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作家与摇滚女星的恋歌

时间:2022-09-22 04:06:08

草根作家与摇滚女星的恋歌

酷暑八月,新浪门户网站上,一名安徽长丰62岁农民作家的博客大曝冷门,以4620064人次的点击率入“名博”序列,他的文章经常被推上首页。什么博文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网友的眼球?

进入这个博客后你会发现,其中50万字纪实文学《如戏人生》每个篇章,读者读后感言跟帖都达到数百条。《如戏人生》不久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再版,发行4万册热销海内外,引起各方强烈反响。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只上过两年扫盲班的农民作家,还是个出色的草台班子艺人,曾率领他的“泥腿子”剧团,闯进上海大世界与中国大戏院的舞台纵横十余年。同时,他还和年龄相差26岁的当红摇滚女星结合成终身伴侣。他说,这才是人生的最得意之笔!

那位农民作家,名叫阎立秀。

一路风雨,草台班子收下张唯

阎立秀1946年出生在安徽淮南淮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幼年时父母就相继去世,从此他成了孤儿。童年生活虽然缺衣少食,但阎立秀却对流行于淮河两岸的庐剧产生浓厚兴趣。他学会了二胡,成为当时公社剧团里唯一响当当的伴奏员。

上世纪80年代初,阎立秀投资成立了一个民营性质的庐剧团,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小有影响。但是,这样的小剧团改变不了时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后娱乐业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迪斯科歌厅、卡拉OK、港台录相与进口大片、电视娱乐综艺节目纷纷诞生,传统民营戏曲剧团面临生死存亡。

头脑活络的阎立秀下了一步险棋,决定改行搞现代歌舞。1991年7月,歌舞团来到苏北宿迁县大兴镇演出时,一个皮肤黝黑名叫张唯的女孩找到阎立秀,“你们要演员吗?”她红着脸说,“俺不想做木匠了,想进你的歌舞团学唱歌。”阎立秀为她的率真所打动:“唱歌没有好身材好嗓子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你可以考察考察再说。”说着,张唯就开始高歌一曲发音高难度大的《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振天吼!……”嘹亮高亢的歌声清脆震耳,惹得团里其他演员们鼓掌喝彩,阎立秀也感觉她有潜力可挖,“行,我收定你了!”

从此,张唯边学唱歌边带阎立秀已故前妻留下的两个女儿。阎立秀对张唯从最基本的乐谱音符、发音乐理等基础教起,好在张唯很有天赋,进步很快。渐渐地,阎立秀发现她的台风与动感劲舞型的摇滚新生代匹配,音质音色与当时流行的西北民歌相符,便开始对她的每场演出刻意进行摇滚包装与策划。有了张唯的加盟,剧团收入有了起色。但阎立秀知道,天天在乡镇、县城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时间一长准被淘汰。他想抢占更大的市场――国际大都市上海。

抢滩上海,摇滚女星情定伯乐

1992年,在挺进大上海之前,阎立秀刻意进行了一番蹲点考察。在上海大世界他多次进场欣赏发现,很多流行歌手自己没实力,排劲舞没帮手,每场歌舞观众反应平平,可最后压轴的摇滚乐,却很能刺激观众情绪,令他们神魂颠倒如痴如醉,于是一个念头忽然蹦出:张唯是当时国内少有的摇滚女歌手,如果能再添点小品、淮河文化“东方芭蕾”花鼓灯与黄梅戏,中西结合,没准就可能一炮打响!

经过几番筹备努力,上海大世界答应给阎立秀的歌舞团实验性演出两场,如果一场上座率不超50%就走人!那时已快50岁的阎立秀一生也忘不掉的激情之夜――黑压压1万多观众目光聚焦的豪华大世界舞台上,具有浓郁徽派特色的歌舞小品刚演3个节目,场下就掌声不断。全场晚会主打的张唯从服装到广告,从音响舞美到肢体语言设计,更是阎立秀精心包装并排练10多次。张唯好似异域玫瑰闪亮登场,以《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歌在场内掀起一股锐不可挡的强劲西北风,那性感前卫的装束、沙哑高亢炸雷般裂放的歌喉、桀骜不驯的狂野旋律,征服了观众,折服了上海!100多名观众自发上台献花,1万多观众掌声雷鸣!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大世界演出经理在当晚给他举办的庆功宴会上,连称这是个奇迹,“老阎你真乃奇才!”张唯流着泪与老阎碰杯道:“没有你的辛勤培养、付出,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无论将来我走向何方,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次日,《新民晚报》《上海文化报》等媒体纷纷以“小剧团的生存之道”“小水珠也璀璨夺目”等为题报道这场晚会。阎立秀预感到:一颗新星要升起了。旋即,大世界与阎立秀签约订一年演3个月180场的演出合同。从1992年到2002年,阎立秀的歌舞团扎根上海,声名远播。上海一流的艺术殿堂――中国大戏院也向他们发出邀请。在他昂首挺胸走进中国大戏院的那一刻,成就一名草台艺人演艺生涯的巅峰。

张唯与阎立秀年龄相差26岁,在几年的演艺生涯中,这位百折不挠、重情重义,具有传奇色彩的可爱小老头深深打动了她的芳心。在繁忙的流动演出岁月里,坚强的张唯用柔嫩的肩膀,多年如一日担起两个孩子的学习生活,在重压下艰难地蹒跚前行。深深的同情与敬佩促使她与老阎的两个孩子成了“莫逆之交”。孩子们几乎每天都在张唯繁忙的演出间隙缠着她一起玩纸牌跳皮筋。

