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热情在于色彩!

时间:2022-09-22 04:00:24

我的热情在于色彩!

第一次遇到吕昕,是在一个咖啡馆的分享会上。吕昕带来了她的珠宝作品和一个长长的故事。因为开小差错过了精彩的段落,倒是只听到旁边的法国小妹说道,巴黎女人,于是与优雅浪漫作了一番联想。

吕昕,原名Virginie

法籍马赛克艺术家,曾在法国、巴西、葡萄牙教授10年马赛克镶嵌艺术,2011年1月被历史悠久的意大利著名彩色玻璃手工作坊Orsoni授予“马赛克艺术大师”称号。现居上海开设马赛克手工坊。

第二次见到吕昕,是在她位于虹桥的小别墅里。墙上挂着她颇为得意的作品:马赛克威尼斯和马赛克宇宙起源。她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作品的灵感,而我又偷瞄到她用中国的大红色袄子花纹做椅垫,吕昕兴奋的告诉我,“我的热情就是色彩嘛!”

于是我们坐在“大红袄子”上,听她给我讲起了遇到马赛克的“神奇一刻”:“我遇到马赛克的神奇一刻是在2000年,我去意大利威尼斯,我发现了Orsoni的手工玻璃,当我置身于Orsoni巨大的工厂,所有的彩色玻璃中间时,我当时就震惊了,这么多的色彩!”

“我太喜欢Orsoni的金箔玻璃了,他们是现在唯一还在做这项古老技艺的家族。他们把金箔放入玻璃里面进行烧制,而且他们在做的时候不让你拍照,因为这是个秘密。在目睹了Orsoni工厂壮观的颜色之后,我想,我从来没做过马赛克,要不试试吧。于是我买了材料,买了镊子,开始回家自己做。但是奇怪的就是,我做第一个的时候就觉得,我知道怎么做!”

一开始做马赛克镶嵌,吕昕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就是我的艺术,我天生知道怎么做!在那以前,她已经为“属于自己的艺术”寻找了很久。“遇到马赛克实在是太幸运了!”她说,“我妈妈是个画家,但是我从小对画画并不是非常感兴趣,发现马赛克之前,我对陶瓷很感兴趣,在我家乡住的村子里有一位出名的陶瓷艺术家,我常常拜访她,我妈妈也烧制陶瓷,但我感到那不是属于我的艺术表达方式,当你烧制好一个陶器之后,你并不知道颜色会产生怎样奇妙的相互反应。在我发现马赛克艺术之后,我也同时发现了我对于颜色的天赋。我的热情在于颜色!”

找到自己热情的吕昕完全投入了这项艺术,最初是凭着自己那敏锐的直觉在这个色彩世界里横冲直撞。这时,一口气冲进马赛克奇幻世界的吕昕需要摸索出一些规律性的技巧了。“我想,我该进行一下专门训练,学习一些技巧了。” 吕昕琢磨着,“于是我参加了巴黎最好的马赛克课程,用一年时间掌握了马赛克拼贴的间接法。Albertini是法国几个世纪以来最负盛名的彩色玻璃手工作坊。Albertini女士更是获得了夏特尔全球马赛克展的冠军,我找到Albertini女士,让她做我的老师,学习了2次课程,然后我跟随法国卢浮宫世界顶级马赛克大师Verdiano Marzi先生学习,之后是在巴黎‘l Atelier des Brikezolces’马赛克作坊与著名马赛克艺术家Lulle Amado-Fischgrund学习了一年。”

青出于蓝的吕昕很快便自立门户,当起了马赛克老师。而在教授这门技艺的想法越来越强烈的作用下,她的旅途也变得宽广了起来,最终和中国这片土地连接了起来。“学成之后,我开始在学校教授马赛克拼贴艺术,副市长对我教的小朋友的作品印象深刻,还把学校的名字做成了马赛克拼贴,挂在学校大门上!2007年,我去了巴西,在巴西一家马赛克作坊工作。然后又去了葡萄牙,在葡萄牙我学会了当地传统的手工制作珠宝,把我的马赛克手艺和珠宝技艺结合了起来。”

2012年,吕昕来到了中国,这和以往的旅途大不一样,在中国,似乎很难找到马赛克艺术的踪影,在只知道新闻短片中的“马赛克”人群中,吕昕可以安然过活么,我不禁为她深深地捏了一把汗。然而,她似乎凭着自己独有的色彩敏锐,找到了新的乐子:“在中国,我也发现了一种类似马赛克艺术的工艺,在中国和日本都有,中国明朝和清朝大量使用,是一种类似花瓶的器皿,用金银碎片和其他材料制成,他们会用玻璃填满其中的空隙然后烧制,最后成为用各种碎片拼制而成并且严丝合缝的器皿。它看起来很像马赛克拼贴技艺,虽然这是一种完全迥异的技艺。”

如今的吕昕,在工作室继续探索着她的马赛克世界,也乐于从全新的角度欣赏她的中国学生们的作品。和她交往,你总能在她的邮件、小册子里找到一句:Life is a Gift。想必这也是她那满满的笑容的由来。某种意义上,马赛克是关于“看”的艺术,距离太近只看到细部的材料,而远观却形成丰富的图案,每变幻一个角度,形象的感受又完全不同。而只需要拥有吕昕那样的发现色彩的眼睛,生活的样子又大不相同了吧。

上一篇:你也可以做咖啡庞克咖啡学院 下一篇:这里没有糖和奶精质馆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