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别人笔下所无

时间:2022-09-23 12:27:46

【故事1】四楼老太太浇花淋脏了楼下晾晒的床单,人家找上门提意见,老太太说:“不用谢。啥?你们要帮我浇花?不用麻烦……对对对,月季花就是比蔷薇花朵儿大!”――老太太耳背(聋)呢!

【故事2】“马大哈”是退休工人马爷爷的外号。马爷爷最热心,喜欢帮助人。这天,他替邻家修大挂钟,修完一看,咦,零件咋多出一小撮来啦?那钟倒走得挺利索的――快着哩,每天快8小时!

【缘起】李云是个农村小学生。寒假,她到城里表姐家做客,遇到好几位有趣的邻居,就在笔记本里写下了上面两个故事片段。

表姐翻看了一遍,说:“不错,写得挺鲜活的。瞧你写的这些城里人,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都抓住了城市生活的特色!”

李云说:“真的吗?这可怪了,我读你的作文,也有这样的感觉。明明我最熟悉山村,我都觉得没啥可写,倒是你,下一次乡,就把我身边的素材大把大把给‘抓’了去……”

【启示】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熟视无睹”“见怪不怪”。我们在观察事物时,“没见过的”新鲜感觉往往能深深烙在记忆里,而那些日常见惯了的,未必会引起注意。所以,第一次进城的李云一下子就能发现城市与乡村不同的地方。表姐呢,很少有机会下乡,偶尔来一两次,刚下汽车便满眼新奇,山乡特色当然一抓一大把啦!

这么说,太熟悉的生活反倒不容易写出特色。那老师干吗总让我们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呢?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故事。

【故事3】航海家从一个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带走了几位在岛上居住了几十年、从没外出过的居民,请他们向外人讲述他们的海岛。

几位老人介绍说,他们那儿,天是蓝的,草是绿的。海风掀起浪涛,草木也随风起舞。太阳从东边海面升起而向西边落下……

他们说了好多好多,但听众对那个海岛仍然没有什么印象。

后来,老人们参观了许多城市,也浏览过另外一些海岛,再请他们介绍自己的家乡,他们一下子就抓住了那些与众不同之处,讲出了比航海家的著作还多出许多倍的奇异物产、风土人情……

【缘起】通过“对比”,老人们才真正“认识”了那个养育了他们的海岛!

【启示】现在你明白了吧,多走走多看看,不仅能增加见闻,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知道什么才称得上是自己特有的。

同样,对比人家的爸爸,你会发现自己爸爸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说你爸爸从不接送你,打上幼儿园就没接送过――他是为了锻炼你的勇敢与自立能力。可人家的爸爸都不是这样的!于是,你就“挖掘”出了自己爸爸特有的“个性”);了解其他同学课余都干些什么,你或许能明白自己“课余球员”的生活原来是挺特殊的,下次写“我的一天”之类的文章,就知道该从哪儿选材了。

有位同学生活在“水碾之乡”。从他家到学校的七里山道旁,有几十座利用山泉作动力来加工饲料、制作蚊香粉或是榨油的水碾坊,可他在写自己的家乡时恰恰放过了这最有特色、最富诗情画意和环保意义的场面。

还有个同学,她母亲是一位深入农村的农艺师,而她写自己的母亲,偏偏只写那些烧饭做菜和给她补习功课之类的“老生常谈”,放过了母亲为科学研究、为山区人民贡献青春的感人细节。多么令人惋惜!

由此看来,多读书,多观察,多比较,才能够开阔我们的眼界,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所掌握的素材的特色,写出别人笔下所无的好文章来。

上一篇:真情《夹竹桃》,迷离月影下 下一篇:茉莉花开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