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广严院及陇东南古建筑考察记略

时间:2022-09-22 06:32:48

甘肃武都广严院及陇东南古建筑考察记略

自1929年营造学社成立至今的近80年时间内,中国建筑史研究已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基于早期木构建筑遗存的匮乏早期建筑和《营造法式》始终为建筑史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0世纪30年代,由梁思成、刘敦桢领衔的营造学社对以中原为主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古建筑测绘调查。而后又对西南地区古建筑进行了全面调查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物部门对各地区古建筑进行了普查。然而,古代建筑的发现与探索仍处于基础资料积累的起步阶段,并且各地域的相关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北方中原地区因建筑遗存数量较为丰富,与官式做法渊源密切,相关研究业已达到相当的理论深度。而对于较为偏远闭塞的西北内陆,传统建筑研究则相对落后。这一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背景,决定了其在文化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相应该地区的建筑基于地方传统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具有不容忽视的建筑史学价值。20世纪90年代初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相继对甘肃、青海地区多处重要古建筑进行了考察、测绘,并展开题为“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及其保护研究”的专项课题。甘肃境内元以前的木构建筑,除敦煌莫高窟的五座晚唐,宋初的窟檐以及附近北宋的老君堂慈氏塔外,未有其他实例。资料的缺乏使得我们难以详细了解该地区早期建筑的情况,更无法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近年在一些出版物中得知陇南广严院尚存南宋遗构,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但可惜的是公布的资料有限,尚不足以做深入的研究。因此,赴实地调查以获取更多的相关研究材料,尤其是实物材料就成为当务之急。于是,我院师生先后于2005年初,2005年夏以及2008年初,先后三次前往陇南,到广严院作现场的调查和测绘(详见调研日程表)。特别是今年早春的调查最为详尽在此前两次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又针对南宋创建的前殿,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了大量实物的信息,并以此为重要的数据源对广严院建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撰写了题为《甘肃武都广严院建筑调查与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就在论文的写作当中 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位于陇南重灾区的广严院继1879年在8.0级地震幸存之后又一次经历了大震的考验。无疑,上述调查和研究的成果不仅对继续研究广严院的特点和价值,而且对震后的文物保护工作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此,将本年初春第三次调查的经过略作介绍,并对广严院及其他陇东南的一些古建筑特点稍加评论如下。

秦安兴国寺、秦安文庙、甘谷文庙、天水伏羲庙(2008年2月16日,第一日)

晨起由兰州出发,驱车东行三个半小时后到达秦安县城。秦安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古称成纪,为女娲出生地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且占据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位置,实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1、秦安兴国寺

兴国寺位于秦安县新华街、毗邻广场的醒目位置,入口处为一座单檐歇山顶木构牌坊,面阔三间,心间悬挂“秦安县博物馆”的牌匾。无论其檐下典型的“檐上全”做法,抑或是屋面脊饰砖雕,都属典型的秦州工艺做法。向博物馆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得到热情接待,遂顺利进入寺内调查。

兴国寺俗称官寺据载创建于元代,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院落两进,建筑以东西方向为主轴 中线上由西向东依次布置金刚殿。天王殿,般若殿,般若殿前南北两侧设钟楼,鼓楼。除般若殿为元代原构外,其他建筑经后世重修,改建,已失原貌。因此,此行重点关注般若殿单体建筑,对其形制做法作了充分细致的考察。

