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培养酒店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23 08:46:22

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培养酒店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随着珠三角地区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高职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断的进行探研。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以“酒店管理专业学院”为依托,汇聚珠三角知名旅游企业的信息、师资、资金、专业资源形成一体,采用专业导向育人、岗前培训、技能训练等方式,探索校企要素汇聚式育人方式,进行了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一系列省级协同育人的标志性成果,并在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专业建设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 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酒店应用型人才;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6)12-0158-03

一、珠三角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黄金产业”。广东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2014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8万亿人民币,十几年来,广东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新加坡、中国香港、台湾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超10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列。根据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就进入成熟的休闲度假旅游发展阶段。目前广东和珠江三角地区的旅游业正处在转型升级时期,努力将广东建设成为辐射全国、影响亚太、具有较高国际水准的旅游目的地,成为我国出入境的客流中心和集散地。在《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广东省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珠三角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建成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广东《关于加快广东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提出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并将在部分领域实行“先行先试”。广东将全面提升旅游魅力,依托名城、名人、名山、名寺和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文化板块,着力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旅游品牌。其中酒店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内涵,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了优化提升住宿业结构和质量的产业提升战略,提出要培育一批有产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本土酒店品牌;鼓励引进国际知名酒店品牌进驻;促进七天、岭南佳园等经济型连锁酒店快速发展战略,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广东是全国五星级酒店最多的地区。广东省以98家位列全国各地之首,其中广州占了23家。在广州珠江新城CBD(中央商务区)地段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已经耸立着四季、丽思卡尔顿、皇家国际等6家高星级酒店。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洲际、喜达屋、希尔顿、万豪等在内的主要十个品牌的国际高端酒店公司近5年将在国内开设不少于623家店,珠三角地区对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旺盛。

二、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的内涵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是广东省高职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采用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进行高素质酒店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是指学校与酒店融合各自的资源和要素为一个育人共同体,从不同方位进行协同合作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主要内涵包括:

(一)以校、企、生利益兼顾为标准的多赢性校店合作原则

在校企合作中,坚持以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利益兼顾作为标准的校企合作原则,使校企结合为利益共同体。由于酒店行业的迅猛发展,社会上酒店良莠不齐,有些酒店以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甚至从事一些不适合学生从事的岗位工作,学生和学校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要求在校企合作中必须保证学生的利益,不得从事不适合学生实践的岗位和工作。在合作过程中实行酒店给学生总结评价,学生给酒店总结打分的双向评价体系。对得分较低的酒店予以沟通促改,并减少和降低以后的合作数量和质量,保障学生、学校的利益。

(二)以酒店人才需求为依据的多样化合作培养方式

“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是以酒店对服务人才的需求和用人节奏作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工学结合”的合作培养方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酒店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特点,选择2+1顶岗实习、订单培养、联合自主招生、现代学徒制培养、汇聚式育人等培养模式,这些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融合酒店特点,更加符合酒店人才需求和用人节奏,达到满足校店一体化的基本要求。

(三)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引的多角度协同育人内容

“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形成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引导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协同育人合作内容。例如校店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汇聚行业信息形成信息分享机制的合作;联合自主招生,形成双主体的管理模式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特点的合作;形成教育成本分摊和汇聚机制,育人成本由用人酒店、学校和学生按约分摊,酒店投资参与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职业化培训基地的建设,预约优质就业以及专业资源库建设的合作;形成学校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的有机融合,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和职业培训团队的合作;校店共同筑建具有典型酒店企业文化特质的校园专业文化合作等等内容。

(四)以企业发展为目的多层次要素汇聚的合作维度

以工学结合、校企融合为手段,合作校、店的专业资源、组织和社会环境等多层次要素之间互换与合作汇聚,形成学校实践教学与酒店实际工作的一致、学校教学内容与酒店用人标准的一致、学校专业教师发展与酒店HR开发规划一致、学校专业课题与酒店发展瓶颈一致、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酒店人才需求战略一致、学校专业发展规划与酒店发展战略一致的多层次合作维度。

