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没新意

时间:2022-09-22 02:48:40

CES 2008简介:

美国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是世界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技术的年度会展,其规模在全美各类年度会展中首屈一指。该展始于1967年,迄今已有40年历史。2008年即将举行的CES展会将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第41届盛会。经过40年的发展,CES展业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和影响最广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

看过今年的CES 2008大展,最大的感慨不是科技发展多么迅速,而是展会上这些缺乏新意的产品,没有一款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不过价格相信哪一样都不会便宜,在所有产品上你都能找到同样一个词语形容:时尚消费,CES 2008大展上充斥着金钱的味道。只要你有钱,你能拥有一切,拥有这一切明年就会落伍的电子产品……

会展名称 2008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 (CES 2008)

展览时间 2008年1月7日~2008年1月10日

会展场馆 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 美国电子消费品制造商协会(简称CEA)

输入设备已停滞不前

厂商应该如何推动产业发展?Wii的出现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尽管图形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人们忽略了娱乐的本质――快乐。Wii的体感式游戏方式让人领略了不一样的操作感受,也获得了快乐。而这些输入设备制造商在做什么呢?推出价格昂贵的键盘、鼠标?样子怪异鼠标更是让人怀疑设计师究竟在想些什么?

不可否认,商业展会是厂商新品的一个绝佳平台,但是太无新意的产品实在让人兴奋不起来。相反,我们认为大多数厂商还不如一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博士生更有创意。任天堂Wii游戏的应用让使用者摆动Wii Remote,固定Sensor Bar。而这位博士生却将Wii Remote固定来摄入使用者动态,这将会发生什么事呢?电视上的2D影像会随着使用者的移动而改变景深,呈现出3D的视觉效果(讲解视频:/watch?v=Jd3-eiid-Uw)!听起来非常酷吧?

唯一能让人感到有点儿意思的设备当属diNovo Mini键盘了。这款小巧的、如同电子辞典般的“小家伙”可以无线遥控操作,功能与普通键盘无异。如果以10分为满分、6分为及格线来看,这款产品可以打7分,而其他CES参展商所带来的,最多不过5分而已。下一次,CES如果改成商品交易会而不是展览会,我一点儿也不会意外。当然,如果厂商能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不仅是要“赚取广大人民的钞票”,还带有那么一点“推动科技发展”的话,也许,2009年的CES大展会让人感到更有新意一些。

未来可能更美好

如果我们把思维局限在键盘、鼠标,那么无论如何改变,也永远脱离不开现有的基础。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的一番宣讲,却让我们似乎嗅到了些新鲜事儿……

盖茨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表示,目前的人机互动模式在未来的5年内将会有很大的改观。他预言,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将会在未来逐步被更为自然、更具直观性的科技手段所代替,像触摸式、视觉型以及声控界面都将会被广泛应用。

也许我们在未来可能使用到的输入、操控方式将不再是敲击、点击。挥挥手、轻轻触摸一下,电脑就能依据我们的动作作出反应,就像今天Wii的控制器给我们的启发一样,原来操作是这样简单、富于乐趣!

显示设备需要革命性的转折点

相比之下,显示设备方面的创意要多得多了,但仍然缺少革命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在“量变”,比如更宽广的视野、更鲜艳的颜色和更大的尺寸。在展会上可以看到150英寸的巨型等离子电视,也可以看到弧形且视角极广的显示器,还有也许能成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的OLED显示屏。很难说这些新奇产品之中哪些会成功,不过从中却能够看到2008年显示器方面的主要发展方向。

松下推出世上最大等离子电视

松下这台150英寸的等离子电视打破了夏普108英寸液晶电视创造的记录,重达250公斤,售价更是高达5万英镑(约90万元人民币)。分辨率超过其他等离子屏幕的4倍,达到了4096×2160(目前民用级显示设备的最高分辨率为1920×1080,也就是常说的FullHD)。

