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就大口吃吧

时间:2022-09-23 03:43:48

国内餐馆递来的账单,一般就往桌上一放,也不以为怪。但在日本,账单都会由服务员小心递来,且必然是倒扣在桌上,或者藏在桌子一侧专门用来放账单的夹层内。这是出于“食客还在吃饭,如果这就把价钱送到眼前,未免太不礼貌”的关照,这点细节,也极“日本”。在他们看来,涉及到金钱这样的内容,还是大家都留点空间比较好。

我的日本好朋友香织在北京已生活三年有余,而我在京都也到了第六年,彼此生活习惯都有变化。她不再觉得当面给钱有什么不妥,也学会勇猛挤地铁,并善于运用京骂武装自己。 我不许她学脏话。她很认真地说:“世上有些恶人,就该用脏话对付。再说别人拿脏话骂我,怎么办?大家一知道我是日本人,首先就想到猥琐的东西,我不想微笑回应,那样别人更以为我傻。”说罢语重心长拍拍我的肩:“大家都要学会适应环境。”

某日在京都去奈良的电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坐得端端正正,手在包里小心翼翼地掰面包。每次一小口,极小幅度地咀嚼,吃完一口,歇好久。

想起春天时,我和香织一起乘大巴去上海。邻座一位年轻母亲,抱着宝宝,一起吃肉包子。我说:“车上还是不要吃包子的好。”香织在旁,急忙批评我:“你太苛刻,为什么不许他们吃呀?妈妈一个人带他出来多辛苦,他们想吃,就吃好了。”我笑她:“你怎么这么宽容?”她说:“在日本,很多年轻妈妈带宝宝坐车,孩子哭了,整车人就冷眼相待,看得妈妈非常不好意思,连连道歉。如果孩子一直哭不止,妈妈甚至会自觉下车。你不觉得很冷酷吗?中国其实很自由,车上孩子哭,乘客还会跟着一起劝。”

香织说得不假,日本车内很少见孩子哭闹,很多展览会、高级餐厅也明确写明不让婴幼儿进入。日本人最怕“麻烦”别人,由此产生了强大的“社会约束力”与“自我羞耻感”。看那老太太吃得如此战战兢兢,我很想跟她讲,您饿了,就大口吃吧,不要紧。

我们看别人的风俗礼仪,往往会联系自身,总能找到不同的优缺点。或许没有哪种绝对的好,没有哪种绝对的坏,难只难在,某时某刻的自己,究竟需要哪一种。

上一篇: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下一篇:享受平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