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时间:2022-09-23 03:24:05

关于新课改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摘 要:对于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方法,总结了明确目的、学生主体、有效评价、培养能力等做法。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教学方法;改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新课程也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这些变革对怀有传统教育理念的老师是一次机会,更是一次挑战。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大多数老师都是采用以“老师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方法。面对数学教育整个教学过程更是显得枯燥乏味,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面对新课改下的这次挑战,个人结合多年的实践数学教学经验认为:只有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教学目标。对于改进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方法,我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明确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目的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对自己所教科目的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有了目标我们才能付诸行动。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应用技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观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与人类自然科学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了解数学价值并且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只有明确目标,加紧行动,我们才能通过教学结果认识到教学方法中的不足,才能让教学方法得到更好的完善。

二、紧抓并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动参与到日常的数学教学中,以老师和学生双向互动为主,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1.以学生为主体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只关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应有的课堂气氛,太注重课堂教学的纪律性,严肃拘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性,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会下降,自主学习空间也会不断缩小。这有违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所以我们要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水平。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我们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之间互相探讨交流,提高他们独立思考、自动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为了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更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中,我们要唤起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条件下,多角度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是教学效果取得提高的前提。

2.采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新课改下,学生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由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体系的突破。在一系列的新课改措施中,评价问题无疑是最受关注的,它直接关系到改革的理念和结果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新的评价体系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表现。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互动中有无合作意识、发现问题后能否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所以只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就会不断得到增强,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

要学好数学,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在掌握数学理论知识之前我们要学会思考。新课程标准中,评定一个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以学生的思维意识来做判断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质疑问题得出判断,加以论证归纳结果,并且将这种思考方式渗透到平常的处理问题中。这样面对现实中的生活问题时,我们就能通过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有效的思维方式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4.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对现代文明的发展有着难以想象的推动作用。所以对人们来说,生活中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新课改中更是把数学知识的应用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意识的培养,锻炼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把数学理论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使课堂生活化,创设一些相关情境教学,引入开放式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水平。

5.将数学课堂开放化

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开放式问题是新课改中对教学方法的一种新探索,是当前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式的数学问题给予学生无限的思索空间,有利于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开发,加上老师的主导作用,能够让学生从多角度发现不同问题,从而交流互动,找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开放式问题对促进学生思考和加深思考深度有战略性的意义。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了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对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开放式”思维的培养。

总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改革也进入白热化阶段。面对新课程改革,作为老师的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吸取更多的教学经验,掌握更多的新型教学手段,才能在不断发展的课程改革中有所建树,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二次加工”的实践策略 下一篇:新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