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习中常见阅读障碍及其对策

时间:2022-09-23 10:10:30

大学英语学习中常见阅读障碍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各类测试中阅读理解部分的常见障碍,从产生障碍的源头入手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知识层面、技巧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问题或漏洞,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理解;阅读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阅读是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获取信息的渠道,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习者处理语言材料的效率,因此在几乎所有的语言测试中都会把阅读理解作为必不可少的甚至比重最大的测试内容。大学英语中的各类等级考试、考研英语、出国留学类英语测试都无一例外地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且阅读题型呈现出多样性特点。事实上,仍有相当多的英语学习者不同程度的对阅读理解怀有恐惧心理和阅读障碍,导致他们做了大量练习却收效不大,也找不到原因,无从下手。阅读障碍原因:

一、生词恐惧

大学英语的词汇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学生往往感觉在海量的词汇中无从下手,望而生畏,阅读前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心理,在日常练习中也会因此产生挫败感和厌学情绪。大学英语词汇与初高中相对确定的教材词汇有较大差别,学生不知道哪些该背,所以会产生背了不一定会用,不背不一定会考的错觉。然而背单词是英语的基本功,是其它一切方法、技巧的基础,一味追求技巧最终只能是空中楼阁。实际上各类等级考试不同于日常学习,都会有大纲词汇表。备考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按大纲要求一个也不放过的全都背下来。等级考试甚至留学考试需要掌握的词汇都是大纲上的,少量超纲词汇,会给出解释、无关中心思想或不影响做题。背单词的方法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要配合听、读、写,有上下文的语境也可以延长大脑对单词得记忆的时间,把大纲词汇表上的单词抄下来,每天不断循环重复,直至每个单词都烂熟于心。背单词的同时,要结合适当的阅读材料,在实践中检验单词记忆的效果。读多了会发现一些背过的单词在不断的复现,这种切身体会的进步可以激励自己,从而使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对单词的反应加大,提升背单词的动力和兴趣,记忆的效率会有很大提高。当词汇有了一定基础之后,还要注意建立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按同义、反义、形似、音似、同族、同根,同主题把相关词汇分类记忆,这种方法有利于形成大脑的扳机效应,加深印象。阅读过程中遇到常背常忘的单词最好记在一个笔记本上,随时翻看以突破对长难词、生僻词的记忆漏洞。英语词汇大多会有一词多义、一词多词性、一词多搭配的现象,所以要根据测试级别的高低提高词汇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少量生词并不会造成整个语篇理解上的障碍,无需产生过大的心理负担,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总之,背单词是个苦差事,但必不可少。

二、阅读速度失控

(一)读的太快

阅读理解除了要有扎实的词汇基础,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对阅读速度有相当严格的要求。有的学生由于担心不能再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往往阅读速度太快,没有认真阅读文章细节,甚至连各段主要信息和中心思想都没有较好的把握就急于阅读题目,在做题过程当中,由于对文章内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或没有捕捉到有效信息就只能回到文章中重新查找,再去分析内容本身,这样第一遍的阅读时间就被浪费了,一旦不能快速定位问题答案的出处就会反复查阅,实际上结果是变慢了。还有些学生甚至根本不阅读文章而是直接看题找出处,这在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文意引申总结的阅读理解中会造成反复查找也做不出题目的结果,因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只关注细节是无法最对所有题目的。最可怕的是,一旦连续出现回到原文找不到出处的整体把握题,就会因过度紧张而导致整个考试答题节奏混乱甚至崩溃。怎么克服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可以在阅读每段或几段之后停下来回顾一下中心思想和重要的细节,用最简洁的话总结一下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虽然看似放慢了速度,实则会大大提高做题时的效率和正确率。我们还可以在看文章的时候,在文章中对重要信息做适当的标记,以便做题时能快速定位答案出处。

(二)读的太慢

相反,有些学生出于种种原因阅读速度太慢。比如用手或笔指着材料阅读、轻声朗读、在心里译读、重复阅读、过于关注无效细节信息、纠结于生词词义的猜测、做题时反复确认答案、就一个难点或个别题耗时太多等等。首先可以通过锻炼纠正这些错误的阅读习惯,养成眼动、心动的正确阅读方式。其次,逐渐加大视野宽度,从逐词阅读到短语、分句、意群的整体把握。也可以通过总结出题思路增强对文章中有效信息的敏感度,或通过先快速浏览题目明确考点内容,采用跳读相对缩短文章长度。比如首段、各段首末句、转折性语言、因果逻辑语言、比较关系等都是文章重点信息。

