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安排

时间:2022-09-23 03:12:16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安排

摘 要: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后对课堂上所讲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和加强。所以作业布置的合理性也是新课改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既不能让学生因负担过重而产生抵触心理,也不能让学生太过自由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质量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实质就是要去重视学生完成作业的“质”而不是“量”。尤其是新课改后,要想真正去除传统教育的教学质量低下的现象,不仅仅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安排也应当重视起来。

一、合理设计语文作业,减轻小学生的负担

对于语文作业的安排,不论是学生或者老师都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传统的观念中,学生总是觉得作业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负担,但是迫于老师的压力又有不得不完成它。而老师则认为只有让学生大量地做作业才能让学生很好地吸收所学的知识,才能不让学生只顾贪玩。正因为这样错误的观念,才导致这样作业布置环节的恶性循环。

此时,需要教师先抓出整个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的接受能力、作业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将语文作业分成各个小的模块,分批留作业。如,第一天的任务是写5个生字,然后组词。第二天再让学生运用昨天写的那5个生字来写几句话。第三天再慢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思考和写交织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这样设计作业的形式,势必要比一次性完成课后作业的效果要好好多倍。

二、变换作业的形式,通过作业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地变换作业的形式,在不给学生施加压力的同时,可以从书面作业转换成实践性的探究作业。让学生从心底“减负”,同时让小学生彻底地摆脱机械性的死记硬背的包袱。例如,将课外阅读也作为一种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读物进行阅读,将学生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通过作业这种方式都得到锻炼。

总之,课外作业是将课堂是和学生课余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枢纽,既能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也能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不脱离知识的熏陶。同时,在注意到“质”和“量”之间的恰当的取舍,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之上,适时地运用留作业的形式来辅助教学。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质,真正做到“减负”而又不降低教学效率地优化学生作业的安排。

参考文献:

袁吉春.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三纲五常”[J].学校管理,2011(04).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下一篇:幼儿园区域活动之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