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石西民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

时间:2022-09-23 04:37:20

论石西民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

摘要 特殊的时代环境和自身的新闻实践是石西民新闻思想形塑的主要因素。他提出新闻工作要坚持新闻真实、党性原则和群众立场,要讲求舆论引导艺术并重视实际效果,以及要注重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队伍建设等思想,始终贯穿其新闻实践活动。解析这些思想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不乏启迪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 石西民 新闻实践 新闻思想

王健,渤海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石西民(1912―1987),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文化方面杰出组织者、著名报刊活动家”“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1]自1930年3月担任沪东区委宣传干事始,到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创办人民新闻机构,近20年的时间里,石西民一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其间,他做过《红旗日报》沪东区特约通讯员、《申报周刊》编辑及战地记者,参与过筹办武汉《新华日报》的工作并任该报编辑、特派记者、编辑部主任、采访部主任、编委会委员、管委会委员,担任过延安新华通讯社社委、《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南京《新华日报》社长、新华通讯社南京分社社长、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党和政府宣传与文化部门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共南京市委和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中共华东局宣传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并当选为中共代表。

1975年石西民重新工作后,先后任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务。1987年10月17日病逝。

石西民在长期的斗争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下从事新闻宣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些内容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

在石西民的新闻著述中,1985年7月出版的《时代鸿爪》是其代表作。这部文集选辑了作者在近50年的新闻实践中所发表的新闻通讯、专论・杂文、政论・回忆、经济研究、日本研究和新闻研究等方面的作品共102篇。从中可以看出石西民从事新闻实践“雪泥鸿爪”般的印迹,也可看出他对党的新闻工作的理论思考。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

石西民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新闻战线接受党的培养教育长达半个世纪,特别是在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工作的9年时间,使其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报工作者。

在武汉《新华日报》工作时期,当时报纸曾宣传过一些右倾错误观点,石西民与其他一些报人一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错误观点的队伍进行了抵制和斗争。

在重庆《新华日报》工作时期,在提出的“党报也是人民的报纸”“报纸的党性就是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等办报思想的指导下,石西民在“胡世合惨案”“国共重庆谈判”“拒检运动”“较场口事件”“二・二二血案”等重大事件中,坚持以党性原则分析形势,判断是非,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报道,既维护了党的利益,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也争取到了一批进步人士与中间力量。

这期间石西民就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问题提出了许多观点。他指出“党的新闻工作者最重要最关键的东西就是‘增强党性,反映群众’八个大字”。[2]他认为“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努力去正确地宣传党的政策,使广大群众都知道,做到所说‘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这就是党性最突出的表现。”[3]他还认为,新闻工作者应是为人民服务的战士,这是党的宗旨和党的新闻事业的任务所决定的。新闻工作者要正确宣传党的政策,半点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如何才能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他提出“除学习理论之外,我看还必须像同志一再教诲的那样:深入群众,参加实践斗争。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心情、意见,任何高明的记者也无法防止倾向性错误”。[4]

二、坚持群众立场,满足读者需要

石西民把“坚持党性和反映群众”看做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新华日报》的最高度的党性,就是它应该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的呼吸和感情、思想和行动。”[5]“新闻工作者的前途就是要做好一个人民的记者,通过自己的笔很好地来报道与指导人民的斗争。”[6]

南京解放之初,群众对党的政策十分陌生,当时领导南京《新华日报》工作的石西民要求报社的编辑记者“一定要针对群众的思想情况,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做到有的放矢”。[7]

为办成一张“真正是人民自己的报纸”,石西民高度重视报纸的群众工作。当时南京新华日报社的群众编辑组是编辑部最大的组,每天要处理数以百计的读者来信,还要接待登门来访的大批读者。报纸每天用半版篇幅发表各阶层读者的来信,其中有建议、有批评、有议论,成为沟通党和群众的一座桥梁。

三、坚持新闻真实,强调深入一线采访

石西民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坚持真实性原则,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要紧扣时代脉搏,记录时代画卷。

抗战爆发后,石西民曾两度担任战地记者,他深入前线和敌后,以敏锐的观察、犀利的笔触,真实地报道了前线和敌后将士浴血奋斗的英雄事迹。《时代鸿爪》文集中收录的他这一时期的36篇新闻通讯,大都鲜活生动、见人见物,勾勒出了当时风云激荡的时代变迁,在读者中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他的《记九江姑塘战事》,细致地描写了九江的战斗状况,分析了战败的原因。他的《赣北战地见闻》《大战火烧山》《金轮峰歼敌计》等通讯,描述了战士们浴血战斗的场面,颂扬了其奋勇抗敌的精神。

