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教学浅析

时间:2022-09-22 10:49:37

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教学浅析

增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根本就是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讨论,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为更好地实现实际的操作奠定理论基础。因此,本文从课前教学设计的精心准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实验的创新、合理利用评价等方面探讨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以便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一、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提高教学高效性

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仅凭教师理论的说教显然是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将实效性的思想贯穿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例如:教师在教授“设置版面”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版面的设置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普遍的运用,教师就通过案例的教学方法实现对课程内容的传授:页面设置、分栏和美化等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教师案例的展示过程中习得版面设置的有关操作。同时,教师在讲授完毕后还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版面设置的任务,要求学生进行版面设置的具体操作,对文章进行分栏和美化设计,检测学生在课堂听课中的所得。此外,教师通过学生提交的电子版的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的水平,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针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有助于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是学习信息技术课程重要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教师在教授有关“制作课程表”的内容时,要求学生通过word的操作设计一张实用的课程表,在这个任务中合作小组的学生首先进行任务的分配,有的人去设计课程表的内容,有的人去设计课程表安排的时间,有的人就要对课程表的整体美化进行操作,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最后由教师对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定,指出操作中的不足,表扬学生做得出色的地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拓展性地就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课程表的制作中还有哪些方法能够更加快捷和完美呢?”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发言中,与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求知、敢于创新的思维模式。

三、借助实验教学,实施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

任务驱动法明确教学的目的,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任务完成方向明确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而范例的运用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使用的有效工具之一,范例的运用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任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步入误区,对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风向标”。例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修改图形”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范例的讲解展示图形修改的方法和操作,以及每一项操作会导致什么样的现象产生。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参照范例完成学习任务,在自己的图形修改中设计大小、颜色分区、数字的添加、字体的颜色变化等。然后,教师按照标准的操作进行示范,使学生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掌握饼图形构建的技巧。同时教师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也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操作任务。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的肯定与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学生在学习中做出优异的表现时,教师的鼓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更加有信心地努力学习,从而实现学习上的创新。相反,消极的批评和否定也会打消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技巧合理地运用积极性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成效。例如:当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电子邮箱的申请”时,教师通过在班级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刺激了其他的学生努力学习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学习动态的沟通,将学生的表现传递给家长,让家长也参与到关注孩子学习进度的过程中,家庭环境是孩子学习的第二个课堂,影响着孩子学习的态度和动机,当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家长也要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徐艳.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实效性课堂的途径.教育教学论坛[J].2014,(6):62.

[2]孙凤英.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大连教育学院学报[J].2010,(2):32.

[3]王家勇.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思考.学生之友[J].2012,(5):70.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上一篇: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