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孩子成长路上的“壮骨剂”

时间:2022-09-23 06:55:10

挫折,孩子成长路上的“壮骨剂”

随着历史的进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愈加认识到抗挫折能力的重要,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一定要下大力气培养下一代抗挫折能力。

显然,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怎么培养呢?以下是本人的几点做法。

一、直面现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了解别人很难,了解自己也不容易。人对于自己的优点很敏感。对于自己的缺点却比较疏忽。

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和弱点,有的孩子则相反。人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跟认识客观世界一样,都需要了解和学习的过程。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及分析调整自我,可以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

我们班上有―个小夏,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绝好学生,但是他的抗挫能力很差。一天,我给小夏拿了一张白纸,他问我做什么。我说:小夏,你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把它写下来吧!他摸摸了脑袋说:“平时还真思考过。”过了一会儿,他写了许多。“哇,我竟然有这么多缺点啊,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哎!”显然他有点失望,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缺点,缺点并不可怕,主要是能改正他。

能直面现实并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对学生增强抗挫能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让学生和好朋友说说悄悄话“你的优点和缺点”、做做“评评自己,你了解自己吗?”之类的测试卷。

二、故事引导。帮助学生正视挫折

儿童时期,孩子处于无意注意,具体思维占主导地位阶段,小孩子往往对故事书很着迷。孩子在童年期最喜欢模仿,也最容易受暗示。利用故事不仅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又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挫折教育方面真实生动的故事胜于言教。不如找一些故事,让学生自己看,或者亲自给他们讲一讲;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伟人传记。读得多了。就感觉到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和伟人比起来,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实在算不了啥。伟人是在大海洋里与大波大浪搏斗,而我们的挫折,真的像在公园里划船时遇到的一点小浪。

平时,我会从网上和书上收集一些名人在挫折面前挺过来的故事,有张海迪的、有贝多芬的、有肯德基的,或讲给他们听或供他们读。之后,我还会请他们讲讲体会。

在这些故事中,他们明白了: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挫折伴随着每个人成长的每一步,任何人都要经受挫折的磨难。不经历风雨、坎坷,就不能欣赏到独特的风景。

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面对挫折

现在的孩子大多吃不起苦或受不得一点委屈,遇到一点点小事也会产生过激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据说,日本有的小学为三年级学生设置了新课,要他们用洗衣板洗衣,用扁担挑水或抬水,用煤炉生火,用石磨磨大豆。许多家长被告知,要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首先要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能合作,能吃亏,然后才能竞争。显然,这是一种时代需要的挫折教育。

俗话说“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和机会,家校配合,让学生经历挫折,并启发他们面对难题、困境,想出解题和走出困境的办法。

当然在提供锻炼机会的同时要注意适度适量,不要因难度太大而使孩子丧失信心,要及时引导孩子总结经验,鼓励孩子进一步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绝不可以彻底放手,这样会使他们没有方向感,没有依助,从而适得其反。教师要像放风筝一样,既要给他自由,又要默默关注他,把握好挫折的尺度。

四、教给方法。帮助学生摆脱挫折

有些挫折的产生无法通过个体主观的努力来阻挡、回避的,这时候就要教孩子合理运用一些“精神胜利法”来进行自我安慰、自我解脱,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或“自己的柠檬最甜”的“合理化”策略,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当孩子在客观上无法达到某―要求而受挫时,可以帮助孩子寻找自我安慰的理由,来减少或消除由挫折引起的紧张不安。

通过和另一个对象比较来减轻心理压力,达到心理平衡,这也是一种摆脱挫折的方法。生活中常见这种现象:如果见到与自己相似或者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和事以后,往往自己的挫折感就减轻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人老是向人诉说自己没有鞋子穿,经常诅咒世界太不公平。可不久,人们居然发现他哼起了小曲,勤劳欢快地干着活。大家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他说:“很简单,我发现了一个没有脚的人。”

我还教学生如果遇到挫折,还应懂得宣泄,所谓宣泄就是把积郁心头的苦闷情绪通过某种合法手段发泄出去。以此达到心理平衡。例如,去心理咨询门诊或找知心朋友,把心里话全说出来,以减轻挫折带来的压力,获得新的心理平衡。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变成积极的情绪。

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要经常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常常在考试前要求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对自己说:我行,我一定行。开始他们笑,后来他们按部就班,结果,他们说,每当遇到难题,这句话成了法宝。

“力行是人生的真谛,奋斗是幸福的泉源”。抗挫力的培养正是人生力行与奋斗的原动力,多给孩子一些磨炼,让孩子面对挫折,承担后果、处理负面情绪,如此才能经得起任何的考验,永不向挫折低头。

作为教育者,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们在实行愉快教育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有力量面对将来的更大的挫折。

挫折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刻意行为,应该把它贯穿在生活的每一天之中。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中学

上一篇:愉快的体育教学 下一篇:用爱心塑造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