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话实说》退出央视谈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如何突破瓶颈

时间:2022-09-23 10:13:28

从《实话实说》退出央视谈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如何突破瓶颈

摘要:电视谈话类节目类型体现的是人们生存环境的健康与开放度,并担负着参与促进整个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使命。但《实话实说》《道德观察》《正大综艺》等节目相继被清除了央视,其它的谈话类节目或多或少也存在着类似问题,在经过近20几年繁荣的发展阶段以后,目前,我国很多谈话类节目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瓶颈;谈话类节目;主持人

2009年9月28日,《实话实说》被清除出了央视。同时被清除的还有《道德观察》等12个节目。国内的谈话类节目到底怎么呢?怎样才能让谈话类节目重现生机?先了解下《实话实说》的成长过程。

一、《实话实说》的创建和成绩

1996年3月16日,《实话实说》作为《东风时空》的一期“周日特别奉献”节目出现,主持人是崔永元,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到2002年9月,崔由于身体原因退出《实话实说》,和晶接替小崔开始主持。和晶休产假期间,阿忆便主持了一段时间。《实话实说》是中国内地第一档电视谈话节目,具有拓荒性。播出率曾一度高达70%。90年代后期,我国涌现出了大批电视谈话节目。

《实话实说》始终保持走平民化路线,关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社会大背景的变迁。这些使得《实话实说》的观众群都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上、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的人和城市观众。《实话实说》将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搬上电视荧屏,使得电视媒介变成一个“大众话题大家说”的会客厅,这也是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新闻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道风景线。

二、《实话实说》退出央视的原因

(一)节目播出时间的调整

2001年5月6日,《实话实说》从早上播出转为每周日晚上9:15分播出。因为这个时段的观众数量虽多,但要接受不同类型的观众的考验。其结果是收视率急剧下降到0.66%。2002年,崔永元表示说:“我看不到谈话节目的前途。”他就以当时的《实话实说》举例,“从央视收视排名看,以前我们早上播出的时候达到了50%一70%,而现在我们的占有率只有5%一8%”原因何在呢?早上,各个台节目最不精彩也是最少的时段,而《实话实说》便成了这个小舞台上的主角。而到了晚上就不同了。第一是多年来的收视习惯使得人们惯性地在晚上看各台播放的连续剧和综艺节目,由于观众长期收看某些频道的某些节目,观众也会习惯对某些频道优先选择。第二,在晚上这个拥有庞大观众的大舞台上,聚集了许多大小明星,他们相互竞争,

《实话实说》这种节目的优势也会相对减弱。美国很多学者认为,在电视节目播出时应把“竞争因素”放在首位。在对手不是很强的时段编排进自己的强档而又适宜这个时间段的节目,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但要挤入一个本身竞争就很激烈的市场,要用比在其它市场多得多的财力和精力。

(二)环境的改变

90年代的电视镜头过于严肃。此时,谈笑风生的《实话实说》便出现了,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感,收视率就直线上升。形式大于内容是这个节目的初衷。但今天谈话类、娱乐类节目遍地生,以平民话题为基础的《实话实说》的竞争力显然是不够的,节目收视率的下降是符合逻辑的。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很多电视谈话节目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节目已经变成了“以猎奇为动机、以窥视为目的、以隐私为依托、以媚俗为结果”的荧屏现场,有时为了使节目好看,迎合观众的心理期待,制作者、嘉宾、现场观众甚至合谋人为的制造悬念来蒙蔽广大观众。2002年,崔永元在离开节目前坦言:“我刚干上这行的时候,都是以真实状态来参与的。而现在变成了相互迎合。当大家相互迎合时就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真诚率直。我有时候觉得,现在的节目太圆滑了。在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时候,我们失去的是许多真实的、宝贵的东西。”

相比其它节目,《实话实说》的形式过于单一。每次同样的场景和音乐,同样的开场白与结束语。时间一久,观众难免生厌。退一步讲,如果要说这个种形式在当下也是节目的一种特色的话,那么《实话实说》在选题上过于狭窄,内容上太过闲杂。它的话题很多是老生常谈,让观众失去了“收视的迫切感”。而对于一些实际存在的社会敏感问题却不敢接触。其实,既然选择了平民化这条路,就应该大胆的走下去,应该更真实的反映当代百姓的生活全貌,选题上应该有勇气去进行突破。比如,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以及他们内心的想法;又比如,对于社会中的阴暗面,吸毒、青少年犯罪、大学生自杀等问题多加以反映、分析。那会起到很好的节目效果与社会效果。而节目要在选题上给自己划上太多的圈子,只会导致其局限性,结果就是越走越窄。

(三)主持人的更换

《实话实说》历经了三个主持人,崔永元、和晶和阿忆,受众总是将他们自觉不自觉的与崔永元相比。因为崔的优势在于他和我们身边的人没有什么两样的形象,这会让观众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他去倾听嘉宾们的谈话,这种友好的方式令嘉宾觉得放松,便能开怀畅谈。其二崔永元天生的幽默感成为《实话实说》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谈话类节目如何走出逆境

1.策划是一个节目的指向标。如今,电视观众已经进入了一个分众化的时代,以《对话》为例,在电视谈话节目平民化风格兴起之时,《对话》却走了一条“高、大、洋”的路子。将目标受众定位为关注经济改革动态并具有决策能力的社会精英人士、聚焦于新闻人物等成功人士。为这些精英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事实证明,《对话》凭着“另辟蹊径”后并不高的收视率拿下了较高的广告收入。

策划过程中还应当注重节目的地域化问题。比如说重庆台的《龙门阵》,定位为“老百姓饭桌上的闲聊”。谈话间便能感受到重庆人浓郁的麻辣特色。

策划还包括对节目时段的开发。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受到欢迎,就是对谈话节目时段进行开发后受益最好的证明。而《实话实说》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2.选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对话者之间观点的差异引发的交流和碰撞才使得节目称得上是真正的谈话节目。

3.选择一位合适的主持人是节目基本成功的一半。其风格主要取决于主持人的风格魅力。当我们想到曾经火爆的《实话实说》脑海里第一反应的是崔永元:想到《锵锵三人行》,就出现窦文涛等等。他们作为谈话节目的主线,他们的个性与知名度决定了节目的个性和知名度。要注重对主持人个性的包装,突出主持人的作用。节目的形式、话题以及对话题的切入角度都要尽量根据主持人的特点而确定。

每个成功的谈话节目都是在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基础上获得成功的,好的主持人不光可以抓住观众视线,而且可以在谈话间注意营造一种氛围,适时的让观众也参与其中。我国的电视节目在制作中,观众守着“让说的说。不让说的不说”等规则,成了节目中的“摆设”。在美国的谈话节目中,现场观众与嘉宾激烈争辩,也不乏有叫嚷者。这些情况反而有利于收视率的提高。毕竟这是一个人人都具有话语权的时代,只有观众人人都能参与到节目中去,我们的谈话类节目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而这些正是一个好的主持人可以做到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视谈话类节目更深层次地体现的是人们生存环境的健康与开放度,并担负着参与促进整个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使命。谈话类节目健康发展的过程就是对现实困境不断突围和超越的过程。希望我们可以踏实地以受众为出发点,为我国谈话类节目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浅谈电视戏曲栏目的创办与发展 下一篇:浅谈杜甫诗情与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