三、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强劲的人才需求,倒逼企业和职业院校不断的探索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适宜的培养模式。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省旅游协会的指导下,与珠三角多家高星级酒店及中高职院校合作搭建的酒店管理专业学院这一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协同育人平台,在酒店人才培养机制、旅游资源整合共享机制、专业教学团队聚集机制、协同组织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逐步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校店联合多元化招生、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预约岗位就业”的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提高了珠三角酒店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酒店管理专业学院

酒店管理专业学院是将职业院校的职业素养课程上提,将酒店员工入职培训职能下沉形成对接的多主体、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专业学院。学院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参建酒店以不同的方式将企业要素深度融入专业学院的建设中。专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协同酒店人力资源高管组成。学院院长主要由院校方的系主任和酒店方的人力资源总监轮流担任。专业学院主要任务是负责决定自主招生和现代学徒制试点、订单定制培养实践、校企合作课程与教材开发、酒店实践教学标准制定、酒店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双师素质教学队伍培养、酒店在职职工培训、对外服务(中小酒店业的管理培训和国际性酒店管理模式输出)、酒店专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等。教学接受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第三方教育质量监督评价机构的指导和评价。其组织架构如图所示。

(二)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的创新

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联合自主招生和预约就业机制创新。与协同企业共同设计自主招生方案,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出题并面试,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分担教育成本,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提供教学场所,企业全额提供三年学费,毕业生预约岗位优先就业。

2.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协同企业合作采用多形式多样化的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洲际酒店集团合作的集团化订单培养模式;与花园酒店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与君悦酒店、威斯汀酒店的2+1模式,完成实现工学结合的目的。

3.多主体特色学院的组织管理创新。酒店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多家协同企业和校方人员组成。酒店学院按照现代学徒制特点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体制结构,形成“一会六中心”的扁平化组织构架,提高协同育人平台的运行效率。

(三)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的成果

在实施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以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培育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标志性成果。2014年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经过2年的培育,成为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目前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均已完成。2015年成功申报了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珠三角旅游服务人才协同育人中心,该中心与广东省旅游协会合作,协同广州花园酒店、洲际酒店集团等企业共同申报,在与中大、华工等本科校共同竞争中获得了40个立项中的一个――“珠三角旅游服务人才协同育人中心”建设项目,2016年初通过了省里组织的建设方案论证,进入到实施阶段。2014年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教学团队获得广东省高职教育省级教学团队称号。同年酒店管理专业1名教授被评为广东省高职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

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逐渐形成了以下的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改革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探索多元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亦工亦学,凸显两个主体,两种身份、两个平台、两类导师的人才培养特点。建立校企联合自主招生制度、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双主体合作育人运行管理机制和毕业生预约岗位就业制度。探索和实践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旺进淡出、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是根据旅游服务行业的特点,建立以教学要素围绕珠三角旅游旺季进度配置,旺季学生全天候进入各个协同企业顶岗工作,淡季回到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素质养成教育。“2+1”培养模式是前两年在学校里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学习,第三年开始全职进入协同企业的基层岗位进行一年的顶岗实习。“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由校企共同负责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学生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施双主体特征,三年学费由自主招生的酒店全额资助。建成校企合作的旅游服务教学资源库和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协同企业实习学生和在职员工的远程教学与教学管理,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在岗学习和企业员工在职学习的网络教学条件要求。

服务地方经济方面。以对中小酒店基层管理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解决中小酒店管理服务问题为主要形式,通过协同各方在合作中的生产实践进行技术服务、咨询和合作研究工作,校企行共同研究解决旅游企业发展的难题。通过技能鉴定所的职业资格鉴定功能,承担区域范围内的职业技能鉴定活动。

在专业建设方面。以传承岭南旅游文化作为专业文化环境建设任务,依托传统文化体验中心打造以岭南文化为内涵的广东旅游服务类专业文化环境。传统文化与岭南旅游文化体验中心包括传统礼仪体验区、经典国学体验区、民俗服饰体验区、书画篆刻体验区、岭南文化体验区和环幕大讲堂组成,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虚拟实景,动静结合,参与体验和知行合一的学习模式达到传统文化体验式学习,并为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提高强度支撑。

[参 考 文 献]

[1]董馨,吴薇,王奕衡.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

[2]刘学英.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4

[3]潘彤.全方位校企合作下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4]张益飞.“双主体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以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3(12)

上一篇: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线上同学评价对学习者阅读... 下一篇:5S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宿舍中的具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