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大棚巨峰葡萄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23 07:18:48

浙南大棚巨峰葡萄栽培技术

摘要 结合浙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巨峰葡萄的生长习性,对浙南大棚巨峰葡萄的整形修剪、扣棚、大棚温湿度管理、肥水管理、新梢管理、保花保果、增色增糖、果穗套袋、秋季保叶等栽培技术提出一些实用的措施,以促进巨峰葡萄的优质、高效、高产栽培。

关键词 巨峰葡萄;大棚;栽培技术;浙南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123-01

浙南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有效积温在5 000 ℃以上,葡萄生长期长,成熟期早,相比北方葡萄要提早20~30 d,优势明显。近几年来,随着大棚设施栽培技术的完善,浙南地区葡萄大棚设施栽培发展速度很快,而且在品质上也有很大的提高,经济效益相比其他水果要高很多。但是浙南地区是葡萄气候生态的次适宜区,主要原因是葡萄性喜干燥、温暖的气候,在浙南多湿的生态条件下极易遭受病虫的危害。因此,在浙南地区采用大棚避雨栽培葡萄,既能减少梅雨季节的影响,提高葡萄品质,又可提早成熟期,避开台风的影响,使浙南葡萄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巨峰葡萄是浙南大棚葡萄的主栽品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将当地大棚巨峰葡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期促进其推广栽培。

1 整形修剪

修剪时间在12月15日至翌年的1月底。树形和修剪方式:一是飞鸟形和T字形。实行1~2芽超短梢修剪为主,结合少量中长梢修剪的方式,结果母枝(分左右两边)单边间距在15~20 cm,留单芽,翌年可抽生1~2条新梢。两树之间若有空间,则顶梢需放中长梢延长补满。二是水平棚架X形。每株在靠近主干的地方选2~4个母枝2芽短截,其余的可任意修剪,以布满架面为原则,结果母枝分布均匀时以双芽短梢最为理想。

2 扣棚

扣棚时间一般为1月15日至2月15日。扣棚前5 d用破眠剂除芽,一般用5~7倍石灰氮淀清液或20倍单氰铵液涂芽,打破休眠,促进萌芽。扣棚后立即用清水喷洒一年生枝条,10 d后再喷1次,促进破眠剂吸收,并防止烧芽。开始保温后第5天灌透水1次,绒球期再灌小水1次[1]。

3 大棚温湿度管理

3.1 温度管理

升温催芽期:扣棚初期,控制昼温在10~20 ℃,夜温15~20 ℃,2周后昼温控制在28~30 ℃,夜温20~25 ℃。萌芽到开花前:夜温7~15 ℃,昼温26~28 ℃[2]。开花期:最适气温25~28 ℃,低于15 ℃就不能正常开花与授粉,超过35 ℃开花被抑制。幼果生长期:昼温保持在25~28 ℃,夜温18~20 ℃。果实着色到成熟期:昼温保持在25~28 ℃,夜温保持在15 ℃。

3.2 湿度管理

催芽期:灌浅水或喷雾,保证空气湿度达80%。新梢生长初期: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开花期: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幼果期:空气湿度保持在75%。着色前:空气湿度保持在70%。着色后:空气湿度保持在65%。果实成熟期:大棚内要干燥,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0%。

4 肥水管理

基肥:施腐熟猪牛粪22.5~30.0 t/hm2,另加过磷酸钙750~1 125 kg/hm2、硼酸60 kg/hm2、硫酸锌60 kg/hm2、硫酸镁60 kg/hm2,开浅沟施入,施后灌透水。壮果肥:果粒接近黄豆大时,坐果稳定,这时揭掉地膜,改铺稻草,施三元复合肥150 kg/hm2、尿素150 kg/hm2,同时灌透水。着色肥:在硬核期视产量高低情况施肥,一般施硫酸钾225~375 kg/hm2,同时灌透水。采后肥:采收后,撒施氮磷二元复合肥150~225 kg/hm2。

5 新梢管理

一是抹芽定梢。新梢生长到3~4 cm,开始展叶可见花序时,抹除隐芽、畸形芽、部位不当芽、双芽中的弱芽、无花芽等[3]。当新梢生长到7叶1心时,掐除生长点,留7~8个叶片,摘心后长出的副梢除留顶端1个延长梢外,其余的全部抹除。二是定穗。一般强枝留2穗,中庸枝留1~2穗,弱枝不留花,一般先留花序5.25万~60.0万个/hm2。

6 保花保果

培养中庸的树势,即开花时枝条第4节的粗度在0.6~0.8 cm,叶片直径在14~15 cm,梢头变尖,并挺直不弯曲。确保花期土壤湿度和空间温度相对稳定,土壤湿度过高和空间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坐果[4]。花前10 d至始花期适量喷施叶面肥,特别是硼肥,可促进花芽发育和树体营养平衡,有利于坐果。始花后对新梢摘心,减弱营养生长,使花序得到更多的养分。

7 增色增糖

着色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加绿叶神1~2次,若产量高时于成熟期酌情再喷1次。浙南地区成熟期昼夜温差小,不利于有色品种着色,可酌情在软化和着色期喷1~2次着色促进剂果美红,提高着色度和果实糖度。

8 果穗套袋

套袋前对果穗仔细喷1遍万兴+翠贝+翠喜保护果穗,防治后期的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药液干后立即套袋。在着色期把袋子的底部打开,有利于着色,方便采摘。若无特殊情况,袋子一直套到成熟时带袋采收[5-6]。葡萄成熟期常有白粉病发生,故需留意坐果情况,着色成熟期经常解袋检查,着色期若发生病虫害,立即脱袋喷低残留农药防治。成熟期若发生病虫害,朝果穗喷适量的清水冲淋效果很好,但易破坏果粉,降低果品商品性。套袋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过早影响果粒膨大,过迟影响着色。

9 秋季保叶

揭膜后在雨前喷1次必备400倍液加尿素500倍液保叶,预防霜霉病和锈病,若有锈病出现,立即用三唑酮等药剂防治,共用药2~4次,直到10月中旬以后不再喷药。

10 参考文献

[1] 陈履荣,王昌明,许敖奎,等.浙江效益农业百科全书——葡萄[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徐小菊.沿海涂地大棚葡萄种植100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 陈会杰,刘小琴,金联宇,等.浙南地区葡萄主栽品种评析和栽培技术要点[J].福建果树,2007(2):54-56.

[4] 宁克远.葡萄栽培技术[J].现代种业,2009(5):42-43.

[5] 马文斌,赵利君.乌海市温室葡萄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3):29.

[6] 董阳辉,王艺平.大棚葡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4):119-121.

上一篇:黄瓜嫁接苗与自根苗生长状况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杂交油菜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