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体育教师的文化冲突与对策

时间:2022-09-23 03:28:02

转型期体育教师的文化冲突与对策

摘 要:转型时期的中国体育教育,新旧文化冲突在师表形象、师道形象、师职形象对体育教师构成了不同的范式、标准和要求;关注教师因社会文化转型产生的文化不适,培育与现代化相应的教师角色与文化,进而实现体育教师形象的现代重塑和提升。

关键词:体育教师 文化冲突 对策

一、体育教师的文化冲突

当今中国体育在奥林匹克旗子下,通过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辉煌的成就。在多元化格局和现代教育思想影响下,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新的发展时机已经到来!传统的大一统,目标单一,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忽略以人为本的旧的教育在终结;以人的和谐发展,强调参与,注重个性,倡导创新,培养能力,发展素质,增进健康,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展开学校体育教育在进行。这种转型时期,对扑面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体育教师在教师形象塑造中,形成来自传统和现代的三种冲突:

1.师表形象的冲突。师表形象是教师形象主体层面示范性的表征。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和浸润的教师以一种深沉、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充任起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传承者、示范者和践行者。这种以自身道德主体的完善与挺立来垂范、召示他人的师表形象,赢得了崇高的职业尊严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显示出巨大的人格魅力和范型作用(它还将在提升和优化教师角色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过于伦理化、理想化、一元化的师表形象也有自身的缺陷,它弱化了教师作为道德主体以外的其他角色,使作为“一个人的教师”与作为“一个教师的人”的角色产生冲突――表现在:重人格自我完善和利他主义的社会理想,减弱了教师劳动的经济属性和物质利益;重社会责任、道德自讼和理想人格,减弱了教师的自我价值、个性解放和生命自由。同时,这种高人一等的道德权威和一元化的价值取向也无法应对现代社会全新的道德场景和多元化的价值关系。

现代体育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人,一个存在着客观物质需要,有较高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人;能够适应社会多元化,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进而在法律和道德规范内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依附人格、圣化人格;培养独立、进取、自主、诚信、负责、合作、友爱等品质,成为具有主体创造型的、既有社会责任感与良知,又有个人自由意志的现代人。然后体育教师才是“师”,师表的内涵和标准也随时代的变革作相应变动。在现代高物流与网络信息的时代,教师不再是圣贤式的道德权威,社会更是多元文化的集合,它体现出更多的包容、平等、和谐与共生。在转型社会,教师代表的主流文化及其从事的教学活动,不再居于唯一的地位,而成为价值丛林中的一员;体育教师当是和学生一起践行,同时对主流价值起到倡导、引进、推介、以濡染代替灌输的作用。

2.师道形象的冲突。受儒家家族化、权威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传统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为仅次于家庭父子式的伦理关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种“师道尊严”激励教师自尊、自强,以维护教育工作的神圣感和教师职业的尊严感不无积极作用,但它对教育、对学生以及教师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轻视:教师居于父兄、师长的支配地位,体育教师更是由于其身体力行,外显、爽直、强势、威猛等性格特征和技艺性、实践性强的职业特征,往往习惯于传授、施令、告戒、训斥、甚至体罚伤害,造成对学生人格的损侮、权利的剥夺,学生处于被动、弱势的位置。长期以往,教师难以与学生形成平等自由的交流和互动,唯师是从,师云亦云,株守师道,导致学生主体性人格的行成、自主探究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其结果,既与传统师道形象的深刻内涵相悖,又与现代师道形象冲突。

新时期要求体育教师是一位有爱心、宽容的指导者。作为一种成人社会和主流社会的代表,体育教师应该以一种博大宽容的胸怀、神圣深沉的责任、乐观自由的心态、仁慈真诚的爱心,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促进相互理解、共处与发展,成为学生可资信任的人生导师,心灵朋友和健身指导者。

3.师职形象的冲突。传统教师敬业乐道,重教授,轻创造。“传道、授业、解惑”,由此强化和放大教师的文化继承和维护功能,弱化了教师文化创造和创新功能。教师成了脱离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被禁锢在知识传递者位置上,缺乏学术地位的教书匠。特别是体育教师,由于学科特点和行业特征的影响,成为技术、技能、功夫的传授者(不少体育人以此作为立身和自傲的本钱),忽略了思想、理论、人文方面的追求,教师的职业实践停留在个人化的匠艺水平上。这种现状与现代学习型社会、创新社会对教师要作为研究者和知识生产者产生冲突。