为抗议特务制造的“较场口血案”,他赶写了消息《有组织暴徒借势逞凶捣乱,庆祝大会昨未能举行》,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他还草拟了《给中央社的公开信》,并组织重庆新闻界42名记者在信上签名,夹在各报中间向全国发送 ,据理驳斥中央社对“较场口血案”事实真相的歪曲报道。

“二・二二”血案中,指使特务暴徒捣毁《新华日报》营业部,却将发生血案的责任嫁祸于学生。石西民在撰写有关这一事件的记者招待会消息时,细心领会讲话的要旨,婉言陈述事实的真相,置反动派于被动之中,赢得了社会的同情。

在领导南京《新华日报》时,石西民经常以“新闻报道,事实第一。事实是对的,就说对的;不对的,就说不对”来提醒编辑记者要让报纸在群众中生根,一次便要赢得读者信任。[8]可以说,他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是他对自身新闻实践的一种深刻感悟。

四、尊重事实,坚持实事求是

武汉时期的《新华日报》在关于陈独秀是否汉奸这一问题的宣传上就有一些教训。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推行了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给革命造成过损失,而在大革命后,又参加过“托派”组织,但自始至终都没有材料证明陈独秀是汉奸,只能说他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而已。

然而在抗战初期,王明和康生做报告、写文章,指斥陈独秀是“领取日本津贴”“破坏抗战”的汉奸,还对写信要求澄清事实的学者提出责难,这引起了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的疑惑和不安,后幸得做了大量工作,才减轻此事造成的损失及影响。

多年后,石西民还针对这件事说:“我们的报纸一定不能在没有充分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武断地做出政治结论;如果我们的意见不符合事实,一定要允许讨论。否则,我们的报纸就承担不起人民大众的耳目、喉舌这一光荣称号了。”[9]

石西民对新闻史学研究如何坚持实事求是也提出了许多要求。他在组织《新华日报史》出版工作时提出:“写历史的第一原则是尊重事实,如果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如实反映事实的话,今天就应还其本来面目。”[10]

在1956年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石西民强调,报纸编辑部应加强对记者编辑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谦虚朴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他要求“报纸登载的新闻评论如有错误,应督促其在报上更正或进行自我批评。”[11]

五、讲求舆论引导,重视宣传效果

在《同志与新华日报》文中,石西民谈到“党的一切工作包括宣传工作,都要做到使广大群众不感觉我们党在领导而实现党的真正领导。”[12]这里所说的“不感觉党在领导而实现领导”,讲的就是新闻宣传要讲求舆论引导艺术问题。

在1945年的“胡世合惨案”中,石西民为避免导致“共产党鼓动工潮”负面舆论的发生,指导记者在《国民公报》上先发稿,随后《新华日报》发表消息和社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争取民主和人身自由的斗争,达到了引导群众开展反对特务暴行斗争的实际效果。

在“较场口血案”和“拒检运动”中,石西民也都依据具体事实,主动营造并引导社会舆论,发动国统区乃至全国新闻界的力量共同抵制的歪曲报道和不合理的新闻检查制度,显示了党领导的国统区统一战线在舆论领域的宏大阵势和巨大力量。

1961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十万个为什么》问世,石西民建议《解放日报》以发社论的形式刊登头条新闻。“我们在‘’中犯的许多错误,如报道白水可以变酒那样的假消息,新华社发了,许多报纸也就刊载,不就是缺乏常识的缘故吗?《十万个为什么》不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让我们干部看看,也有好处,我们太缺少常识了。”[15]

石西民的这些意见和建议都一再强调新闻宣传工作不仅要从实际出发,且要讲求舆论引导艺术,以达到实际效果。

六、注重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

石西民强调学术研究要注重科学精神,“在研究学问上要实事求是。科学的精神就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16]

他在1959年7月发表的《对学术研究的三点希望》一文中,谈及学风问题:“培养好的学风很重要,最要紧是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去做研究工作,要埋头苦干。”[17]为此,他希望研究工作者要掌握大量资料,要反复钻研,不要轻率肯定自己,轻率否定别人。

他认为,在学风问题上,最根本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它,坚持了它,才能使理论有用。

