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深海火种

时间:2022-09-23 01:42:08

辽阔的海底默默地孕育了神秘的火种。这冰中之火是新能源,它的储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天然气的两倍。被称为清洁型能源,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点燃深海火种的时刻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近些年,石油、天然气价格持续攀升,已影响到我们的现代生活并成为人们热议的社会话题。无论这些资源价格飙升的背后原因是什么,煤、石油、天然气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科学家在寻找传统能源的替代品。“可燃冰”的出现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2011年5月4日,以中国南海“可燃冰”调查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在广州海洋地质码头再次起航。(图1)

海洋六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海洋综合调查船,首次集地震、地质调查等多项调查功能于一体,同时配置有4000米级深海水下机器人“海狮号”。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马申达说,能源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从1993年开始,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09年,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达52%,2009年资料反映,我国自产原油1.89亿吨,进口1.99亿吨,这是很高的数字。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受环境、资源、包括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制约,全球能源面临新的挑战,世界上石油开采量还有50年,天然气大概六七十年,用一点少一点,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考虑新能源,天然水合物相当于有机能源,这个在冻土带海底的能源,在我国有广阔开发前景。

2007年5月,一个惊人的喜讯从我国南海传遍全国:我国南海海域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远景资源量超百亿吨。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证实,我国海域存在着全世界都在苦苦寻找的新型能源。

目前,这些可燃冰样本保存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样品库中。它们看上去和海底淤泥没什么区别,只是隐约可以看到像夜空星星一样的白点,它所含的天然气密度之高,现属世界首位。(图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实验测试所所长刘坚说,通过调查取得自然状态下的可燃冰样品目前国内只有3块。可燃冰是低温高压下的产物,我们主要采取低温的办法,储存在液氮里面,液氮的温度达零下196度,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沉积物的样本,可燃冰就分散保存在沉积物的颗粒里面,长时间暴露在常温下会挥发,所以整个操作尽量都在液氮里。(图3)

20世纪90年代,一条加拿大拖网渔船在太平洋岸边作业时,无意中捞到两吨左右的冰块,渔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天然气水合物,他们把冰块扔回水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随着冰块的融化,很多气泡从海水里冒出来,渔民闻到了类似臭鸡蛋的刺鼻味道,这是他们从未见到过的景象。很快,科学家们就把这一奇遇与1930年西伯利亚冻土带;1990年墨西哥湾;1995年日本四国海槽的类似现象联系在一起,他们发现,在海底,由于阳光最多只能照到200米深度,所以水深超过300米的地方不仅压力高,温度也非常低,有一种物质正好适合在这里生成,于是“可燃冰”这种奇怪的物质终于在沉寂中被人们意外找到。

图1 “海洋六号”综合调查船

图2 含天然气水合物岩芯样品

图3 储存在液氮里的“可燃冰”样品

当地壳运动造成海底滑坡、地壳断裂时,会使地下的天然气向上泄露,并发生奇妙的变化,甲烷被水分子包围,在高压低温状态下形成固态的物质,然后悄悄地再在海底储存起来,它们主要存在于海底或陆地冻土内,这些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呈白色,形似冰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点燃,因此,又被形象通俗地称为“可燃冰”。(图4)

每立方米的天然气水合物,最多可释放出170多立方米天然气,可满足3口之家半年的日常生活所需。

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可燃冰是在1982年,地质学家姚伯初在赴美学术交流中了解到了可燃冰。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原副总工程师姚伯初说,美国地质学家向我们介绍,在墨西哥湾和美国西海岸存在天然气水合物,而且它的地震剖面有一条特殊的反射波,这个反射波是跟海底平行的,但跟地层是斜交的。

这条特殊的反射波成为我们寻找可燃冰的依据,当人工放射的地震波向海底传播时,遇到海底地层不同界面会得到不同的反射波形,当出现与海底表面几乎平行的波,这条波就叫似海底反射,从理论上说只要出现这种波形的地方,很可能会有“可燃冰”存在。

因为“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而它通常又与海底平行分布,就像海底的下面出现了另一个海底,科学家把这个界面称为BSR(似海底反射波)。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文鹏飞教授说,声波遇到各种反射界面时,会在剖面上产生一个明显的分界面,遇到水合物时,能够产生与海底反射明显相反的一个反射波,这个波就是似海底反射波,它跟水合物的存在有重要的对应关系,这就是我们勘探水合物的第一步,寻找BSR。

马申达说,天然气水合物很早就存在,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是因为我们的勘探技术水平不到位。海底地震勘探是低分辨率的,比如勘探下去,到10米、20米、30米才能发现问题,10米以内看不到,1999年勘探,我们使用的高分辨率技术,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看震波资料,一米之内就可以分辨出来,就能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这就是新技术。

海底的反射波,能够反映海底的形状、地形地貌,海底的另一层就是BSR,水合物和海底反射波的距离通常在500米左右。

似海底反射波与可燃冰的存在并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在可能存在“可燃冰”的海底区域,科学家发现了新的证据。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刘方兰教授说,我们在东沙,取得了一些非常有显示度的成果:看到了冷泉、看到了大片的碳酸岩结壳,观察到了一些生物的标志,这在我们的水合物调查中,非常有意义。看到这些东西,相当于看到了水合物。这给我们水合物调查,鼓舞了士气,我们觉得离水合物已经越来越近了。

在阳光无法到达的近千米深的海底,也同样有生物存在,有一种细菌靠吞噬甲烷气体而存在,同样在海底也有一些贝类依靠这些细菌为生。

我们寻找到似海底反射波可以确定“可燃冰”大致存在的位置,然而“可燃冰”并非是以纯净的状态存在于海底,而是形成在海底地层结构的缝隙中。科学家要想知道“可燃冰”的储量,必须先了解海底地层的结构,同时在实验室里对海底取出的样本进行后期实验。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矿物分析室陆红锋教授说,海洋里有一种古生物,我们称为有孔虫,有孔虫里面有空间,里面可以存储水合物,沉积物矿物石英、长石之间也有很多空隙,也可以存储水合物。我们评价水合物储量,就看沉积物空隙,空隙好水合物就比较富集。(图5)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陆敬安教授说,从2002年开始,国家就设定了水合物专项,在我国南海北部不同海域,包括东沙海域、神狐海域、西沙海域以及琼东南4个海域,分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展开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调查。经过11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南海北部存在比较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初步估计资源量有680亿吨。

按照大庆油田现在年产油五千万吨的数据,需持续开采360年,才能够接近目前我们所预测的中国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

当全人类开始慢慢步入能源危机的时代,一种新能源的发现,被人们寄予厚望。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提高到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国家投入巨资,进行前期调查和研究,它们甚至已将天然气水合物商业试开采的时间表锁定在2015年。

尽管前景诱人,但也存在着各种各样未知的隐患,在陌生的海底,如果开采不慎,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海洋六号搭载深水机器人,水下定位系统等先进设备,在水深3500的海域进行试验,借助这些先进的设备,科学家们正在找寻有效的办法,将可燃冰有计划、有准备地开采出来,为人类所用。

图4 “可燃冰”可直接点燃

图5 古生物有孔虫

上一篇: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寓教于乐 下一篇:让共享访问不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