三、圈划信息不当

在文章中圈划重要的词、句有助于答案出处的定位,提高效率,同时也解决了阅读太慢或太快的问题。圈划行为本身就是积极思考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文章含义的理解,也延长了短时记忆的时间,这样就不会出现当时读懂了,做题时已经不记得了的问题,至少通过圈划我们可以对文章整体逻辑更加清晰,并且迅速定位答案所在位置。有些学生无法分辨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圈划的内容大多为无效信息或者几乎把整篇文章都做了标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圈划呢?首先是各段的主题句;其次是各种语篇纽带词,比如因果关系、比较关系,尤其是转折词;还有具有情感色彩的词、带有褒贬性的形容词、程度副词、表示重要性的词语;此外还有指示词;某些具有提示功能的标点如破折号、冒号、双括号、问号等也是圈划的重点。注意,圈划时没有必要将提示词所在句全都做标记,起到确定关键信息所在位置的作用即可。

四、长难句理解障碍

词汇基础有了保障,我们仍然会遇到一些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句子,比如包含多个从句或非谓语动词、非常复杂的上下文指代关系、多变的时态语态。这些包含文章主要信息且必然出现的长难句是令很多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大打折扣的主要原因之一。怎样才能突破长难句的障碍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对句子语法结构的掌握和词汇一样重要,是文章理解必不可少的语言基础知识,所以我们要提高自身对语法的掌握。然后我们要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把长难句的主干成份圈划出来,确认其传递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再分析其修饰成份或并列成份,这样就能化繁为简,攻克难关。长难句理解要多多练习,不断加强对语法结构的熟练度,才能既快又准的把握其含义。

五、会读文章,不会做题(正确错误项特点,排除法)

(一)自认为读懂了

有些学生觉得文章读懂了,但题却做的一塌糊涂。首先,你可能根本没有读懂,只是根据主观臆断对不能理解的内容进行猜测,或对某些词或短语的意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样反而形成了错误的逻辑、得到了错误的信息。做题时发现选项和自己印象中对文章的理解都不相符。另外,阅读理解包含两个层面:第一是句、词层面上的理解,第二是语篇层面上的理解,即“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文章的脉络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能推断出什么?”等等。因此,阅读时,我们要在理解词、句表面含义的基础上,培养自己去把握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衔接的,去理解作者在表层意义里没有表达的深层意义是什么。这不仅是英语知识层面的能力,也是一个人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需要在平时有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二)真读懂了

有些学生对文章本身的理解非常好,但仍然做不出题来,那是因为阅读理解不仅会出现文章本身很难的情况,还会在问题和选项设计上体现难度。我们经常会遇到似乎多个选项都正确而难以抉择的情况,实际上是学生不善于总结出题思路,不归纳正确项和错误项特点造成的。比如正确项特点大多是原文的精确同义转换、符合中心思想,态度倾向、有表达可能性等客观模糊的词语。而错误项往往没有出处、符合常识、答非所问、极端绝对、字面理解。此外,正确项不仅正确,而且比其它选项更具涵盖性、更针对题目,所以一定要把四个选项看全,通过排除确定最终答案,不可为了节省时间,误认为前面选项正确而不看后面的选项。

除了语言基础的差距以外,往往还有很多学生在阅读方式和阅读心态上有很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存在很有可能是学生自身没有意识到的,或即便意识到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和解决。实力固然最为重要,但并不是每一个有阅读障碍的英语学习者都在语言知识本身上有欠缺,阅读习惯和心理问题的纠正在提高英语阅读整体水平上同样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潘晓东.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5,13(3).

[2]王建平,于慧.加大阅读输入提高英语水平[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9.

[3]张维友.图式知识与阅读理解.外语界,1995(2).

作者简介:林 阳(1981-),男,讲师,从事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究。

上一篇: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探究 下一篇:企业营销能力与营销绩效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