经过几年的朝夕相处,张唯与阎立秀的感情进展很快,有趣的是,捅破最后那层“窗户纸”还是两个活泼开朗憨厚的孩子。1993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张唯领了工资后来到老阎的租房处,做好一桌丰盛的鸡鸭鱼肉请来老阎和孩子们一起打牙祭,已经一个多月没吃上肉的两个孩子把几大盆红烧肉、红烧鸡风卷残云般吃个精光,张唯与阎立秀看着孩子们的馋样,心疼得一块都没舍得吃。饭毕,张唯又和往常一样辅导两个孩子做作业到9点多,同孩子们告别时,姐妹俩突然齐刷刷站起来,一把逮住张唯的袖子,泪水涟涟地央求道:“张阿姨,我们家不能没有你,晚上我们姐妹俩睡觉都有点怕,留下来吧,做我们永远的妈妈,行吗?”张唯惊呆了,她缓缓扭头,看到在刷锅的阎立秀听到这句话时也一脸绯红地停了下来,两人目光相碰的刹那,他们已经读懂了一切,张唯紧紧搂住小姐妹俩,喃喃地说:“好,好……”

那晚,张唯失眠了。老阎是个有责任心,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真男人,只是他的年纪确实偏大,可以做自己的父亲了,如果自己的一生维系这样一个老男人,也许将生活在别人的唾沫星子里。可想到老阎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和对事业的莫大扶持,特别是风里来雨里去,饥一餐饱一顿,沧桑岁月侵蚀得老阎身子骨每况愈下,他的身边迫切需要一个女人来照料、来关爱,他的事业才能取得更大进展。于是,此后在对艺术的探讨中,柔情代替了尊敬――急速迸发出的爱情火花,更加坚定了张唯做老阎后半生“拐杖”的信心与决心。

可张唯毕竟是个女孩子,在那份焦急的矜持和羞涩中,张唯期待老阎向她挑明关系求婚。之后每逢演出间隙,张唯就拉着老阎逛街购物,尽管她感觉到有很多人对这对貌似父女般的恋人指指点点,但张唯的心却很充实,人是为自己活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幸福荡漾在彼此的心际!

然而,老阎依旧默默忙着一切,没有鲜花、激情与浪漫上演。日复一日,生怕爱情溜走的张唯坐不住了,这个敢爱敢恨的女孩终于鼓起勇气向老阎表白自己的真爱:“阎老师,是您把我带进艺术的殿堂,今天我依然需要您的支持,您的事业也需要我的帮助,还有您的两个双胞胎女儿,现在虽然可以在歌舞团独立演出与生活了,但这些年我们已产生深厚感情,没有我陪伴她们已难以入睡,我们俩的结合是瓜熟蒂落,绝不是感恩奉献!”老阎听此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成,不成,我俩差距太大有点离谱!”“爱是无国界没有年龄限制的,在国外老夫少妻多的是!”其实阎立秀内心也非常清楚,张唯的性格外刚内柔,瞧她在舞台上是挥洒自如狂野奔放的样子,可舞台下的张唯比舞台上的她更真实:性格直率不张扬,生活中低调收敛,是个难得的贤妻良母型艺人。不久,张唯的家人得知他俩的恋情后,以断绝家庭关系来威胁她,张唯全然不惧,最终耐心说服了家人。

在张唯大胆火辣的追求中,老阎终于缴了械。1994年春,两人在上海郊外的一处油菜田中拍下了结婚照,见证了那真情时刻。张唯说:“你我都来自贫苦农村,这张毫不张扬奢华的婚照是我们的本色回归,常看看它,勿忘共同携手走过的风雨岁月!”

喜结伉俪后,这幅独特的照片至今还挂在老家的床头上。被爱情滋润的老阎绽放出从未有过的生命活力,亲自为爱人写歌,张唯自此受到摇滚乐业界的关注,曾多次应邀与港台红星陈奎安、迟志强及国内知名黑豹、零点乐队等同台演出,“野蛮女歌手”从此蜚声歌坛。

如戏人生,老夫少妻执手演绎

在娱乐多元化发展的上海滩坚持了10年后,老阎也跟着观众审美情趣变化,把歌舞团分成两个小分队进歌厅演出,巡演全国大中城市,至今红红火火。张唯则全国跑开摇滚专场,阎立秀选择回老家一边搞庐剧团,一边照料他们的儿子,一家人各司其职,过得好不滋润,几个儿女也争气,个个业绩都很不错。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充满梦幻色彩的阎立秀一生,本身就是一部波澜起伏、充满激情的传奇大戏。从2001年3月开始,快60岁的阎立秀决定在暮年再来个大手笔:把自己沧桑坎坷的人生传奇写出来,出版。写了3年,50多万字的《如戏人生》初稿堆起来有1米多高。作品多是作者人生的演绎。文中的主人公是个貌不惊人的男子,却先后与多位女性结下不解之缘,缘于共同对“庐剧”痴迷,由“戏缘”结“情缘”,她们既有人间真爱,又凝聚着对戏曲事业的追求,她们付出了汗水、泪水、血水乃至生命!或亡、或离、或聚、或散、或悲、或喜,几位没披婚纱的新娘,同唱一曲悲喜之歌,共演一出现代版的《啼笑姻缘》,这就是阎立秀长篇纪实文学《如戏人生》。

阎立秀非常欣慰,他动情地说:“我一生中编写了许多大团圆的戏,我与张唯的结合使我夕阳正红,这本身就是一台正在直播的人生大戏。”

(本文图照由阎立秀提供)

上一篇:姚晨的幸福“潜伏” 下一篇:宁村打出汤和文化三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