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从“心”开始

时间:2022-09-22 07:06:27

面对后进生,老师们都“头疼”,费劲口舌,收效甚微。主要介绍了后进生的种类、成因及转化措施,希望对其他教师有所启示,使老师们借鉴我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后进生转化“爱心”后进生包括两种:一类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思维迟钝等智力因素出现的学习困难学生;一类为因环境影响、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产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我认为,要有效地转化后进生,就必须要正确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针对其心理需要、人格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与后进生“谈心”,了解他们“后进”的原因

后进生包括两类,但是具体到每个人到底属于哪一类,需要教师坐下来和他们“触膝长谈”,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⑴个人的思想情绪,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⑵家庭情况。家长的思想、生活作风以及对子女的态度、教育方法等,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的是家庭成员中有人品行不端,有的是爸爸、妈妈做买卖,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学习是不闻不问,有的是家庭当中爸爸、妈妈不和睦,经常吵架甚至打架,这些都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等等。⑶家庭周围的环境,如有的同学住的附近有一网吧,经常上网,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耽误了学习等了解诱使后进生变坏的外界因素。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才能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知识,对他们进行对症下药地进行“救治”,才能使他们完全“康复”,跨入“优等生”行列。

二、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采取措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给后进生以“爱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发展可以说是什么也不能代替的阳光,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暖在学生的心间。对学生的爱表现在关心、爱护后进生。既关心他们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和心理。在学习上,多提问,布置作业要降低难度,作业做到全批全改,甚至做到面批,采取结对子的方法,组成互助合作小组,让学习好的同学也来帮助他们等;在生活上,问寒问暖,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给他们以物质上的帮助,遇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突发事件要处理好等;在思想方面,多主动和他们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知道他们想什么,帮助他们分析想法的对与错,以一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谈心”,使你成为后进生可以信赖的朋友,他们才对你“无话不谈”;在心理方面帮助他们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告诉他们哪些是长处,哪些是不足,应该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这样,在学习上鼓励他们,在生活、思想和心理方面关心后进生,使他们感到在学校里时时、处处都有温暖的感觉,这样他们就会对教师充满感激、尊重和信任,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管束和指导,对学习充满了兴趣,自然而然的就愿意学你所教的这门课了,成绩就会慢慢提高的。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会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成为他们奋发向上的力量。

2.尊重和信任,转变后进生的法宝

⑴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人不论大小,都有人格。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对学生的教育、批评可以言词严厉,但不能采取诸如讽刺挖苦,辱骂训斥,体罚学生,使学生当众出丑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千万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那样,只会使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也使教师的威信全无。请教师们记住陶行知说过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⑵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会有长处、优点,也会有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教师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同时也要想办法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如有体育特长的同学参加运动会,有表演天赋的同学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让他们当作业小组长,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来回答等。这些学生从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中,从师生肯定中,认识了自己,有了自信心,从而他们在学习及各项活动中也会力争上游。

3.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常常有一种自卑心理在作怪,认为自己学习不好,所以也不敢见老师,上课也不敢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认为自己是“朽木不可雕也”,乃至出现了“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严重后果,于是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厌学,逃学,成绩直线下降等恶性循环。因此,平时老师就要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谈心,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使他们消除对老师的畏惧心理,使他们和老师亲近起来,逐渐产生“我要学”的心理暗示,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老师在上课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注”:多看他们一眼,多提一个问题,回答对一个问题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大加赞赏等,老师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表情给后进生以亲切、信任和尊重的信息,使他们觉得这是老师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照”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再者,发现“闪光点”适当扩大,随时表扬,并通过讲身边的榜样起带动作用,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我能行”“我能成功”“我是最棒的”的思想,鼓励他们建立学好功课的自信心。

总之,我们要了解清楚后进生后进的原因,然后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采取措施,后进生的转变还是大有希望的。

上一篇:浅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下一篇:校外学生托管机构管理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