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移动模架工法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3 05:54:18

探讨移动模架工法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对移动模架工法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了移动模架工法的优势,然后详细论述了其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内容有:选择结构形式、路线平纵断面、对下部结构的设计要求、梁截面形式及预应力设计、桥梁跨度及布置。相关人员通过这种方式,更加了解这个施工方法,充分发挥这个施工方法的作用,提高施工效率,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移动模架工法;桥梁施工;经济效益

移动模架在桥梁施工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城市中的立交和高架桥,因为移动模架造桥作业面,通常处于桥墩的顶部,无需清空桥下,所以比较安全,而且不影响行车,所以这种模式的应用比较广泛。该施工方法不会受到桥梁桥墩高度,和地面设施的影响,在交通量比较大的区域也可以进行施工。现对移动模架工法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一、移动模架工法的优势

如果桥梁的桥墩较高,无法清空桥下设施,那么可以选取移动模架工法进行施工,其优势主要有:

施工工序比较简单,施工时间较短。该工程可以从上、下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同时施工,当下部结构完成2-3个孔之后,可以按照顺序进行箱梁工作,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加快桥梁整体的施工进度。这种方法的机械化程度较高,整个施工过程,均使用全液压设备进行施工,从而提高了工程速度,降低了劳动强度,从而剪短的施工时间。相关人员将这种方法与其他施工方法对比发现,采用移动模架能够缩短施工时间[1]。

工序简单,容易上手和管理。在模板、钢筋、预应力体系的各项施工中,其施工工艺基本相同,所以工程很快就能步入正规,施工人员能够快速适应。移动模架施工的标准化作业,梁体整体性能比较好,需要进行质量和安全控制。在实际施工中,要将工作缝设置在箱梁的0.2L处,方向为横向,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箱梁的整体性能。在对深处的桥梁,例如海洋环境的箱梁的施工中,这种方法能够保证其耐久性[2]。针对模架施工中的变形情况,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设置预拱度实现,使梁体整体性控制更加方便,保证施工质量和结构。

不断完善和改进造桥机的主梁,能够使其作为桥梁施工设备应用,这种设备也能在现浇和预制逐孔中发挥作用,能够充分利用,具有投资价值,能够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造桥机与桥梁相结合,除墩顶或悬臂端有刚性支撑外,不用增加其他预埋件,其对桥梁上部结构和墩台没有要求。

移动模架施工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通过多年的实践,一些桥梁的桥墩较高,无法通过设置脚手架进行施工,高架桥的地面为软弱土层,不能使用脚手架和支架,这种方式的费用比较高,所以要选用移动模架的方式。桥梁超过10孔,使用移动模架,能够明显体现经济高效的特点,使桥型美观、降低伸缩缝出现的几率。人们在行车过程中,有较高的舒适度。该方法占地面积比较小,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能够体现文明施工的精神。施工主要是从桥的一段向另一端逐步进行,所以完成施工的箱梁桥面,可以堆放材料,这种方法在施工场地较小的工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移动模架工法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手段

(一)选择结构形式

桥梁的受力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连续梁,二是简支梁。对于连续梁,如果采取单端张拉的方式,对梁部应力、内力影响不大,所以这种类型更加适合使用移动模架造桥施工[3]。针对简支梁,如果采用移动模架的方式进行施工,除非采用单端张拉的手段,否则必须考虑张拉空间的问题。所以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优先选用连续梁桥。

(二)路线平纵断面

移动模架造桥机中的直线钢箱梁是主要的称重部件,如果桥梁位于曲线上时,要按照切线布置或平分中矢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半径不能过大,如果跨度50m,那么曲线半径不能小于600m。这种比例在铁路桥梁中比较常见,但在公路桥梁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少,公路桥梁的半径一般小于200m,曲线上的情况比较多,移动模架可以选用分节铰接形式以适应小半径。但是目前情况下,使用公路造桥机还有一定限制,大多只能采用直线模架横移,进行曲线桥施工。

(三)对下部结构的设计要求

相关人员在桥梁施工中,采用上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应将箱梁的腹板放置在主梁的顶面上,这种方法能够保证模架平衡,在布置中更加方便。在设置箱梁位置中,要根据箱梁腹板位置进行设计,在移动模架过程中,要注意桥墩宽度,及时躲避,从而更加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模架的后支点要考虑到预留情况,例如后支点采用辅助墩,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施工人员应控制墩身四周的基顶,选取合理的支撑方式,进行合理的荷载检验。

(四)梁截面形式及预应力设计

施工人员要在应用移动模架施工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在模板拆装和行走中非常方便,预应力混凝土梁一般选用单室的截面,这种情况与国内很多桥梁有一定相似之处,在外形施工上,一般选用相同高度的梁,这样能够是箱内的构造更加简单[4]。在连续梁纵向的预应力设计中,施工人员要采取有效的预应力筋,在支点处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保证腹板力筋能够分段进行张拉,更好的连接配件。顶板短筋需要在单端的施工缝处进行张拉,通过这种手段,降低箱梁内的张拉槽数量,对构造进行简化。一般情况下,张拉预应力通常集中在梁的前端,具有较好的施工环境。虽然施工缝处混凝土截面削弱较大,但是其受力位置比较小,所以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

(五)桥梁跨度及布置

相关人员在进行桥梁施工中,与明确移动模架的施工特点,详细分析自身工程情况。一般情况下,梁部箱内空间会影响桥梁的最小跨度,相关人员应重点设置这部分内容,因为施工人员的行走需要一定空间,同时要考虑桥梁的检修要求,如果跨度较小,可能无法实现施工需求。

增加跨度代表着模架本身的重量会有所增加,并增加用钢的数量,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高度连续桥梁,所以应采用移动模架进行施工,也可以选用挂篮悬浇的方法。在施工中,对模架的行走要求较高,需要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施工水平,在进行模板制作中,充分体现这种方式的优势。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进行施工时,应保证桥梁跨度在30-45m之间内变化,最大不能大于70m。

应用移动模架造价机在连续桥梁中施工,要将施工缝设置在弯矩的零点附近,一般要相距0.2L,如果要对连续梁桥进行跨度布置,要控制现浇跨能够承受承重梁增加0.2L长,这种情况不仅增加桥梁自身重量和使用钢的数量,导致加长部分的作用得不到发挥,所以要合理设计连续梁的跨度[5]。

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移动模架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移动模架的应用较广,不会给通行造成影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施工的工序比较简单,施工时间比较短,能够快速达到施工目的,还能在一定程度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宏刚,侯嵩.移动模架制梁技术在我国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历程[J].高速铁路技术,2013(06):162-163.

[2]胡飞.移动模架法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邢台学院学报,2014(04):152-153.

[3]王建才.探讨移动模架工法在桥梁结构施工中的应用优势[J].民营科技,2010(05):197-198.

[4]肖建军.移动模架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技术[J].山西交通科技,2012(01):149-150.

[5]许宏伟,孙志星,李义强.移动模架造桥机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2(08):119-120.

上一篇:铁路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探讨 下一篇: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