般若殿坐东朝西单檐歇山屋面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带前廊。相对院内其他建筑,其外观显示出古拙雄浑的早期建筑风貌。粗壮的檐柱将正立面分为三间,当心间广大于檐柱高且远大于梢间广。当心间两平柱上施硕大的檐额,长至梢间,用材直径与柱相当。梢间柱身间施绰幕方,方首雕刻龙头。当心间平柱内例两檐柱用材明显较小,应是后世添加以稳定檐额之做法。前檐拱为六铺作出三下昂,补间铺作出斜昂,昂嘴向外翻卷刻作两瓣。而两山与后檐科棋仅五铺作,补间铺作未出斜昂,昂嘴也未全部加以雕饰,华丽繁复程度远不及前檐。细察发现与前檐角柱相邻的山面檐柱正是造就一繁一简两类抖形式的分水岭。其柱头一分为二,西侧与前檐角柱柱头等高,东侧与山面檐柱柱头等高。东西两侧普拍方端部也分置于高低不等的1/2柱头之上,高者端头略有出挑以放置其上补间铺作栌。因此山面铺作栌高出前檐一跳,造成前后铺作相差一跳。类似的情况还有:后檐转角处角梁腹底平直,不似前檐角梁那般雕琢为曲线样式。如此看来,这种重视正立面形象效果的处理方式应是该地区建筑设计的传统手法,甘肃地区至今仍传用一种“具有歇山形象的悬山屋面”的做法且应用广泛。如此处理既满足了正面视觉效果,又不失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般若殿内部梁架的结构形式十分独特。同外檐相似,殿内后槽亦有粗大通长内额,两端由殿身后部的双层抹角袱及其上45°方向驼峰承托,腹底施龙首桔头。抹角袱两端搭于攒当处伸至室外替代栌。额下支撑的两根内柱较细,且木材崭新,极有可能为后世添加。这种采用双抹角袱承托内额的结构方式能够获得充分完备的内部空间。内额承平梁,上置蜀柱两侧叉手相交于脊下襻间之后又出头抵椽,显示出早期建筑的结构特点。前廊于梢间柱头置大额托平梁,额明显倾斜约有元代遗风。

其余几例建筑形制,规模皆逊,为明清时重修,无有特别之处,故不再赘述。

2、秦安文庙

秦安文庙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与兴国寺毗邻,格局已不完整。现存主要建筑有前殿、大殿。前殿之前设泮池,以白玉栏杆维护。院内古柏苍翠,透着朴素庄重之气。前殿面阔三间,悬山屋面。其大木结构、彩画及门窗做法均与明清官式相近,而山面施悬鱼惹草,木料已显颓败,可见该殿受后世干预程度较大。大殿坐落在一宽阔平台上,前设月台。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此建筑有三处与兴国寺般若殿颇为相似,如出一辙:一是补间铺作出斜昂,昂头翻卷两瓣;二是前檐与两山、后檐檐柱不等高造成前檐铺作多出一跳,三是前檐角梁尾部作出曲线修饰。由此看来,其势必与般若殿存在渊源关系。从建造时间来看,文庙大殿北中平樽下襻间下表皮留有明嘉靖朝重修题记,或说明此地方建筑文化由元至明的传承关系?尤须注意的是,山面外檐七朵铺作中,前四朵出跳为昂,后三朵出跳为华,后檐铺作皆出华拱,将这种“重前轻后”的设计思想体现至极。另一提请关注之处为:大殿普拍方至角柱后出头呈罕见的“凸”字抹圆角形,与南宋《中兴瑞应图》中建筑做法极为相似。文

庙前殿亦采用相同形式。此种普拍方出头形式还出现于甘肃连城鲁土司衙门、显教寺以及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建筑中。其间的源流线路尚可深入探讨。文庙大殿未使用檐额,室内梁架规矩齐整,各樽下皆施用襻间,脊部无叉手,平梁下驼峰刻为复杂的植物样式,与甘肃地区晚期多数建筑装饰手法相同。

3、甘谷文庙

离开秦安文庙,已过晌午。午饭后未及稍事休整,遂即驱车1小时多至甘谷县城。甘谷文庙位于县城广场,适逢广场举办小型秦腔演出,高亢激昂的表演和大气粗犷的声音极具;中击力,令人深感震撼。

甘谷文庙建于明代,现仅存大成殿孤立于广场中央。大成殿重檐歇山琉璃屋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周围设廊。建筑外观规整,乃深受明代官式做法影响之产物。但普拍方出头为前述“凸”字抹圆角形。因殿门紧锁,仅从门缝隐约窥见内部梁架脊樽下施丁华抹颏棋,平梁以驼峰托垫,上立叉手,殿内似无内柱。

