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的几种方法

时间:2022-09-23 08:15:23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的几种方法

摘 要 导数是高等数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本文结合实例论述了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关键词 导数 不等式 证明方法

中图分类号:O17 文献标识码:A

Some Methods of Using Derivatives to Prove Inequality

JIANG Shihui, JIAO Keya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nan College of Finance & Taxation, Zhengzhou, He'nan 451464)

Abstract Derivatives of higher mathematics in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this paper discusses examples demonstrate the use of derivatives of several common methods of inequality.

Key words derivative; inequality; method of proof

不等式的证明在高等数学中也是比较常见的题型,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解法,当题目给出的函数可导时,利用导数求解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现将几种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1 利用导数和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这是不等式证明的一种重要方法,若题型为“求证:当时,,、可导;” = ,则其解题步骤是:令 = ,,其中 = = 0,从而将要证明的不等式“当时,”转化为证明:“当时,>”,接着,再证明>0,即可得到“当时,>”,所以当时,得证。

例1 当>1时,证明不等式:>。

证: 设 = ,显然在[1,+∞)上连续,且= 0。

= = (1)

显然,当>1时,>0,故是[1,+∞)上的增函数。

所以当>1时,> = 0,即当>1时,>成立。

其实这个方法只对一部分不等式适用,即当>时,>,且 = 单调增加。而实质上,当 = >0时,上述题型即可得证,至于单调增加则是不必要的。故上述方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方法。

例2 证明:∈(0,1)时,>。

证:设 = ,显然在[0,1]上连续,且 =0, =1-2x。

显然,当∈(0,1/2)时,>0,故是(0,1/2)上的增函数。

所以,当∈(0,1/2)时,> = 0,即当x∈(0,1/2)时,>成立;

当∈(1/2,1)时,<0,故是(1/2,1)上的减函数。

所以,当∈(1/2,1)时,>,即当∈(1/2,1)时,>成立;

综上所述,当∈(0,1)时,不等式:>成立。

由例2我们可以发现,>0在区间(0,1)内不恒成立,但仍然有不等式成立。这进一步说明例1的证明方法是充分而不必要的,深入思考,上述方法可以改进为:令 = ,,其中 = ≥0、 = ≥0,从而将要证明的不等式“当时,>”转化为证明:“当时,>0”。

证明可分以下几种情况:(1)若能证明>0,则得到“当时,>≥0”,即时,成立;(2)若能证明<0,同样可得到“当时,>≥0”,即时,成立;(3)若存在点∈(),当时,>0,则得到“当时,>≥0;当时,<0,则得到“当时>≥0”,所以可得:时,。

2 利用lagrange中值公式

例3 证明:<<, (0<<)。

分析:把不等式可以改写成()<<()。

可见“”是函数在区间[]两端值之差,而()是该区间的长度,于是可对在[]上使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证:设 = ,则 = 。在[]上运用拉格朗日中值公式,有 = = (),(< <)

又因<<,于是,有()<<()

即<<

该方法一般适用于证明“可导,求证:与的大小关系”问题。

3 利用导数和函数的最值

有些不等式的证明可转化为讨论的最大值(最小值)与0的关系问题,例如是函数在定义区间上的最大(小)值,则一定有<(或≥),那么要证的不等式,可转化为≤0(≥0)。

例4 证明不等式≤()。

证:设 = (1 ),则: = - = (1)

令 = 0,得唯一驻点 = 1,又当时,>0;

当>1时,<0;从而是在(0,+∞)上的最大值,

即有≤ = 0,所以 (1 )≤0,

即:≤()。

4 利用函数图形的凸性

我们知道,在()内,若>0,则函数 = 的图形下凸,即位于区间[, ]的中点处弦的纵坐标不小于曲线的纵坐标,即有: () ≤

其中, 为()内任意两点。等号仅在 = 时成立。

例5 设>0,>0证明不等式 + ≥ ( + )且等号仅在 = 时成立。

分析:将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变形为:

便可看出,左边是函数 = 在两点,处的值的平均值,而右边是它在中点处的函数值,这时只需≥0即可得证。

证: 设 = ,即 = 1 + , = >0,

故由[ + ] = ()得 ≥ ,

即 + ≥ ( + ),等号仅在 = 时成立。

总之,导数为证明不等式提供了不少有效的方法,使用时究竟用哪种方法更合适,很难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需要根据不等式的具体形式来加以选择,有的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要想掌握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的这些方法,就需要平时多练习,熟能生巧。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赵树.微积分(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南海风应力对上层地转运动能量输入的空间分布...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