“教师成为研究者”要求体育教师不仅执行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更需要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自己遇到的问题。由于其职业有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特征,以务实求真的态度和精神进行钻研与探索,担负起体育科研与学术发展的重任,改变因文化和知识结构的欠缺可能出现的学科弱势;并用自己的努力,展示出现代体育教师的文韬武略,从根本上扭转“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世俗偏见就尤其重要。当社会以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并举,同时,建立起科学的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度性措施,现代体育教师的师职形象便得以确立。

二、对策

冲突总是与整合紧密联系。在文化冲突中关注体育教师的正常需要,除了提高福利待遇,减轻工作压力等措施外,还要关注他们因社会文化转型而产生的文化不适,从广泛的角度和视野来认识和把握体育教师所从事的工作。体育不仅仅是运动和身体练习,还“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人类“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的中介和途径。作为传承人类体育文化的使者,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必须具备多种能力和储备。社会调整对体育教师角色的期待,体育教师角色不可避免地烙印着实践性、技艺性强的痕迹,任何想偏离或拔高都是一种反动和损坏;体育教师则应以积极的姿态、进取的精神,使之成为现代教师的一员。通过积极的互动和双向建构,培养和塑造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教师角色和教师文化,确立现代化范畴的师表、师道、师职形象,进而实现体育教师形象的现代重塑和提升。

1.在体育教师的培养中介入和加重文化的因素,并用制度和规范来加以保证。

⑴体育教师的文化构成是科学和人文知识的统一。各级体育院校和继续教育机构,应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把宗教、阶级、民族、种族、语言、地域、环境、经济等因素结合而成的文化,主动包容进体育师资培养、教育、教学、生活的过程之中,以适应社会对体育教师人才整体素质平衡发展的要求。

⑵文化心态直接影响教师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主张,培育体育教师开放、文明,民主、平等的文化心态,使他们思维开阔,更科学、理性地认识体育教师职业的意义、责任及其价值。

⑶重德育人,这是中国教师矢志追求的理想目标,要注重体育教师文化价值的德化取向,使体育教师如同充满爱心的天使一样,始终阳光地翱翔。

2.体育教师主动进行自我价值重建,促进传统教师精神与现代教师文化的融合与同构,努力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

⑴从课程的“导入指挥者”到“合作生产者”的转换。以学生是主动建构学习的个体来说,在课程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实施中,体育教师有责任随时探察问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和社会,地域、社区的背景,全面综合的考虑,进行体育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利用。使体育课程是教育现场与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是体育教材与课程资源充分融合的结果。

⑵从“教书匠”到“研究员”的转换。体育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一种现实的、发展的要求,教育理论不是源于某个伟人的天才设想,更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逻辑演义,真正的教育理论“源”于实践,“生”于实践,又“长”于实践。体育教师身处教学一线,应当成为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其工作模式应由“经验型”向“科研型” 转换,自身模式则由“教书匠型”向“学者型” 转换。

⑶从“施教者”到“引导者”。学生是与教师有平等人格的学习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组织与指导,进而改变“教师中心”、“学科中心”的做法。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经验与实际出发,指导他们的体育教育实践,并用自己优雅的风度和举止,标准的仪态和示范,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去感染学生,使之体味到人类体育文化的深厚和博大。

⑷从“独奏者”到“伴奏者”。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体育课堂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演绎的乐章,犹如交响乐协奏曲,教师的职责在于给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情景,在必要和恰当的时候跟进、加入,给以指导,从角色关系上是一个“伴奏者”。

参考文献:

[1]刘兴国:《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思想探》,《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2]柳 伟:《教育转型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冲突及简单对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

[3]林萍仙:《论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4]杨 芳:《学校体育的历史发展与体育教师的角色演变》,《体育学刊》,2004.5。

[5]俞启义:《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冲突》,《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5。

刘兴国: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体育部。

上一篇:构建竞技体育的文化空间 下一篇:创意组合,迁想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