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机械化是棉花生产的根本出路

时间:2022-09-23 02:52:34

全程机械化是棉花生产的根本出路

近几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及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偏低,种棉收益下降,我国内地(新疆除外)棉花面积逐年减少。今后棉花生产的出路在哪里?2013年深秋在山东省滨州、潍坊、德州等棉田里出现的机械化采棉场景,使人们对棉花生产又有了信心。

植棉收益逐年下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棉花面积占种植业的3%,产值达10%。近10年来,我国棉花面积从8889万亩下降到不足7000万亩,下降趋势明显。特别是黄河流域,棉花面积从3864万亩减少至2918万亩,年均减少157万亩。

山东省德州市是黄河流域重点产棉区之一,鼎盛时期棉花面积490万亩,产量占全省的1/3,但近年来植棉面积逐年下降,2008年289万亩,2010年150万亩,2012年130万亩,2013年仅有110万亩,5年时间下降了62%。

棉花生产周期长、环节多、机械化水平低,用工多且作业环境艰苦。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棉花生产用工成本逐年增加。据调查,2013年德州市植棉物化成本(不包括人工)达538元/亩,包括肥料270元、机耕40元、种子50元、农药80元、耙地15元、机播15元、地膜23元、灌溉30元、拔棉柴15元。若是植棉面积大、雇人拾棉花,拾花费平均0.8元/斤,亩均360元以上。

按亩产籽棉450斤、平均售价4.25元/斤计算,亩产值1912元,按农民种自己的土地、自己拾棉花计算,不包括人工费,扣除物化成本538元/亩,亩收益1374元。若按租地、雇人拾棉花计算,亩成本已达1288元,亩收益仅有624元。也就是说两口人租种10亩棉花年收益6240元。

种粮收益:按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小麦平均亩产1060斤、玉米平均亩产1100斤,小麦平均1.20元/斤、玉米1.10元/斤计算,种粮食亩产值2482元。小麦物化成本540元/亩、玉米物化成本520元/亩。亩产值扣除种植成本(不包括人工费)再加上每亩125元的种粮补贴,种粮亩收入1547元。

种棉花与种粮食比较,在不计算人工费用的情况下,种棉花每亩少收入173元。种粮食机械化程度高、用工少,男劳力外出打工挣钱,妇女在家打理就可以了。

棉花是劳动密集型的大田经济作物,管理环节多、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用工22个/亩左右,人工费用1000元/亩左右。在长江、黄河流域棉区,籽棉的人工采棉费用为350~500元/亩;在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人工采棉费用已高达660~1300元/亩。而种粮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小麦、玉米两季用工13个左右。种粮食比种棉花少用工9个左右。

目前,我国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病妇幼,农村劳动力短缺,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这导致以手工为主的植棉成本大幅上涨,种棉效益下降。手工采摘棉花,用工量大,条件艰苦,季节性强,采棉旺季,即使出高价,也很难雇到人。

近年来,农民尤其是农村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种棉花。

机采棉试点增收明显

与先进植棉大国相比,我国棉花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小、劳动效率低、生产成本比较高。在美国,籽棉采摘成本约80元/亩,仅为我国人工采棉成本的1/5~1/16。美国生产100斤皮棉用工量平均0.5个工日,而我国高达12个左右。

2013年,山东省供销社在全省5个县进行从棉花播种、喷药、化控到采摘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

滨州市沾化县供销社组织利国乡南五村93户社员,组建了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1000亩棉花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负责示范基地棉花从种到收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工后皮棉的销售及专业合作社的运营、决策;沾化县供销社作为服务主体,为棉农提供从覆膜播种、培苗、中耕施肥、病虫害防治、化学控制、机械采摘、清理加工等环节的全程机械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农资直供、优质棉种供应服务。

实行机械化作业后,棉花培苗只需5天,喷药仅需4天,耕地锄草仅需3天。往年男女老少齐上阵,如今只需两台400马力拖拉机作业。机械化的推进不算机械采收的收益,仅播种、田间管理环节,每亩就节支近100元,同时解放了村里80%的劳动力,他们或外出打工,或自主经营,或在社区干活,每人每天收入都在100元以上,一年按8个月算,每人每年收入24000元。据测算,按亩产450斤籽棉计算,每亩棉花机采较手工采摘节支300元左右,加上播种、田间管理节省的人工100元,每亩能增收节支400元以上。

潍坊市寒亭、寿光、昌邑的3000亩试验田,亩产籽棉500斤左右,每亩较常规棉增加产量50~100斤。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后,每亩降低生产成本280元,仅播种一项,采取膜上播种方式较传统方式播种时间由13天缩短到5天,每亩节省人工费15元,节约棉种1斤(9元),出苗后减少人工抠苗、盖土环节,每亩节省人工费50元,三项合计每亩较传统方式可节支70元以上,效率提高了一倍。几方面加起来,每亩将直接为农民增加收益480元。

机械化是棉花生产的根本出路

种棉用工多、机械化程度低是制约当前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根本出路,采棉机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的棉花是由机器采摘的,美国、澳大利亚、南美等农业发达国家机械化收获率达100%;西班牙、保加利亚和希腊等中等农业发达国家的部分棉花也是由机械采摘;农业欠发达国家阿根廷和巴西等国机采棉技术也发展较快。

目前,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在7000万亩左右,2012年机采率仅为8.26%,且主要集中在新疆棉区,黄淮海棉区机采试点才刚刚开始。2013年深秋在山东滨州、潍坊、德州及河南安阳等地的机械采收试验表明:摘锭式采棉机采净率为87.4%~93.3%,采收效率为7~10亩/小时,含杂率约7.4%;指杆式采棉机采净率为86.3%~92.5%,采收效率为6~8亩/小时,含杂率约为10.8%。

为解决我国棉花机械化的需求,山东省供销社直属企业天鹅棉机公司及其在美国的研发中心联合国内知名研究所,经过5年共同研发,成功研制出完全民族品牌的采棉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依托行业科技专项资金研制出了复指杆式采棉机。上述两企业还研发了配套的籽棉预处理装置,采棉机采摘的籽棉,经场地预处理清杂后,被送入棉花加工车间,完成轧花直到皮棉打包,整个流程全部实现机械化。

棉花全程机械化需合力推进

目前,我国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种植连成了片,已有600万亩左右的机采棉面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棉花种植相对集中,一个种植户植棉面积可达几十亩甚至上百亩,这有利于推广棉花机械采摘。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传统人工整地、播种、灌溉、采摘等已不适应当前棉花生产的发展。要想稳定国内棉花面积和产量,就必须提高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特别是采收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在黄淮海地区才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一是农民群众认识不足,多处于观望状态。二是要选育适合内地气候和机采特点,铃期短、吐絮早而且集中的早熟品种。三是机采棉的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不一样,须规模化成片种植,应迅速适应新模式。四是采棉机价格昂贵。目前国内使用的采棉机多是进口机械,每台200万元以上,在没有面积做保证的情况下,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不敢购置。五是目前的轧花厂没有与其配套的清杂工序,要加工机采棉就要花钱增上清杂设备。

提升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内采棉机制造企业根据国内棉花生产特点,不断创新,改进技术工艺;需要从棉花品种、栽培、管理到采收各个环节机械化同步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统筹布局,规模化种植,农业、农机、供销、农技推广等部门相互配合,提供技术支持;需要政府对购置采棉机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轧花厂清杂设备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扶持。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棉花协会)

上一篇:纺织产品检验流程 下一篇:印度纺织业如何应用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