4、天水伏羲庙

于甘谷文庙大成殿停留不多时,遂赶往50km外的天水。途间翻越积雪山岭,坎坷之余领略无尽冬日风光。天水是伏羲的出生地,伏羲庙的创建历史可上溯至元朝的三皇庙。明弘治年间,为祭礼伏羲便利,将三皇庙扩建并改名伏羲庙。现今的伏羲庙经过历代屡次修补,形成了以中路五进院落为主的格局。目前遗存的主要历史建筑有先天殿与太极殿。

先天殿为伏羲庙的核心建筑亦是供奉伏羲塑像的主殿。其坐落于宽敞台基之上,前设月台。建筑为重檐歇山屋顶,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正面当心间明显宽于其他,其上高悬“一画开天”的匾额。檐柱粗矮敦实,嵌于其内的门窗雕饰精美,刀工道劲。下檐科棋为五铺作出双下昂,上檐为五铺作出华棋。殿内供奉的伏羲塑像是全国现存最大的伏羲造像,高2m有余,居中威坐。粱袱上施天花,其底面绘有精美的八卦图案应是由伏羲所创先天八卦而来。南下平樽下表皮有清嘉庆十年重修题记。樽下纵向构件已简化,仅在顺身串上坐单托樽。转角处亦不见抹角袱做法,而取代以递角梁,穿插枋等明清官式建筑构件。

太极殿位于先天殿之后,单檐歇山屋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正面各间面阔相当,均不及柱高。外檐为五铺作出双下昂。屋内樽下仍保留襻间形式。梁枋下表皮有光绪十三年重修题记。转角处施用抹角袱,两端插于外檐铺作内,中部落于丁袱、驼峰之上。

先天殿与太极殿于当心间南中平樽下皆设一木枋人立于门前时视线恰被木枋遮挡。木枋用料细长,亦无法发挥结构功用,令人倍感困惑。另一奇特之处是,伏羲庙内建筑檐部均无飞椽,与其规模、等级似不相配。

夜宿天水市区。

天水玉泉观、天水城隍庙(2008年2月17日,第二日)

1、天水玉泉观

前夜起雪,清晨踏雪玉泉观。玉泉观位于天水市北的中梁山南麓,组群庞大,地势复杂。现存建筑为明代修建,中轴建筑群自下而上共有五层,主要建筑玉皇阁、玉皇殿位于第四层。玉皇殿单檐歇山屋顶,面阔三间,周围设廊,其当心间大于两梢间。檐柱柱础为覆莲状,檐下拱为五铺作出双昂并沿45°方向出斜昂。其前玉皇阁乃重檐歇山屋顶,面阔三间,周围设廊。建筑构架规整,装饰工艺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廊柱间饰有全圈口“花牙子”,为甘肃地区传统工艺。要特别提出的是,阑额置于檐柱柱头上,断面为圆形,远大于其上普拍方断面,至角柱出头垂直斫截,《营造法式》卷五阑额条中记有此种构架方式。另一种檐额不通长、梢间两柱间施术枋托垫于额下的做法亦见于玉皇观内其他建筑。这种做法可上溯至麦积山北魏石窟窟廊,在木结构建筑技术发展历程中属于以纵架为主的做法。这说明,陇东南地区建筑某些做法仍沿袭古制。

