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

时间:2022-09-22 05:16:50

试析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固体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固体污染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治理固体废物的根本除了减少废物产出量外,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是最积极的措施。本文首先介绍了固体废物污染处理现状,其次探讨了固体废物循环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对策。

【关键字】固体废物,循环利用,资源化

1.固体废物污染处理现状

我国经济正经历着超常规发展,固体废物的产量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在工业方面,据统计,2002年我国工业废物产量为9.5亿吨,比1992年的6.2亿吨增加了53%,,这一数字在2007年甚至达到了17.6亿吨。由此可见,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量的增长趋势是如何的迅猛。在农业方面,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多数地区政府对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我国每年有5亿吨左右的秸秆,1000万吨米糠,1000万吨玉米芯,2000万吨稻壳,这些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十分的低,大多数最终成为了固体废物,为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集约化,家禽家畜的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出,对空气及水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还有农民自己产生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处理,通常是直接埋于地下或者直接导入河流中,这些做法不但污染土壤及水体,对人们的素质也有极大的不良影响。

图1.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与粪便产量

对于以上我国工业、农业上存在的固体污染问题,国家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循环经济理念作为污染处理的指导,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及行政等手段,加大处理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力度,使固体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破坏。

2.固体废物循环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2.1资源回收率低

由于我国回收市场混乱,相关法规不够健全,固体废物的分类回收机制和分类回收体系尚未完善,导致很多可以循环利用的固体废物不能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一些不易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未经处理随意丢弃的现象严重。再者,一些企业中过分注重经济利润,忽略了社会效益,轻视废物的处理及循环利用;一些小型企业,没有能力按照相关标准回收利用工业废物,只能将其转交给大型企业处理,这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回收利用废物的高利益驱使一部分非法收购者进入到废品回收市场,将部分含有残值的危险废物重装变卖或用于造假,剩余部分未经处理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2.2技术落后

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缺乏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不足。固体废物资源化具有技术难度大、经济效益差、社会效益大等特点。因此,固体废物处理企业规模一般较小,处理设备不全,资金与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固体废物处理成本高,因而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对于一些行业,产品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不足,技术与装备水平不高,如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葡萄果梗、皮渣及葡萄子等固体废物的收到大多数是规模小、技术不到位的企业,由于回收技术的限制,导致回收再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葡萄酒酿造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利用率低。现行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不足以很好的适应循环发展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3.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对策

3.1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挪威及瑞典等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比较完备,日本颁布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等法律,见图2;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其在1996年颁布了《资源循环和废物管理法》,此法规是其建设循环经济的基本法规。借助发达国家法律建设的经验,可以的出:①必须结合实际制定综合性循环经济法律。②在其他法律法规中充实与循环经济法律相配套的法律。

2005年4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开始施行。其第三条确定了充分利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原则,明确了采用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措施,鼓励对现有固体废物有效回收,鼓励购买再生及重复利用产品。2003年1月1日,《中华人名共和国清洁产生促进法》开始施行,其第27条规定:“生产、销售被列为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应在产品报废和包装物使用后对其进行回收在利用”。但这些规定的靠操作性不强。国家应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包含建材、食品、家电、汽车等回收利用的相关法律,并在其基础上严格执行。

图2. 日本构筑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法律框架

3.2科学规划管理,形成体系

我国的废物回收市场混乱,迫切的需要整改。对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产业进行科学规划,整顿规范固体废物回收市场。尽快实现固体废物分类回收,逐步提高发展固体废物资源化水平。扶持发展固体废物资源化企业。加强区域间固体废物资源化企业的合作交流,引导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的集中发展,降低固体废物资源化成本。

大力发展固体废物回收产业,形成多渠道的废物分类收集、储存、运输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再生资源散交易市场,将分散回收规范到市场中。切实发展规范废物加工利用产业,对最终无法再回收利用的废物进行集中安全处理。建立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生态工业园等,实现规模化处理,达到固体废物处理成本最小,环境效益最大的目的。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

3.3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自199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委员会《关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制定施行了一系列鼓励优惠政策,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但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策还是较少,并且效率不高,对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激励不够。一,建立完善废物处理收费制度,施行废旧资源商品化收费、规定废弃着应当支付与旧家电、旧容器包装、旧汽车收集等有关费用,或者由生产者、销售者等渠道介入回收处理产业,负责免费或者有偿回收,推动废物分类回收处理的企业,政府应给与补贴。二,扩大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系统,对一些在再生设备在使用年限内,实行普遍退税;对废纸、玻璃碎片杂物去除、空瓶清洗、铝再生制造等设备施行退还固定资产税。三,借鉴日本经验实行集团资产回收团体奖励制度,对市民组织团体回收家庭产生的废物发给相应的奖金。

3.4加强新技术的开发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的循环再利用。例如:2006年3月18日,盐城江苏科性公司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冶炼废渣资源化在利用技术与成套设备的开发项目”,其高效选粉、集中除尘、挤压粉磨、集物料烘干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通过产、学、研的联合攻略,形成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重点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零”排放技术、中延长产业链和各种链接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有毒有害原材料代替技术和回收处理技术等,特别是降低减量化和在利用成本技术。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的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产品的推广和技术转让网络,为固体废物资源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结论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技术进步是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关键,政府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已成熟的垃圾处理新技术,应积极组织推广应用,无论如何都不能造成二次污染。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和典型工业废物污染资源化技术的全面研究,使得我国在生活垃圾分类、特殊垃圾技术处理。垃圾填埋技术处理、易降有机废物的堆肥等技术有极大的提高。我国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开发领域。它将为我国解决固体废物循环利用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吴广玟.发展固体废物回收处理利用中的循环经济[J].经济师,2011(8).

[2]孙汉文,安建华,梁淑轩,康林.固体废物污染状况分析与废物资源化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2006(5).

[3]邹成俊,赖长浩.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环保产业,2005.

[4]习小东,周凯慧.浅析循环经济在固体废物治理中的应用[J].循环经济,2011.

[5]陈德敏.资源循环利用论[D].重庆大学技术经济管理,2004,4.

[6]任妙丹,王生林.农村固体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现状及对策[J].辽宁农业科学,2011(5):59-62.

[7]王红玲.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构想[J].经济研究参考,2010,2307(35):24-25.

[8]徐小萍.关于工业固体废物控制管理的思考[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7,19(2).

[9]李国鼎.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上一篇:浅谈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具体质保措施 下一篇:净水厂V型滤池的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