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薯9号栽培技术论文

时间:2022-09-22 10:42:35

青薯9号栽培技术论文

1特征特性

青薯9号生长适应性较广,尤其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比较效益明显,抗旱性和耐寒性表现优良。抗马铃薯主要病毒病PVX、PVY和PLRV;田间高抗晚疫病。块茎淀粉含量19.76%,还原糖占0.253%,干物质占25.72%,维生素C占23.03mg/100g[2]。经在榆林市榆阳、绥德、子洲、靖边等县区示范栽培技术,水地高产示范田每亩平均产量为2762kg,旱地高产示范田每亩平均产量1613kg,增产效果显著。

2栽培技术要点

2.1种薯处理

选用高级别脱毒种薯。种薯出窑后要挑选优质种薯,除去冻、烂、病、伤、萎蔫块茎,选取薯块整齐、符合本品种性状、薯皮光滑细腻柔嫩、新鲜的幼龄薯或壮龄薯。种薯播前20d左右出窖,置于明亮室内或室外避风向阳处平铺2~3层,隔2~3d翻动1次,温度保持在15℃~18℃催芽,待幼芽长达1cm并晒成绿或紫色时即可。大芽块是马铃薯丰产的关键,每个芽块的重量最好达到50g,最小也不得低于30g。芽块最好随切随播,不要堆积时间太长(堆积期间芽块堆内发热,时间过长易造成幼芽灼伤)。播时用滑石粉和甲基托布津拌种(1kg种薯用滑石粉15g、甲基托布津0.4~0.5g),以减少病菌传染,促进伤口愈合,保持种薯水分[4]。用25~50g小整薯播种,利于增强抗旱抗逆性。

2.2适时播种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水地采用起垄栽培技术,垄距80~90cm,株距24~26cm,每亩留苗3000~3000株。旱地播种时,梯田按条形开沟,坡地上沿等高线开沟,沟距60cm,株距45~50cm,每亩留苗2200~2500株。肥料若当种肥施入,应与种子隔开10cm左右。采用深种浅覆土技术,沟深15~20cm,覆土10~12cm,播种完毕后留8~10cm小沟,利于蓄水保墒。

2.3田间管理

水地苗齐后结合中耕、培土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追尿素15kg;现蕾期进行第2次追肥,每亩追尿素和硫酸钾各10kg。追肥时以沟施为主,若有喷灌、滴灌等设施,肥料也可通过根外追肥的方法施入。旱地现蕾开花期进行两次中耕除草,结合降雨每亩追尿素15kg、硫酸钾10kg,并进行培土,将沟填平起低垄(5cm左右),增加结薯层。同时,可以预防后期阴雨过多,引起积水而造成减产或块茎腐烂。

2.4病虫害防治

2.4.1晚疫病防治

为降低病源,减少中心病株发生,可用70%安泰生400~600倍液,或45%薯瘟消600~800倍液,或66.8%霉多克600~800倍液,或53%金雷多米尔锰锌600~800倍液等交替防治,避免重复使用一种杀菌剂。

2.4.2地上害虫防治

主要是蚜虫和28星瓢虫,危害叶片和叶柄。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28星瓢虫可用45%氯氰菊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2.4.3地下害虫防治

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蛴螬、地老虎和金针虫,取食块茎或咬断根部造成减产或植株死亡。每亩用杀地虎(10%二嗪磷颗粒剂)0.5kg或大地英雄(8%克百威•烯唑醇颗粒剂)1kg,拌毒土或毒砂(20kg左右)撒施,然后翻入土中;或在播种时进行穴施、沟施;或在作物生长期撒施于地表,然后用耙子混于土壤内即可[5]。

2.5及时收获

当田间大部分植株茎叶变黄枯萎,块茎停止膨大时即可收获。收获时应尽量避免太阳光照射,并按市场需求标准分级(或不分级)整理包装。

作者:胡晓燕 方玉川 李增伟 汪奎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上一篇:暖通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论文 下一篇:县域流转土地承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