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冷沉淀制剂治疗皮肤烧伤\烫伤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9-23 02:00:13

50例冷沉淀制剂治疗皮肤烧伤\烫伤的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讨论冷沉淀制剂治疗烧伤、烫伤的效果。方法:将水浴融化后的冷沉淀制剂用无菌喷洒瓶每日1次对患者皮肤创面进行喷洒治疗。结果:患者创面恢复快,瘢痕小。结论:用冷沉淀治疗皮肤创面修复效果好,愈合快、瘢痕小、创面不易感染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冷沉淀;创面修复;皮肤烧伤、烫伤;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4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c)-055-01

冷沉淀作为血液制品,富含大量的Ⅷ因子、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和其他一些凝血因子。国内临床上传统主要应用于对因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甲型血友病、血管性假血友病和对因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的产科DIC,术后出血的患者治疗。近年国内已经有应用冷沉淀治疗烧伤取得良好效果的病例报道,本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07年开始将冷沉淀应用于烧伤、烫伤的临床治疗。现将本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临床应用冷沉淀治疗烫伤创面修复中进行的应用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烫伤患者50例,年龄11~60岁,其中2期烫伤20例,3期烫伤19例,4期烫伤11例。患者皮肤上均出现浅表性溃疡且皮肤表面发黑有水疱形成,在溃疡表面上有黄色液体渗出。有一部分的患者出现严重感染,肢体创面呈现苍白色并有脓液覆盖。4期患者坏死的组织均以侵入到真皮下层且有大量脓液出现且味臭,已经坏死的组织边缘呈现出黑色。50例患者中有38例每日用庆大霉素或利福平进行局部换药,持续3~15 d疗效均不佳后给予冷沉淀制剂治疗。

1.2 冷沉淀的制备

由体检合格、检验合格、采血顺利的400 ml全血,在6 h以内分离出200 ml血浆(200 ml为一个制备单位),放入-50℃冰箱速冻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并保存24 h以上[1]。制备冷沉淀前将新鲜冰冻血浆在(4±2)℃恒温水箱内融化,当新鲜冰冻血浆成略有冰融状后取出,根据冷沉淀在1~6℃条件下的冷不融原理,将离心机设置4℃离心(3 500 r/min)10 min后移去上清血浆,最后血浆袋中留下25 ml血浆和其中不溶解的部分,并于1 h内迅速放入-50℃冰箱冰冻制成1 U冷沉淀制剂[2]。每单位冷沉淀含纤维结合蛋白(FN)50 mg,纤维蛋白原(Fig)225 mg。

1.3 治疗方法

将冷沉淀置于30~37℃水浴箱内融化后为淡黄色澄清液体,室温下2 h内应用,(4±2)℃恒温冰箱中保存3 d内用完。方法:常规清洗创面,将1 U冷沉淀和20 ml庆大霉素的混合液装入无菌喷洒瓶中均匀地喷洒于创面上,再取一块单层无菌纱布将混合液均匀地喷洒后敷于创面上,外层再做常规包扎,每日1次换药,7 d为1个疗程。

1.4 治疗效果

显效:创面感染明显被控制住,分泌物明显减少、脓液明显减少,病灶明显缩小,每疗程溃疡愈合面积≥58%;有效:创面感染明显被控制住,分泌物减少、脓液减少,病灶缩小,每疗程溃疡愈合面积≥22%;无效:上述症状无好转或加重[3]。

2 结果

50例烫伤患者中,显效43例,占86%;有效7例,占14%。显效的43例患者精神面貌恢复很快,营养状况恢复良好,能自主变换。有效的7例患者精神面貌不佳,全身营养状况也较差,消瘦,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自主变换。

3 讨论

随着近十几年来临床成分输血的推广,成分输血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冷沉淀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冷沉淀富含大量的Ⅷ因子、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和其他一些凝血因子。随着人们对冷沉淀中富含的纤维结合蛋白(FN)特性的深入研究,已经有多篇将冷沉淀应用到治疗因重度感染、严重创伤、外科的大手术、恶性肿瘤、DIC等重症患者中而得到很好治疗效果的重要报道[4-5]。本文的研究也很好地证明了用冷沉淀制剂治疗皮肤烫伤可快速控制炎症,且治愈时间短、恢复快、瘢痕少,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笔者对其治疗效果机制的分析为:冷沉淀中富含的FN是有广泛生物学功能高分子量的糖蛋白,它可调节细胞的附着力,可使细胞和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质间紧密粘连,起到固着上皮细胞的作用。同时 FN可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提高吞噬能力,使机体抗感染和消炎能力提高,利于清除坏死组织和细菌,促进新肉芽生成,让受创伤组织得到快速修复和愈合。因此对促进修复溃疡组织愈合来说, FN是上皮细胞固着的结构基础和物质结构,起到了维持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的作用。FN还可促进DNA合成,还具有移行、分化的作用[6]。在细胞移行、上皮化过程中它与原纤维、纤维蛋白原结合进而也促进上皮化愈合,这些特性都有利于皮片的生长,使受伤组织得到修复。

[参考文献]

[1]毕绍复,李永志,王达.冷沉淀制剂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1):31.

[2]刘爱民.单一人份纤维蛋白胶的制备、性能及止血效果的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1999,12(1):15-17.

[3]江朝富,崔徐江,汪传喜.现代成分输血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55-256.

[4]张雪芹,丁培芳,腾彬,等.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于-30℃、-80℃保存的动态变化[J].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2005,7(2):97-99.

[5]王登海,萍,赵宏祥,等.冷沉淀制剂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49.

[6]贾德文,黄秀琴,张尊迅.湿润烧伤膏治疗136例小面积烧烫伤[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78.

(收稿日期:2011-03-21)

上一篇:乌司他汀与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 下一篇:YKL-40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