2、天水城隍庙

调查玉泉观毕,遂即前往城隍庙。城隍庙又称纪信祠,始建于明,后经屡次修缮扩增,现为三门四进的建筑组群。隍庙正院最南端为重门乐楼,北接直廊五间,卷棚屋顶,其后又接前殿三间,抱厦屋顶。最北端为正殿,殿内奉纪将军造像。建筑为单檐歇山屋顶,面阔三间,当心间显著宽于梢间。所用木料颜色陈旧彩画残损难辨。正面檐柱上置粗大檐额,梢间施木枋托垫于额下,为上文提到的纵架体系。檐柱为覆莲柱础,已遭侵蚀、磨损。外檐料棋为五铺作出双昂并出45°斜昂,昂嘴向外翻卷刻作两瓣,与兴国寺般若殿及秦安文庙大殿相同,应为地域性工艺做法。屋内梁架规整,转角部位施抹角袱,两端与外檐铺作结合。转角施用抹角袱大约是陇东南地区习用的构架方式。

午饭后即刻赶往此行的终点陇南市,至市区已傍晚时分。夜宿陇南市区。陇南市旧称武都,位于陇山以南。甘肃南部地区的白龙江流域,处于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处,东接陕西,南邻四川,素有“秦陇锁匙”、“巴蜀咽喉”之称,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和经济往来要道。

武都广严院(2008年2月18日~19日,第三日,第四日)

晨起,以路边小馆内各式武都小吃作为丰盛早餐,餐毕即驱车赶赴广严院现场。车沿白龙江河谷左岸的212国道行进,一路江景美不胜收,严冬腊月仍有水流潺潺。相对于天水,秦安陇南的自然景致更具南国气象。行至一片干涸的河床,经询间得知此处已是福津河谷,蜿蜒向上的盘山路便是通往柏林寺村的主路。广严院所在的武都区三河乡柏林寺村虽然距离陇南市区仅22km,但因道路曲折、路况恶劣,至村口时竟已花费近1小时。在窄涩的村道上盘旋颠簸数分钟,忽然豁然开朗,挂有“广严院”牌匾的山门矗立眼前。山门单檐硬山屋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檩。信步走入寺院,院内3株古柏树姿挺拔秀丽两侧厢房现为广严院管理所用房。在柏树的掩映下广严院前殿宛如画卷中之所在,展现于面前。

与广严院管理所负责人李洪荣先生会面后,受到其热情接待,并亲自带领余等一行人考察周围环境。沿村中小路向上行至一处栽有古柏的台地,回首向下俯瞰,广严院及整个村落尽收眼底。此地属南秦岭山系,山体黄土质地,呈多级平台状。村舍聚落多建于较平整的台地之上,以避水患(据文献记载,武都历来水灾频繁,常与泥石流并发)。柏林寺村所在山麓称龙拽山,邻福津河北岸,村落建置于中段的开阔台地上。河南岸与之相对的山麓呈前后两重的形态,海拔约2000m,当地人称之为“重山子”。福津河流经此地呈现向南微凸的形态。观其风水格局寺院及村落的选址颇为得宜,为典型的负阴抱阳、背山面水,金带环抱之理想模式,必是经过了缜密的考虑和精心的规划。近千年来历经多次地震仍有原构存留至今,首先要归功于这样高明的选址。观其景观形势基址后方山体如天然屏障从后方围合,前方形成远景,尤其是面朝两重山峦更增加了层次和景深。

返回寺院后,即刻开展本次调查

记录工作。两日内,除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重点针对前殿进行记录外,亦攀上梁架深入拍摄,进而发现几处细节,或能对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我们的工作引得村民颇为好奇,全村老少相继至寺内观探,如节日一般热闹。陇南人淳朴好客,两日午饭均有村内妇媳至寺内烹制,不胜感谢。此次细致考察了寺院的方方面面,但回来整理资料发现仍有细节遗漏,可见调查如研究一样,需不断深入,探无止境。下面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1、寺院概况

广严院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院落一进,单体建筑有山门,前殿及两厢,其中前殿为主体建筑。此外,院内还保存有笏首碑两块,分别创立于北宋和南宋时期。前殿北邻三河粮油管理所,广严院中轴线北端延伸至粮库,其所在位置据称是原广严院正殿基址。

