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学课程内容建设和教学方法研究

时间:2022-09-22 02:58:06

助听器学课程内容建设和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助听器学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助听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和熟悉常用的各种类型助听器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助听器的选配原则和方法、编程与调节及助听器助听效果的评价方法等。本文阐述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助听器学课程的开设背景、发展历程与现状,探讨了其内容建设与教学方法。

关键词:助听器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助听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涉及电声学、声学、耳科学、听力学、语音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技术、高分子材料学、制作工艺和市场营销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自成立初就把该课程当作专业必修课。

一、研究基础及现状分析

浙江中医药大学经过对社会需要的细致调查和省内外专家的反复论证,以原耳聋康复研究所为基础,在全国率先申报了听力学专业(本科),并于2001年秋开始试办新专业,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听力学专业正式成为全国首家目录外听力学本科专业。该专业开办之初就开设了助听器学这门课,并把该课程作为本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本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最初的使用文献等材料及外文译本作为教科书,到自主主编教材,到今天的第二版教材已经出版发行,本专业日渐成熟起来,知识体系也日渐完善。本学科现有主讲教师5人,其中教授1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人。本专业长期以来实行医教结合,教师即医师,不脱离临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05年,本专业自编教材《实用助听器学》出版后,以此为基础,根据教学要求,配套完善出台了教学大纲,形成规范和系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特色明显,教学时数68~92学时,实验课时68~120学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还要建立临床思维,具备实践动手能力。2011年,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教学现状及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在本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自编教材《实用助听器学》再版发行,极大丰富和提高了助听器学的理论体系。目前,总课时数187学时,其中,理论课68学时、实践课11时。理论课程重点突出,难点透彻,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实习课还增加了设计型的病案讨论,探索实施问题教学法,使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逐步增多,教学手段也不断改进,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助听器技术发展迅猛,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助听器相关的基础知识及临床技能要求日益提高,一系列因素对助听器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助听器学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助听器学的教学内容以听力学专业教学计划为基础,突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临床和用人单位需求,教学结合实践,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尤其注重实际应用,重新修订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同时,分章节提供给学生相关的专题阅读书目,以及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专业议题,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作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动力。

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导学结合,合作式、自助式的新型教W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的优势和特长,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升听力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临床实践和用人单位需求,重新修订教学难点和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结合助听器技术的发展趋势,重新整合和调整现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师生的教学热情。

对现有的助听器学课程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方法进行改革,使考试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三、教学改革的目标

1.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于日常教学中。改革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课堂上学生的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吸取,使得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2.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合助听器学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践,对临床上学生所需的各项技能进行学习和强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了解新技术、学习新技能。因此,助听器学课程是以理论课程结合实践课程,课内结合课外,充分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

3.考试制度的改革

以前的考试模式和成绩评定过于注重书面成绩而忽略实践能力的考核,过于注重期末成绩而忽略了学习过程的评价。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既体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又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既注重期末考试又注重学习过程。为此,结合新的助听器学课程内容,理论课结合实践课,将传统的期末笔试改变成笔试与临床实践考试相结合,将期末考场成绩与学习过程成绩相结合,注重实践、注重过程,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更加全面、客观地体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四、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是助听器学相关教学体系现状调研。利用各种资源调查和了解国内外兄弟院校、兄弟专业有关助听器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最新进展,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助听器学教学体系。

二是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本专业已完成助听器学课程的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该课内容、授课方式、考试形式等项目的具体要求与建议;走访本专业已毕业并从事助听器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及在杭各医院、听力中心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搜索社会实际需求信息,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

三是在深入调查兄弟院校、兄弟专业、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助听器学课程内容情况,提出助听器学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等各项改革方案。

四是联络各用人企业、医院、听力中心、残联等机构,合作建设助听器学课程实习和实践基地,为教学当中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五是修订助听器学教学大纲、讲义、课件、教案、试题库,使整个课程内容和体系能够充分体现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创新理念。

五、教学改革的成果

一是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建立了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在内的全新课程体系。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课内和课外相互结合,将新型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些都为更好地提高助听器学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使课堂教学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 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验教学在实习基地网点进行,更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我校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增强我校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经过本研究的探索、实践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助听器学课程师资力量不断扩充,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善,为培养我校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激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参考文献:

[1]冯定香,苏俊.国外听力学教育现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178-179.

[2]张国军.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3]张国军.产学研结合培养听力学专业人才[J].新校园,2013(8):35.

作者简介:张国军,男,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听力学临床与实践。

上一篇:公选课现代商业理论课程改革研究 下一篇:关于液压传动实验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