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神医大师们的忽悠神功

时间:2022-09-22 07:32:32

神医大师再现江湖

10月24日,在上个世纪90年代非法行医致多人死亡的“神医”胡万林和另外三位犯罪嫌疑人重操旧业,再惹命案被捕。今年8月,犯罪嫌疑人吕某在网上宣传胡万林能够医治百病的信息,并通过QQ等通讯工具组织人员参加他们策划的养生班。胡万林负责向参加的学员传授“治疗方法”及健康知识,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唐某和何某负责联络及服务工作。

8月31日,胡万林一行共16人抵达河南新安县龙潭峡景区一农家宾馆,参加养生班的人员中,死者云某为河南本地人,其他人员来自湖南、四川、湖北、辽宁等多个省份,有三人被收取了一万元的“治疗培训费”。当天,胡万林向随行人员讲述多喝水、多吐故纳新的“治疗方法”,并让参加学员服用自己配置的“五味汤”,在服用了“五味汤”后,云某和另一广西中年人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两人中广西中年人经抢救脱离危险,但22岁的肄业大学生云某抢救无效死亡。

随着人济山庄“空中花园”违章曝光,又一位“大师”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张必清“教授”这些年很低调,可没想到因为违章被屋顶盖“别墅”而再次爆红。他曾是区政协委员,据他的“弟子”介绍“张必清曾给很多名人看过病,他记得包括某影视大腕的父亲”,说的其实是葛优的父亲葛存壮老先生。在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生活实验室》节目中,曾经有一段视频,说的是葛存壮老先生经人介绍来张必清这求医问药,张必清给他捏捏,老先生就感觉好些了。然而,记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的“医师执业注册信息查询”上搜索“张必清”,结果是“没有查询到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信息”。也就是说张必清或许根本没有行医资格!张必清一向以“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严格审批,入选《百项中医临床诊疗项目》”、“中国针灸学会重点推广项目”宣传。但有记者在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求证后却被告知,他们并未设立过这个项目。而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开展的“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工作中,也没有推广过“奇经疗法”。 他的员工还披露——张必清的“教授、中医世家、地方医院院长、30多年临床经验”等都是假的。

王林,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名的“气功大师”。他一直以来的低调被7月马云的一次拜访打破。网友的质疑让他重回公众视野。王林因为在演艺圈、政商界朋友众多而闻名,与明星成龙、王祖贤、利智、刘大印,大陆明星蒋大为、刘晓庆、李连杰、童非、葛军等的合照让他在网络大出风头。2013年7月28日,央视多档节目聚焦“气功大师”王林。《焦点访谈》以《“神功大师”的真面目》为题进行报道;《面对面》栏目采访了首报此事的新京报首席记者张寒。《焦点访谈》评论认为,应该让王林见识一下法律的功力。

事实上,近些年,像胡万林、张必清、王林这样的“忽悠大师”从未断过。近的有放言创造癌症治愈率95%的“治癌神医”王学贵;宣称能隔空取物的“气功大师”王林。远一点的有倡导吃活泥鳅治病的“健康教母”马悦凌;用绿豆、茄子治病的“中医食疗第一人”张悟本;宣传“红薯抗癌”的“地瓜王子”林光常……他们都头顶耀眼的“大师”光环,拥有“粉丝”无数,最后却经不起深入调查,一个个被拉下“神坛”。

假大师忽悠靠五招

层出不穷的“大师”们,用他们不靠谱的理论,蒙骗一批又一批的追捧者,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卫计委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家田向阳、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刘克玲等专家均认为,虽然“大师”们宣扬的“理论”各不相同,但却有共同套路可循。

自我包装,创造“权威”。身份、学历、头衔这些能包装出个人光环的东西,都被“大师”们拿来做过文章。曾火爆一时的“刘太医系列”作者自称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第24代承袭人;台湾“排毒教父”声称自己就读于美国环球大学东方医学研究所博士班;张悟本则表示自己出身中医世家,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然而,这些“权威”身份其实都脆弱不堪,或查无此人,或无从考证。

杜撰名词,偷换概念,误导消费。大师们宣扬的很多新概念,其实是为某些产品造势。比如林光常宣扬“水不能煮开了喝”,其最终目的就是推销自己的饮水机。但对老百姓来说,这些名词越新、理念越奇,诱惑越大。此外,一种保健理念或产品是否有效,循证医学研究的结果最能说明问题,但现在有很多临床上只能称为线索的理念,却被一些人利用,变成伪观点贩卖。

钻研心理,半真半假,混淆视听。“大师”们有时说的话,并不全是错的,但正是这样有对有错的言论,才容易误导百姓,难辨真伪。比如,张悟本推崇的绿豆汤,确实是好东西,但若当做“万能食疗方”,就大错特错了。这种半真半假的理论很易取得百姓的信任。

夸大宣传,创造“治愈”神话。有心的“大师”们抓住了大家想走捷径、有病尽早治愈等心理,时常爆出惊人之语。比如,“治癌神医”王学贵声称用中草药治好2000多名重症甚至绝症患者,早中期癌症不在话下,晚期癌症的治愈率高达95%;“气功大师”王林宣扬自己治愈了印度尼西亚第二任总统苏哈托,还为俄罗斯国防部长发功治疗疾病。可事实上,“治愈晚期癌症”这种话,国内外的权威大夫都没人敢说。

注重营销,各找推手。“大师”从不单枪匹马闯天下,他们的“成功”总会得益于很多人。首先是不负责任的媒体热捧:出版社不能好好把关,致使《无毒一身轻》、《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等伪科学的养生书出版大卖;一些电视媒体,更是一手捧红了诸如张悟本这样的“养生大师”。其次是名人效应,通过经营人脉抬高身价,无论是政界还是影视圈,明星名人们的追捧都给他染上了一层“金光”。

专家教您识破假大师

近些年,假大师们从风生水起,备受追捧,到最终声名狼藉,从神坛上跌落。老百姓虽经历多次教训,但可惜的是,“大师”的神话未能终结。

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主任袁钟告诉记者,首先,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为了每一个人都热衷的话题,这也导致公众对养生陷入一种盲目的消费,既不辨真伪,也不看效果。再加上大师们的炒作,很容易盲目跟风,有病乱投医。其次,假大师的出现与媒体推波助澜不无关系。原本人们对“大师”们半信半疑,但经不住一些媒体不断的鼓吹,终于深信不疑。另外,当前社会对“养生”有着巨大需求,但公立机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此时民间“造神机构”抓住机遇,推出“大师”。再加上市场缺乏合理监管,养生保健行业没有严格规范,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有待提高,也是“大师们”得以混淆视听,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关部门应该主动给公众提供正确的健康指导,规范养生行业,对于这种假大师不能手软,应当依据法律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不能仅以取缔、罚款的行政处罚草草了事。

在袁钟看来,拆穿伪大师面目并不困难,一是要查看其有无医生行医资质,涉及看病就必须干过临床。如果没有则不要轻信;二是当“大家”斩钉截铁地告诉你“这个百分百能治”、“任何人都适用”时,你首先要想到的是“不科学”,因为世界上不存在适用于任何人的治病方法;三是验证其说法到底对不对,为了吸引眼球,当假大师营造出一些新名词时,如“掌纹治病”、“全息论”等,一定要先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查阅,看看该词是否在专业的医学学术杂志上出现过,或者向其他医生求证;四是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他为什么这样说,他的说法医学界是否认同,有无科学依据等;最后就是要注意提高医学科学素养,多通过正规渠道了解一些医疗常识。

上一篇: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方案的探讨 下一篇:揭虚假美国制药“老字号”的欺诈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