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中买入股票是件让人愉快的事

时间:2022-09-23 03:15:07

下跌中买入股票是件让人愉快的事

如果你想在投资中获胜,一定要有勇气站到少数人的那一边去,这样,你的机会已经大了许多。

沪深股市里近2000家上市公司中让人放心的“小餐馆”不多,相反,坑人的事却屡见不

鲜。但是,我又要说,好公司还是存在的。

上一周卖股票,我反对,相反,我认为应该买入股票,并以一种非常愉快的心情来买。就像你到超市里买东西,如果你发现,你想买的东西越来越便宜了,你是什么心情?如果你想买的东西越来越贵了,你又是什么心情?

也许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有完全相反的两个。当你认定,东西会越来越便宜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急于去买,因为反正它会再便宜,这时你推迟了买入的计划。当你认定,东西会越来越贵时,你则十有八九提前你的购买计划,因为你担心它会贵得离谱。这就是人们在买东西时的买涨不买落的道理的由来。而心情呢,当东西便宜时,你大多数时候会高兴;东西变贵时,你就禁不住烦躁。

也有另一种可能,当东西越来越便宜,你会沮丧你之前太急于买;当东西变贵时,你就后悔买晚了。这时心情就完全相反了。

如果你是卖东西的一方,你的选择和心情基本上会与买方正好相反。

我举这样的例子就是想说买股票和去超市买东西差不多。也许有人会争辩,到超市里买的是消费品,而股票是投资品,不一样。但我的观点是,对于投资家(其实这也就是大多数投资者梦想有一天成为的那个人),他眼中的股票更像是他的消费品――买入并受用它,享受它的价值和回报,而不是准备倒手赚个差价。

就算买的东西一样,那为什么不等到更低乃至于最低时再买?这是大多数人一定会诘问的问题。我以为,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预测到市场的精确走势,也无法预测到真正的底点。中小投资者如此,大投资家也如此。但大投资家的本事在于,他们刚好是那个少数部分人,他们与多数人保持了几乎完全相反的思考方式。

大的道理上说,财富由多数人向少数人集中,这才会使财富的分配出现多寡不均。我们无法设想多数人占有多数财富的局面――这在数学和逻辑上就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如果你想在投资中获胜,一定要有勇气站到少数人的那一边去,这样,你的机会已经大了许多。

我知道在中国的市场里还有一种很“主流”的看法,那就是中国的市场是资金推动型的,而不是价值回归型的。也就是说,这个市场里的投资者大多以“倒腾”股票为赚钱手段,因此,主流观点支持的买入股票的时点更倾向于当股价处在上升期再来介入――所谓买涨杀跌。

对此,我请投资者从更广义上来把投资股票与投资一个小生意、开个小餐馆做一个类比。我从来没有见过或者听说过什么人,高明到他开的餐馆从开业第一天起就赚钱的,何况如果他还把自己租房装修的资金也计算进去后,更是要经历一段“投入期”了。

道理简单,但是,我知道人们在看待自己的小餐馆和投资的股票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仔细想来,最实质的差距就是,小餐馆是自己的,好坏了解,搞得好搞得不好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因此很容易“愿赌服输”。而对于公司股票,又有多少诚实守信的企业,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与投资者自己的小餐馆那样让人放心呢?

对中国股票市场的信心仍然处在一个“建立和建设”的过程,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我相信投资者也知道,沪深股市里近2000家上市公司中让人放心的“小餐馆”不多,相反,坑人的事却屡见不鲜。在这种局面下,投资者信心的建立确实不容易。但是,反观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成长,反观过去二十年中国股市中的上市公司的成长,我又要说,好公司还是存在的。

应该说,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中国经济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享受到了一些优质上市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请投资者留意一下我们的这组数据(见表),在过去十年里,有28家公司连续赢利,他们的净资产收益率也都超过10%。企业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在三十年的市场改革,二十年的资本运作过程中,活下来又活得好的企业本身不多,而连续十年赢利的公司更应该被尊敬,被投资者持有。而且,我相信,这些企业目前仍然处于“壮年”期,他们应该还会有相当不错的下一个十年。

上一篇:科伦药业:全面优势打造行业领先地位 下一篇:暂不考虑与宏观经济相关的大盘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