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大河乡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

时间:2022-09-22 01:32:46

肃南县大河乡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

近年来,大河乡通过建设乡村信息点,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拓展信息服务渠道,实现信息进村入户,为农牧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有力有序有效的推进了“互联网+”现代农牧业行动计划,创新了农牧业信息服务模式,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河乡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指导,不断增加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延伸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农牧业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为指导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乡、村两级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平台已经基本建立起来,部分村实现了宽带上网,全乡共建立农牧业信息网站(点)21个,一个上联肃南县农牧业信息网、下联各村及农牧企业的农牧业信息快速传播通道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乡政府和乡农牧站已建成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化培训中心,18个村和1个社区建立了基层信息服务点。

1 基本情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地处祁连山中段北麓,河西走廊南侧,紧临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道312线相接,横跨肃南县政府所在地红湾镇,东靠康乐乡,西依祁丰乡,南与青海省祁连县接壤,北与高台县、临泽县为邻。全乡东西长约90公里,南北宽约70公里,总面积3329平方公里。全乡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住着裕固、藏、汉、回、土、蒙等六种民族,现有1426户4566人。截止目前,移动电话和移动基站基本覆盖的行政村18个,覆盖率100%,覆盖的人口约4500多人,大河宽带覆盖的有西岔河村、喇嘛湾村、营盘村、天桥湾村4个村和一个社区,3G\4G覆盖的村有光华、大滩、红湾、张家庄、西岭、水关等,宽带占比80%。近年来在大河乡大滩村投资200万元开通大滩基站,覆盖榆木山周边大滩村、光华村、红湾村、东岭村等村庄及草场;在大岔村投资160万元建成大岔基站,覆盖大岔村、大岔-杨哥公路及周边草场;在长沟寺投资210万元建成长沟寺基站,覆盖长沟寺景区、西岭村、光华村、大河-西岔河村旅游线路;在红湾村投资120万元建成红湾基站,覆盖红湾村、金畅河村、元白公路;在松木滩投资140万元建成羊毛沟基站,覆盖羊毛沟玉石矿、松木滩村及周边草场。

2 发展思路

针对大河乡实际,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是:以推动“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与农牧村主导产业深入融合为着力点,加速推广农牧村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施电子商务平台工程,推动农牧业领域“互联网+畜牧业”战略落地实施,加快农牧民依托新型业态创业就业,提高农牧户增收致富能力,为全乡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注入强劲动力。加大对农牧村区域网络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尽快实现全乡农牧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优化基站布局,加快实现全乡农牧村3G、4G网络全覆盖,为农牧村群众灵活运用互联网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3 主要做法

3.1 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农牧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把推进农牧业信息化作为发展农牧业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乡上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各站所也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对农牧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

3.2 完善网络设施,建立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先后在18个村建立了基层信息服务点,共配发电脑20台及一批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设备,为实现“网络到乡、信息到村”打下了扎实基础。这些农牧业信息服务点的建立,极大地整合了农牧业信息资源,使农牧民可通^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网站平台等各种信息化手段获取到有关农牧业科技种植、养殖和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对农牧民的信息化意识和农牧业生产产生积极的影响。

3.3 组织农牧民参加培训,提高牧户技术水平。在组织农牧民培训上加大了网络技术运用的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操作,将“12316”平台微信、qq、短信客户端添加到了牧户的手机上,讲解使用方法,使牧户能和专家沟通交流。

4 经验效果

建立乡村农牧业信息点是解决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直接的办法,也是先进信息技术衔接基层有力的途径,更是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科技助推畜牧的最好方式。大河乡信息化建设服务于政府更服务于全乡不同类型的畜牧从业者,信息点的建设让牧民从“12316”是常规几何数字的认识转变为致富的法宝的认可。

5 存在问题

虽然我乡的农牧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乡的农牧业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供求、价格、科技等方面的信息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牧民的需求。一是一些农牧民群众对农牧业信息化的认识还比较淡薄,二是农牧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三是农牧村缺乏信息专门人才,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农牧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6 工作设想

6.1 抓认识,为加快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当前,我乡农牧业和农牧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牧业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畜产品结构性过剩、价格下跌的问题最终必须靠市场来解决问题。没有市场,农牧业结构无法调整,没有市场,农牧业产业化就失去依托;没有市场,农牧民增收就难以实现。但要把握市场,就必须把握市场信息。因此,农牧业信息不畅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前我乡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我们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农牧业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各村及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他们对农牧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牧业信息化的建设。

6.2 抓建设,努力提高农牧业信息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乡级农牧业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不低于农业部要求的“五个一”标准,建设乡级农牧业信息服务机构。

二是完善农牧信息服务站和村级信息服务点。在有条件、有基础的行政村、农牧业龙头企业、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农牧村经营大户、农牧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畜产品基地、种养专业大户等经济主体中发展农牧村信息服务点,实现信息网络村村通,有效解决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大河乡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得到了牧民的肯定,做为全县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缩影,汇聚了知识传送了科学,是服务现代畜牧业的典型。

作者简介:祁国军(1968.9-),男,藏族,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推广工作。

(作者单位: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农牧技术服务站)

上一篇: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对糖尿病足患者的... 下一篇:胡萝卜丸粒化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