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油菜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09-23 05:45:35

涟水县油菜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028-01

1 涟水县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1.1 品种多、乱、杂。我县油菜良种市场管理秩序还不够健全,品种多、乱、杂现象比较严重,通过市场调查,我县种子零售个体户达200多家,市场销售的油菜品种有10多种,虽然优良品种、主体品种面积大,良种覆盖率高,但品种多乱杂现象十分严重。

1.2 种植效益低。据2011 -2015年五年对全县300户农户种油收益调查,油菜生产成本为650元 / 亩,平均产量160 kg / 亩, 按5.0元/kg计算,产值为800元/亩,盈利150元/亩,这其中还未扣除农民付出的人工成本,种植油菜效益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民收益和积极性。

1.3 栽培技术研究滞后。我县油菜产区目前尚未形成良种良法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一是有些地方栽培密度偏大,有些地方农户没有间苗、定苗习惯,一次直播了事,不能充分发挥杂交种的增产优势。二是次生油菜严重影响油菜生产,去除费时、费力,造成产量、品质下降。三是品种区域布局不合理,有些农户种植未通过审定品种或自留品种,一旦遇到不利气候条件生产风险较大。

1.4 抗灾能力不强。近几年虽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全县农田水利有所改善,但还有大部分农田基本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灌排等抗灾能力不强,难以适应高产油菜生产的要求。

1.5 油菜面积大分散,小集中,与大市场脱节。全县除了陈师、成集、高沟等乡镇有部分面积相对连片油菜外,大多数乡镇油菜种植十分分散,且都是零边隙地,或是田边路旁,不利于做规范管理和形成规范化经营,难能与大市场相连结,使油菜籽的合理比价和优质价不能充分体现,导致生产发展波动较大。

2 涟水县油菜生产发展的对策

2.1 确定主导品种。由县农委统一安排,通过试验示范,每年确定1-2个主推品种,搭配1个示范品种,最好实行统一供种,进行区域化种植。县农业执法大队要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管理,对一些未经审定的品种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

2.2 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针对油菜生产用工多的制约瓶颈,认真分析油菜高效生产的难点和突破口,明确高效种植技术主攻方向,加大集成示范力度,力求尽快提高油菜生产效率。一是对于10月中旬前可以腾茬的早茬口,要积极示范推广油菜机械条播或人工直播,并做好适墒适量播种、机械调试、播后镇压、基肥施用方式、苗肥追施、化学除草、化学调控等具体技术指导工作,确保苗齐、苗匀、苗壮。二是对于仍需采用育苗移栽的油菜田,应坚持推广应用免少耕移栽,并积极参与最新研发的油菜毯状育苗机械栽插技术试验示范工作,以便尽快完善熟化技术,破解油菜机械化移栽技术难题。对移栽密度较高的油菜田,可推广“一穴双株”,兼顾省工密植,要求植株大小一致,适当扩大行距,确保移栽质量。三是对于常年秋播田间湿度较大或秋季遇到连阴雨的稻茬田,要积极示范推广机械或人工开沟摆栽,抗湿抢栽,避免出现常规免茬移栽油菜经常发生的雨水灌根、僵苗不发等问题,显著提高移栽效率和移栽质量。

2.3 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要强化县、乡(镇)两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发挥他们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中对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中的作用,满足油菜生产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需求。对农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把油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作为我县“农民培训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的主要措施来抓。增强农民对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和自觉性,提高油菜的科技含量,促进油菜生产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2.4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确保油菜生产稳定发展。一是统筹兼顾,积极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实行统一品种布局,力争优质油菜品种覆盖率达100%。二是要加大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采用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广泛开展技术、信息宣传,加大技术扶持和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关涉农部门要结合自身优势,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驻点指导。强化农情、墒情、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

2.5 鼓励土地流转经营,加速土地向大户集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农村经济的改善,油菜生产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因此,农户对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和迫切性下降,导致新技术的推广难度加大,千家万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现状已阻碍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进而影响粮油安全。种田大户因不出外务工,专心从事农业生产,其应用推广新技术的积极性高,攻高产、争高效的动力强,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2.6 加强社会化服务,实施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产加销一条龙、一体花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油菜生产的竟争力,必须加快实施产业化经营步伐:一是认真抓好油菜生产的基地的规划和落实。在稳定现有发展面积的基础上,对有发展条件的地区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并形成集中规模区域化种植的油菜商品基地。同时,要保证生产基地的成本投入,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二是积极扶持油菜加工的龙头企业,发挥产业带头作用。着力抓好培植油菜产业化发展的企业,使之具有带动油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能力,并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三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农业产业化实施过程中,国家、政府的各项政策对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在宏观指导,结构调整,协调服务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以进一步规范和保证油菜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开展。

上一篇:多逆变器并网运行耦合谐振分析及抑制策略 下一篇: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