七、注重“经济问题”“日本问题”和“新闻史”的研究

石西民坚持以世界的眼光来研究“经济问题”,在当时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在《时代鸿爪》一书中,辑录了他从1934年到1937年发表的11篇研究经济问题的文章,其中10篇都是以中国现实社会背景为思考起点,站在国际视野上、从经济学角度来思考当时的社会问题的。对当时一些经济问题的分析与预测,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前瞻性,起到为国人释疑解惑、提供思想启迪的作用。

《时代鸿爪》中还辑录了石西民18篇从1938年到1945年发表在《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上立论深刻、资料丰富的研究日本问题的文章,颇受各界重视,他被称为“日本问题专家”。[18]

石西民非常重视新闻史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希望报刊史料的搜集,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要注意研究那些“为推动国家改革而作出重大贡献的报刊和著名报人”。他认为,他们的光辉业绩和经验教训,很值得今天新闻界同仁学习和效法,他们所写文章对当时人民思想影响的强烈,对推动社会历史所具有的理论威力,很值得今天的报刊同仁深思。另外,在史料发掘、整理中,要重视真实性原则,资料要立准、立确,绝不能无中生有,小大由之。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新闻学术讨论会上,他热情呼吁加强抗战时期新闻史的研究:“伟大的抗日战争年代是中国新闻界大团结的时代,是中国新闻事业向祖国纵深地区大发展的时代,是中国新闻事业破天荒与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士兵、工人、农民发生血肉联系的时代。……也是联系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和新闻研究空前发展的年代。”[19]

八、重视新闻工作者的培养和教育

石西民重视新闻工作者的培养和教育工作。他曾在新四军教导队创办过新闻训练班,亲自为学员授课。在南京《新华日报》时期,他创办过“新华之友会”和新闻训练班。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新华之友会”拥有了2000多名会员,成为一座群众教育自己的社会大学。新闻培训班总共培养了569名学员,充实了新华社、《新华日报》、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的新闻工作队伍,还输送了一批学员到大西南,其中许多学员后来都成为新闻战线上的骨干。[20]

在领导《解放日报》时,石西民关照报社领导注重培养名记者,“给一些同志创造条件,让他们成为某个方面的发言人,遇到什么为群众所关心的问题,由这些记者出面写文章。只要他立论正确,取得广大读者的信任,久而久之,他就是公认的名记者”[21]。

石西民对刚参加新闻工作的年轻人爱护备至。在修改稿件时,常常把写稿人叫到跟前,告诉他这一段为什么改,那一句为什么加,从政策思想到谋篇布局,从遣词造句到标点符号,皆一一指点。不少经他培养的青年人,后来都成长为有成就的编辑、记者。石西民晚年热心培养青年学者,组织成立了第一个新闻史研究的学术团体――《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为建立党报史这门新学科起到了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西光. 为马克思主义终生的革命者――悼念石西民同志[M]// 姚北桦,王淮冰. 俯仰之间――石西民纪念文集.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16.

[2] [3] [4] [5] [6] [7] [12] [15] [16] [17] [19] 石西民. 时代鸿爪[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513,514,516,494,484,516,390,396,393,395,398.

[8] 毕群. 记者生涯杂记・重庆新闻界关于较场口事件的斗争[J]. 新闻研究资料,1980(4):117.

[9] 吴镇,王淮冰,姚北桦. 哀思绵绵忆当年――悼石西民同志[M]// 姚北桦、王淮冰. 俯仰之间――石西民纪念文集.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62.

[10] [13] 石西民. 报人生活杂忆[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13,120.

[11] 钱辛波. 深深的怀念[M]// 姚北桦,王淮冰. 俯仰之间――石西民纪念文集.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51.

[14] 王维. 石西民与解放日报[M]// 姚北桦,王淮冰. 俯仰之间――石西民纪念文集.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130.

[18] 杨润时. 石西民生平简述[M]// 姚北桦,王淮冰. 俯仰之间――石西民纪念文集.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10.

[20] 李扬. 从报纸到广播――回忆解放初期在西民同志领导下工作[M]// 姚北桦,王淮冰. 俯仰之间――石西民纪念文集.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66.

[21] 王维. 石西民与解放日报[M]// 姚北桦,王淮冰. 俯仰之间――石西民纪念文集.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133.

上一篇:浅析想象与情感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下一篇:论我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图画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