这台电视迅速成为CES 2008的一大讨论热点,很多人认为松下在哗众取宠,因为电视的最佳观看距离是对角线长度的2.5倍。“有多少人会花5万英镑买这样一台电视?有多少家庭的客厅有31英尺(约9.5米)长?”美国知名数码产品网站ElectricPig的创始人James Beechinor-Collins这样质疑。

此外,耗电量过大也是它成为众矢之的的原因之一。这台电视的最大功耗高达6000W,比普通家用空调还要多好几倍。按照国内的电费来计算,看一个小时电视差不多要花3块钱。当然,买得起这种电视的人不会在乎电费,问题是其他厂商都在想办法节能减排的时候,松下却推出了一个会把50%能耗转换为热量的产品,相当于附赠3000W电炉子……

150英寸巨型屏幕,能够以真实比例显示很多事物了。

三星与SONY叫板,

推出多款OLED显示屏

SONY在2007年底顺利地将11英寸OLED电视XEL-1商品化,虽然首批出货只有2000台,且价格高达20万日元(约合14000元人民币),但这毕竟是OLED电视的第一步。而三星作为SONY的冤家对头,也在CES 2008上展出了31英寸和14英寸两款OLED电视,颇有和SONY抗到底的感觉。

OLED比传统的液晶和等离子在画质强得不是一点半点,在LCD上好不容易才达到1万∶1的动态对比度,在OLED上却轻而易举地达到了100万∶1,色彩表现力也远远超过目前所有主流显示设备。在厚度上,由于OLED不像LCD那样需要背光,屏幕厚度是以毫米为单位的,薄得不可思议。但是OLED还无法像液晶那样做出很大尺寸的产品来,良品率不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OLED的厚度是液晶望尘莫及的。

小知识什么是OLED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原理是在两个电极之间夹上有机发光层,当正负极电子在有机材料中相遇时就会发光。OLED可以做得很轻很薄,耗电量也比液晶少得多。目前在手机、MP3随身听、数码相机等小屏设备上已经大量应用。

广色域与HDMI将成2008年主流

优派在CES 2008上了不少新产品,其中有优派首款LED背光的VLED221wm液晶,色域甚至达到了118% NTSC标准。另外3款新品VP950b、VP2250wb和VX2640w全部采用TN面板,全部为广色域机型,似乎预示着2008年将以广色域为主要卖点。其实国内又何尝不是如此,随着广色域TN面板的价格不断下滑,Dell、HP、三星等厂商早在几个月前就推出了相应的产品,价格并不比普通液晶贵多少。广色域TN面板逐渐普及将使MVA、PVA、IPS等价格较高的广视角面板慢慢淡出消费市场,毕竟价格差距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况且广色域TN面板除了在视角上稍差一些之外,其他方面几乎看不出与广视角面板的差别。

明基是最早将HDMI用在显示器上的厂商,随后三星、LG、优派等所有一线品牌纷纷效仿,HDMI接口开始频繁地出现在19、22、24英寸显示器上,更大尺寸的产品则已经将HDMI接口作为标配,有些24英寸液晶甚至省去了DVI接口,只提供了D-Sub和HDMI(HDMI和DVI之间只需要一个几块钱的转接头就能相互连接)。相信在2008年会有越来越多应用HDMI接口的显卡、数码摄像机、游戏机等设备出现,这也是我们选择带有HDMI接口显示器的主要动力。

在一些高端显示器上已经开始采用Display Port,当然也少不了HDMI和DVI

DisplayPort短时间内

不会取代DVI

在CES 2008上出现了许多配备新一代显示接口DisplayPort的产品,有人认为DisplayPort将取代HDMI,其实HDMI原本是针对家电领域的接口,严格来说,DisplayPort要取代的应该是DVI。但是问题在于,以数字方式传输信号的DVI比模拟的D-Sub效果强很多,但是这么多年了D-Sub还是活得好好的――哪台显示器没有D-Sub接口?能够看出明显差距的DVI与D-Sub尚且共存这么多年,何况同为数字接口、画质完全没有区别的DVI和DisplayPort,甚至很可能出现这样一种共存的情况:低端显卡配备DVI和D-Sub,用户可自己选配DisplayPort转接头;而高端显卡标配DVI和DisplayPort,附带D-Sub转接头。