2、历史沿革

寺院的初创年代有传说与唐,前身为红岑寺。早至唐代的传说毕竟是人怀疑其杜撰成分较多,且无从考证。能够确凿说明寺院历史的是两块碑碣的碑文。北宋碑正面为嘉祜七年朝廷敕赐碑文:“……旧阶州福津镇弥陀院……敕宜赐广严院为额”,按碑文,广严院之前身名作弥陀院。而反面碑文《阶州福津广严院记》映证了赐额与更名的历程,更提到广严院由僧人智光创建于乾德元年(963年),并记述了当时的寺院规模:“大佛殿,三间。文殊殿,三间。音殿(缺字疑为“观”),三间。斋厅、三间。僧堂,两间。三门楼,三间。”另一块南宋碑刻有《新修广严院记》。碑文作者魏鲸为当时阶州刺史吕候的门客,受广严院主持普兴之托,将其向吕候介绍广严院的过程记载成文。普兴称 院故名弥陀……至嘉祜中改赐今名。绍兴中为涨潦啮坏,无尺椽寸瓦留者。普兴与师道思始相今址,裒一方施金,迁而新之。起于绍兴三十一年,落于乾道九年,凡十有二年。为屋八十,为一,为堂二,为寮十,庖滔浴无不成具。而又以余力为大钟楼而悬之……。根据普兴的口述,广严院在南宋绍兴(1131―1163年)中被洪水毁坏,迁移新建于绍兴三十一年(1162年),乾道九年(1173年)建成,历经十二年。对当时的寺院规模亦有说明,从“为堂二”,“为屋八十”来看,与北宋时期相比应不及。

此后元,明二代是否进行过修缮活动尚未有考证。清雍正年间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修复,并在山门脊檩留有题记:“大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季春月吉日一会……”。并据当地百姓告知雍正朝重修时曾立碑记述,后埋碑于院内地下。除山门外,现存两厢也是此次修缮的产物。清光绪年间叶恩沛修纂的《阶州直隶州续志》在“祠祀”一卷中对广严院有如下记录:“广严院……殿壁用紫泥粉,色如紫朱(《陈志》即今柏林寺),州守叶公重修”。说明至晚于清光绪年间广严院已改称柏林寺。“州守叶公”即为叶恩沛,于光绪九年至十二年任阶州知州。因此,此次修缮应缘于光绪五年破坏性的地震。据史书记载,此次地震乃“非常之灾”,《中国地震目录》记载此次地震为八级,其强度与破坏程度应极大。

20世纪60~70年代,广严院曾改作粮库使用,并于梁架上涂抹白灰。之后曾作学校使用。1981年,广严院被列为武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恢复其寺院属性。1993年,广严院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由甘肃省古建筑保护所组织,永靖县古建筑施工队完成了对广严院前殿的维修,墩接了若干柱子,更换了三根樽,重新制作了屋面和门窗,并被甘肃省文物局评为优良工程。2007年,于院内设广严院文物管理所。

3、前殿建筑

前殿为单檐歇山屋顶,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山面三间四柱,整个建筑置于砖石垒砌的台基上。正面每间面阔相当,间广远小于柱高。当心间,次间门板为后换。当心间门楣上施两枚八瓣门簪,形似南瓜,与此前所见玉泉观山门门簪类似。梢间设版根窗似为原构。北、西,东三侧檐墙为当地黄土砌筑,有明显收分。

檐柱柱身为梭柱,生起、侧脚不明显。梭柱自五代起主要在南方应用,北方唐辽建筑中不多见。柱础掩没于台基内,依稀可辨为覆莲状。柱脚间施用地袱。广严院地处南北交界处是否为棱柱做法在南北方流传的见证呢?除正面当心间与次间四根全部露明外,其余檐柱皆包于墙身之内,仅柱首可见。柱首间施阑额,上置普拍方。普拍方至角柱出头垂直斫截,阑额不出头。外檐铺作形制为口跳,各间设补间铺作一朵。口跳算得铺作中最简单的组合形式唐代即出现《营造法式》中也有记载但实例较少。

