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战略通道建设与储运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时间:2022-09-22 03:53:43

油气战略通道建设与储运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可运用的能源资源越来越有限,但是发展建设能源需求却与日俱增。因此,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问题就被上升至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储运安全技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基础的能源保障。本文将针对油气战略通道进行分析,并对油气通道储运安全保障技术作出相应的研究,以期为我国的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关键词:油气战略通道;储运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前言:随着我国能源的不断骤减,对外能源依存度不断提升,致使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限制。所以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重点建设项目,是保障国家建设的重点能源供给。而储运安全保障技术是确保油气战略通道运行稳定与安全的基础技术保障,对该项技术进行研究与提升也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

1 油气战略通道建设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已经实施许久,并已经取得一定显著成效,已经初步形成了西北、西南以及东北和海上四处油气管道。

1.1 东北油气战略管道

东北油气战略通道始建于2010年,管道全长在1000千米左右,预计油气输量大约为1500万t/a。主要是在漠河与大庆区间建成的油气管道工程,诣在通过该管道将俄罗斯的原油引入到我国内陆的其他地区,实现能源的全面有效应用。

1.2 西北油气战略管道

西北油气战略通道,分为原油管道与天然气管道两部分。其中原油管道全长在7000千米左右,预计的输油气量大约在2000万t/a[1]。主要是将哈萨克斯坦油气管道与我国中部原油管道和西部原油管道相互连接,为我国内陆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油能源。而天然气管道又被分为西气东输一、二号和中亚管道三条线路,线路总长大约在16000千米左右,预计的燃气输量大约在470亿m3/a。诣在通过该管道将中亚以及我国西部的油气资源输送至珠江、长江以及京津地区,开展重大经济项目的建设。

1.3 西南油气战略通道

该管道全长大约为2400千米,预计输量为2400t/a左右,是在中国与缅甸之间建立起的管道工程[2]。诣在在西南地区开辟出新的战略能源通道降低我国对马六甲海峡上的海上运输依赖程度,实现能源安全战略目标。

1.4 海上油气战略通道

海上油气战略通道主要由江苏如东、唐山曹妃甸以及大连的鲇鱼湾三个地点的油气管道构成,诣在打通我国在海上的天然气进口通道,实现对天然气能源空缺的填补。

2 油气通道储运安全保障技术分析

2.1 管道施工安全保障技术

2.1.1 机械化施工技术

油气战略管道建设中所应用的管道材质,都是高级钢化材质且口径较大不易焊接。运用机械化施工技术,有效的解决了X70和X80型号管道的自动焊接工艺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规模的机械施工能力[3]。运用此种办法进行油气战略管道的连接,有效的提升了焊接的成功率与效率,从而保障了管道工程使用寿命与安全性,对促进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1.2 非开挖技术

该项技术被主要应用在管道的穿越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减轻施工过程中对交通或是航运以及环境的影响程度。而非开挖技术中在具体的油气管道施工过程中又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水平定向钻、顶管以及盾构等技术。水平定向钻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我国的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并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开发得到相应的技术进步,已经由原来的穿越2400米距离提升到3300米的长度。该项技术由于具备与地质勘探、钻杆钻具以及优化泥浆配比等方面的技术组合优势,因此被主要应用在坚硬或是破碎地层的管道穿越建设中,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管道工程的施工中[4]。盾构技术主要被应用在河流、海洋中的油气战略管道施工中,有效的解决了水下地层中水压高和软硬土壤交错造成的管道穿越难题。顶管技术也是管道工程穿越施工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我国西气东输油气管道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管道施工的黄河河段中就运用顶管技术实现了顶管长度达到3600的记录,为我国油气管道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2 管道运营安全保障技术

2.2.1 高清晰度智能化管道漏磁检测技术

该项技术主要被应用到油气管道运输过程中的能源安全保障,利用漏磁原理实现对管道漏洞式问题的解决[5]。油气运输管道多是大口径金属质地,且管道的运行环境多处在森林、海洋等荒无人烟条件恶劣的地区极易受到腐蚀,造成油气泄露等问题的产生。该项技术通过管道智能检测器能够有效的对管道内部的金属损失缺陷进行检查,从而保障管道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实现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有效开展。

2.2.2 光纤管道安全预警技术

该项技术在油气管道运输过程中应用,可以及时的为维修养护人员作出预警,从而对故障发生点及时进行处理。光纤管道安全预警技术,主要是将光纤与油气管道同时铺设在一个沟壑中,将光纤作为一种振动传感,通过土壤的振动情况判断油气管道的运行情况。该技术适用于长距离的管道监测,工作人员可以在油气管道两侧五米以内的范围进行铺设,一旦管道周边发生危害管道或是光缆的情况,系统就会及时发出警告并进行准确的定位,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赶到处理问题。该项技术中的安全预警作用,对我国能源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综上所述,为实现我国能源安全,提供经济建设的强大能源保障基础,已经开展了东北油气管道、西北油气管道以及西南油气管道和海上油气管道四项油气战略管道工程项目建设,对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作用。同时,产生的油气管道施工安全与运输安全问题也被广泛重视,并得到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支持,促进了我国油气管道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吕建中.基于石油产业链价值分布不均状态下的石油公司一体化战略选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2]陈跃.跨境管道工程全寿命期集成化风险管理与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刘金朋.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中国能源供需格局发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4]刘斌.基于国家能源战略的我国能源企业大物流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3.

[5]孙今朝.管道公司油气储运技术服务项目中的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3.

上一篇:3D显示技术在网络媒体中的应用 下一篇:十字花科蔬菜菜螟绿色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