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结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

时间:2022-09-22 10:56:56

针灸疗法结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头痛之一,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的疾病,系由神经一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以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改变所引起的疼痛,以反复发作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尤其与精神紧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及羞明、心悸、便秘等症状,持续约数小时。一般间隔数周复发,呈周期性发作,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本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因尚不明确,约50%的患者有家族史,且以女性多见。西医治疗在急性发作期常用阿司匹林、复方阿司匹林、扑热息痛(APAP)、酚咖片(加合百服宁)、索米痛(去痛片)、布洛芬、奈普生钠、胃复安、麦角胺咖啡因、5HT受体激动剂及吗丁琳等镇痛止吐药,间歇期时多用西比灵等预防发作,均有肯定疗效,但胃肠反应、嗜睡等副作用也十分明显,且有成瘾危险。本病中医学中亦称偏头痛或偏头风。中医对于偏头痛的病因概括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为风寒湿热侵袭所致;内伤头痛则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而针灸对治疗偏头痛有着较长的历史和较好的效果,是治疗偏头痛的常用方法,文献报道均有效,在宋代《扁鹊心书》中就有针灸治疗本病的穴位处方。我们采用针灸疗法结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1 一般资料

选取确诊的偏头痛患者68例,其中男12例,女56例,年龄13~60岁,平均32.5岁,排除高血压、颅内占位、癫痫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孕妇及有明显出血倾向的头痛患者。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2 治疗

治疗偏头痛的针灸疗法,有体针疗法、电针体穴疗法、灸法、耳针疗法等。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体穴疗法,针灸处方:取穴分为六组,第一组取印堂、鱼腰、太阳;第二组取百会、风池等;第三组取相关节段内远隔部位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内关、神门等;第四组取相关节段内远隔部位的穴位,如T1~T5夹脊穴、大杼、风门、肺俞;第五组取足三里、太冲;第六组取三阴交、太溪。第一组、第三组、第五组穴位同时取用;第二组、第四组、第六组穴位同时取用。两种处方交替使用。(腧穴定位参照WHO西太区制定《经穴国际标准化方案》执行)。操作要点:第一步: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第二步:按常规针灸手法选用28~30号毫针在各穴位进行操作。留针期间行针3~5次,均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的幅度为2~3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 s。第三步:在第一组(头部的穴位)与第三组、第五组穴位之间,在第二组(头部的穴位)、第六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之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相关参数和操作:a.电极:病侧接()极,健侧接(+)极;b.频率:100~300 Hz;c.波形:脉冲疏密波;d.强度:以能引起明显肌肉收缩而患者能忍受为度,并在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适当增加刺激强度,以消除耐受。每次电针6~8个穴位即可。没有接电疗仪的穴位,按普通体针疗法进行操作。第四步:留针30 min。第五步:出针时压迫针孔,防止出血。疗程: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规定),每1疗程间隔2 d。针灸治疗同时给予口服头痛宁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单纯应用电针体穴疗法,方法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

3 结果

治疗组34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2例(35.29%),显效11例,有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91.17%;对照组临床痊愈9例(26.47%),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9.41%。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4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头痛,其痛暴发,痛势剧烈,伴恶心呕吐,或延及面肌拘急麻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偏头痛的发生是由于头皮或硬脑膜血管的反应性扩张而发生局限性水肿所致,所以使用中等强度的针灸刺激手法既可以通过调节目主神经的功能而间接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又可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电针体穴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即时镇痛效应,针刺后20 min头痛开始缓解,其作用可持续6 h左右,较目前常规西药治疗的头痛缓解持续时间(3 h)更长,具有明显的近期控制发作效应,有其独到的优势,且其疗效比较巩固,少数获效后有反复的病例,继续治疗仍可见效。

头痛宁胶囊是由土茯苓、天麻、制何首乌、防风、全蝎、当归六味药材组成的中成药,主药天麻含有天麻素等10余种活性成分,3中有免疫活性的多糖及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16种氨基酸,对脑神经、肝脏有很强的营养、保护作用;全蝎含蝎毒多肽,为小分子形式,且活性极强,能刺激血脑屏障开放,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头痛的调控位点,有效止痛。天麻、土茯苓、制何首乌、当归、防风、全蝎等中药成分,具有熄风涤痰,逐瘀止痛等功效,能缓解脑血管痉挛,增加大脑供血供氧,改善大脑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和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细胞功能,有较强的镇静、镇痛等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容易接受。

此次对68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针灸疗法结合头痛宁胶囊治疗的结果表明,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与疼痛持续时间相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发作次数也较前明显减少,说明针灸疗法结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产生了一定的协同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治疗各型偏头痛均有较好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龙洁.偏头痛.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5):410.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422245.

[3] 陈士铎(清).辨证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63.

上一篇:浅析门诊注射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老年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