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花甲,迎来我的黄金时代

时间:2022-09-22 03:21:28

接近花甲,迎来我的黄金时代

回头看看我这近60年人生,前一半几乎是病魔缠身、病病歪歪;通过学习医学保健知识并不断实践,我的后半阶段可以说是越活越健康,越活越开心。我深深地感到,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出生于解放前的上海。听母亲说,在我三岁那年,我们姐弟四人同时染上麻疹,祖父虽然很有钱,但没有医学知识,且迷信、专制,医院里配来的药他不信,偏要我们吃从“巫仙”那里求来的香灰,结果最小的弟弟死去;我虽留下小命,却瘦骨伶仃,时常闹病。

在我对童年的记忆中,去外婆家是最开心的事。打上小学起,每逢放假我就要去住上一阵。外婆家在浦东,那里的蚊子多且凶,结果我患上了疟疾,造成肝脾肿大。我从15岁起,每到月经来潮,经血就像关不住龙头的水“冲”上半个多月。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症(与脾功能亢进有关),接受了好几种治疗均无效果。于是妈妈带我去找名老中医。经诊断为血崩(脾不统血),吃了几个月的中药,有所好转。从此,我在每月的经前五天开始吃中药,一直吃到经净后五天,也就是说,每个月有20多天是“泡”在药罐子里的!这“药苦”加上“病苦”,真是苦不堪言。正值花季的我像个小老太婆,脸色苍白,头发枯黄,时常腰背痛、关节酸,小小年纪就成了“晴雨表”。

1970年,我随单位支内去了贵州遵义,那里盛产中药――杜仲。听当地老百姓讲,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我便就地取材,想试着用它来治我的腰痛。我又想,加点红枣味道会好些。于是,我将杜仲25~30克配红枣20只一起煎汤,早晚各一剂。两个月后,我的腰痛缓解了,出血症状也明显减轻。我继续服用,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简便易制的杜仲红枣汤竟让折磨我多年的病魔慢慢远去。我高兴万分,并坚定了这么一个信念:只要有耐心,坚持药膳食疗,有些慢性病是会好起来的。

1980年,我们单位迁至杭州。由于“脾亢”容易引起出血,医生建议“切除脾脏”,但我爱人不同意。他觉得中医不用手术同样能治好病,何况我又是过敏体质。于是,我除了服用一些药外,坚持药膳食疗,如用花生衣10克、红枣20只一起烧汤加少许冰糖,分早晚两次服用;口干、口苦时,就用薏苡仁30克放入红枣20只烧汤喝;到了夏天,再配上百合、绿豆、莲心等。坚持了一年之久,我的血小板从5万升到8万,血色素从6克升到10.5克,出血症状明显被控制。

1998年体检时,我被发现有轻度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我参考包括《大众医学》在内的医学科普读物,总结了以下几点:①饮食要清淡、低脂、少糖、少盐(一天少于5克),多吃富含维生素食物(如水果、蔬菜)、高钾食物(如香蕉、西瓜、苹果等)和高钙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粗细搭配,吃七分饱。②经常锻炼、适量运动,如做操、散步,下雨天在健身器上跑步、划船等,贵在坚持。③季节变换时要随时增减衣服,尤其在冬天要注意保暖,还要多晒太阳以助钙的吸收。④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坚持药膳食疗。如:荷叶汤,用新鲜荷叶半张(或干荷叶10克)泡水饮;荷叶粥,用荷叶(2张)汁加大米100克煮粥吃;莲心茶,用沸水冲泡2克莲心代茶饮。

一年之后,我的血压降至正常。最近,我的血压保持在120/80毫米汞柱,血脂也正常了。我要保持以上的生活习惯,决不让高血压、高血脂“卷土重来”。

去年劳动节,有位40年未见的高中同学来杭州,我陪她游西湖、爬孤山、登六和塔,早上7点出门下午6点才回家,再为老同学烧饭菜、铺床单被头,还兴致颇高地聊天,一直忙到11点却不觉疲倦,而老同学早已累坏了。她感慨道:你哪像当年那个体育课免休、三天两头请病假的“半条命”啊!

回头看看我这近60年人生,前一半是病魔缠身、病病歪歪;通过学习医学保健知识并不断实践,我的后半阶段可以说是越活越健康,越活越开心。我深深地感到,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除了配合医生综合调治外,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有恒心、有毅力地遵循养生之道。最后,将我的健康铭献给中老年朋友们,与你们共勉!

一、多动脑,学保健,养生有道;二、多运动,常步行,要有恒心;

三、多休息,需午睡,作息规律;四、多果蔬,少进盐,科学生活;

五、不受凉,不贪食,饮食平衡;六、药膳粥,食疗方,有助病愈;

七、心宁静,少烦恼,精神调养;八、知足乐,笑口开,病魔远离;

九、能自理,助人乐,活有意义。

点评:(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朱大年)

葛淑娟女士几十年的养生保健经验很有参考价值,尤其是长期患有慢性病的人,更可从中得到启迪。

中医一贯重视养生之道,早在2000多年前,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已提出了许多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如“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对外界致病因素则强调要“避之有时”;在精神上应“精神内守”。古代养生之道决非虚言,从葛女士养生实践中也得到佐证。

归纳起来,葛女士养生保健经验有四点,即坚持食疗、调养精神、饮食平衡、适当运动。乍看没有什么新奇,但仔细阅读,可看出她在这四点上动了不少脑筋,悟出了很多有益措施。葛女士自幼身体虚弱,早年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症,退休之前又发现了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她先后用过杜仲、花生衣、红枣、荷叶等中药调理,效果不错。杜仲味甘性温,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功效,是治疗腰膝酸痛的要药,对肾虚腰痛更为适合,此外还能恢复子宫收缩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花生是常吃的食品,而花生衣则常被丢弃,实验证明花生衣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及加强毛细血管收缩的功能,能提高人体血小板含量,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胃肠道功能正常的人,可将带皮花生与红枣、冰糖同食,较之单用花生衣更具营养价值。荷叶即莲的叶,气味清香,有清热消暑、利湿开胃的作用,药理实验证明荷叶还能轻度扩张血管,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大家不必生搬硬套葛女士的经验,但应该学习葛女士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及持之以恒的精神。慢性病患者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的养生保健方法。但需提请读者注意两点:①养生保健经验不能替代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②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病后必须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能随意间断,否则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病变。

上一篇:风疹病毒:孕妇及胎儿的“双重杀手” 下一篇:先除胆石后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