屋盖部分高度占立面总高度的1/2。檐椽断面方形,椽头垂直斫截,飞子端头略有收分。天水一带的建筑未见方形檐椽,广严院前殿的方形檐椽为1995年维修时更换,当时施工方永靖古建队秉承河州工艺,而在同属河州工艺体系的连城雷坛、显教寺部分建筑中亦有使用方形椽子者。同样,屋面脊饰也采用河州工艺常用题材。山面华废之下,出三列厦头下架椽,其外无搏风版,下置搏脊。

前殿的内部梁架为厅堂式,彻上明造。殿内供奉三世佛塑像,乃是1949年后所造,已非原物。屋内梁袱表面残留充当粮库时涂抹的白灰,略显破败,但仍有部分位置遗存彩画痕迹。横向梁架可从上而下分为三层,当心间与次间的构成方式不同。当心间梁袱最下层为四椽袱对乳袱,中间层为三椽袱对牵 最上层为平梁,其上立蜀柱,无叉手。次间梁袱上。下层与当心间相同,中间层为两端牵连以长两椽的顺袱串。细节也略有不同当心闻三层梁袱间施木块托垫而次间无,次间蜀柱脚施合桔而当心间无。须特别提到的是,次间两缝梁架的平梁北端上表面有一矩形开口槽孔,使人联想到这有可能是为安放叉手所设。山面平梁下施下平,上立南北对称两根夹际柱子,下设棋枋。枋与夹际柱子结合处做连身对隐。纵向梁架除脊槽外,皆设单材襻间与顺身串。脊樽为两根木料上下叠构,与蜀柱顶结合处施雀替。脊樽部分的形制与其他各槽不同,而与山门相似,应为雍正朝重修时改换。梢间纵向设丁袱两道以联系横梁与山面檐墙。屋内四转角处沿45°方向施抹角,两端插入铺作之间的空当。其上施垫块托垫角昂后尾与下平相交结点。

屋内柱共四根,柱首抵北中平樽下襻间栌之下。西端屋内柱柱础为覆莲状,磨损较重。中间两根屋内柱柱础为四棱台上置磉墩形,材质崭新应为后换构件。东端屋内柱柱础不存。另有四根较细的柱子,支于四椽袱腹底中部,柱础方形。这四根细柱应是后世添加,以避免四椽袱跨中弯矩过大而致坍塌。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各类铺作虽然形制、构造方式相同,但同类构件存在些许细节上的差别。一是棋头形式有卷杀和抹斜两类,以卷杀为多。二是昂嘴有薄厚两种,昂身侧面刻纹也分外凸、内凹,先凸再凹以及无刻纹几种。同一建筑中铺作形式如此不统一,是因年代不同,抑或是工艺差别,尚待进一步探讨。另外,棋眼处居中部分木料表面呈深褐色,明显不同于周边浅土黄色部分,且交界处边缘齐整,也许是原有棋眼壁被拆除而致。

前殿虽屡经修缮,但主体大木形制接近于唐宋做法,主体构架仍为南宋初建遗物,与碑文内容契合。现存南宋时期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仅江苏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和广东广州光孝寺大殿两例,且都处于南方地区。广严院位于西北与西南交接地区,在时间和空间坐标上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结语

广严院调查结束后,行程亦划上句号。广严院地处偏远村落,交通不便,规模等级皆不起眼,形象亦不华美,却是南宋时期西部木构建筑的孤例,弥足珍贵。其屹立千年,历经数次强震,仍坚韧不摧,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所蕴含的智慧与力量。我们以为,古建筑遗产虽有自身等级,次第之分,但都是历史的真实反映,须将每例都视若珍宝。而几日踏访中屡有新的发现与启示,此前虽已查阅过照片但还是深感实地考察体验之真切。我们的考察活动依然是早年营造学社工作的延续,大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尚有许多未知的建筑文化宝库等待探寻与研究。

上一篇:凤凰涅 第1期 下一篇:苏州博物馆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