下一个数字十年的关键在于网络

这届CES 2008上最引人注目的新闻,当属华纳兄弟宣布将只提供蓝光格式的高清影碟,至此,旷日持久的格式之争总算有了点结束的迹象。不过希捷的CEO却大唱反调,说未来硬盘才是王道,BD和HD DVD都是失败者。也许他说的是对的,下一个数字十年肯定是网络的天下。

次世代光盘标准初露眉目

确切地说,华纳兄弟是在CES 2008之前宣布今后将只支持BD格式的,但却直接影响到了CES 2008上HD DVD阵营的会。东芝的高层表示,由于HD DVD阵营里的分歧迅速增大,预先准备的会不得不临时取消。华纳兄弟在好莱坞影业公司中市场占有率最高,从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DVD发行市场的数据来看,华纳兄弟以18.4%的份额居第一位,销售额更是高达27亿美元。如此一位巨头由中立改为支持BD,对剩下的两家公司(环球和派拉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可想而知。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将只会有BD一种光盘格式,这对厂商对消费者都是好事。

小知识好莱坞影业

影业已成为一种俗语,指的是好莱坞的主流片商。真正称得上“大”的目前只有6家,也就是美国电影协会(MPAA)目前的6个成员:索尼影业(Sony/Columbia,包括米高梅)、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迪斯尼(Disney/Buena Vista)、华纳兄弟(Warner Bros.)、派拉蒙(Paramount)和环球(Universal)。

BD驱动器将大跨步走入千元大关

BD驱动器在PC上迟迟未能普及的问题在于,最先推出的并非只读光驱,而是价格昂贵的刻录机。直到去年下半年,才由明基推出了BD-ROM,价格在1600~3000元。此次CES上SONY也推出了价格在200美元左右(约合1500元人民币)的BD-ROM,也许厂商们终于开始意识到,价格相对低廉的只读驱动器才是消费者最想要的产品,天价的BD刻录机买回家也只是用来看电影而已。预计2008年底前,BD-ROM的价格将降至千元以内,不过要想大规模普及还需要很长时间,丰富的片源最为关键。

SONY推出的2×只读BD驱动器BDU-X10S,采用SATA接口,向下兼容CD和DVD

数字发行还需要3~5年

希捷的CEO比尔・沃特金斯(Bill Watkins)在CES上表示,下一代DVD标准之争的胜利者是硬盘,BD和HD DVD都失败了。这位老总炮轰光存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早在2007年,市场调查公司NPD Group的统计报告就显示,苹果iTunes音乐商店已成为美国第三大音乐零售商,市场份额达10%,已经超过了亚马逊(Amazon),仅次于沃尔玛和百思买(Best Buy)。微软也已经开始在Xbox Live上提供高清电影的付费下载,且价格比实体光盘便宜得多。

不过这位老总似乎忘记了网络带宽的问题,现在世界上平均网速最快的是日本,国土面积小且城市集中,百兆网络到桌面已经十分普及。但对于美国、中国这种范围广阔且城市较分散的国家来说,网络铺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带宽上不去自然也谈不到数字发行,网络下载如果连DVD都取代不了,怎么可能取代容量是DVD数倍之多的BD和HD DVD。

我们预计在未来3~5年时间里,随着网络带宽进一步增大,数字发行将成为传统介质的有效补充,并占据相当多的市场份额,但短时间内却不可能成为最主流的购买方式,就如同数字化的新闻仍然没有取代报纸一样。

期待CES 2009

尽管这一届CES充满了金钱的味道,产品也多是改进而非革命,但我们仍然会深深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很多看似还在概念阶段的产品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在市场上,仅就这一点来说,CES 2009还是值得期待的。

上一篇:Office日历迎新年等 下一篇:Trial-Reset让你体验无限试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