个。

豆皮――让比萨凉快去

朋友说:“走吧,我带你去老通城吃豆皮,当年吃了都赞不绝口呢。”

豆皮一共有3层,第一层是绿豆粉兑上面粉和鲜鸡蛋,第二层是糯米,第3层是鲜肉、鲜菇、鲜笋等做的馅,放在一口巨大的平底锅里做成1厘米厚的样子。

吃的时候,豆皮切成正方形的一块一块,第一层是金黄油亮的,看上去有不少鸡蛋。糯米颗颗晶莹发亮,肉丁和香菇更是诱人。吃进去,脆、软、鲜,什么感受都齐全了,比洋比萨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赵本山说过,生活就是一锅菠菜汤。我说,生活就是块豆皮,层层叠叠,有惊有喜。

鸭颈――这就是生活

晚上来到传说中的吉庆街,我是专门为了鸭颈去的。这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即使到了晚上12点,还是有超级多的人吃个不停,吃一切便宜又对胃口的东西,看得我眼花缭乱:有蹲在地上端着碗吃的,有头不抬眼不睁一路吃向前的,有站在那里焦急等待的,十分的活色生香烟火缭绕。

这里全是大排档,我要了一盘鸭颈,两杯生啤,摇着扇子,一边享用小食一边看风情。想到著名的那句法语――这就是生活。

为了这份爱吃,无论是街头、商场门前、广场中央、公交站台,无一例外地放着N个垃圾箱,每个垃圾箱里最显眼的都是那白花花的一次性纸碗,可见武汉人民的战斗力有多雄厚多震撼。套句广告词,路过武汉,可真对得起咱这张嘴啊。

这一趟,我算没自来呢。

上一篇:科威特女人喊穷等 下一篇:巴黎式剪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