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几种抗生素的疗效比较

时间:2022-09-22 01:20:15

[摘要] 目的:探讨几种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不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部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21例幽门螺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质子泵抑制剂与两种抗生素三组根除Hp疗效的比较,第1组根除率为51.4%,第2组的根除率为71.3%,第3组的根除率为62.7%。三组数据比较,第2组Hp的根除率显著高于第1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埃索美拉唑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最佳选择药物,同时与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及时调整药物,防止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

[关键词] 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a)-155-02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是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常见致病因子[1],感染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在医学临床上很常见,目前对于感染幽门螺杆菌致病因子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为主要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门诊部就诊且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共621例:经内镜检查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或)嗜银染色阳性;治疗后行C呼气试验复查Hp资料齐全。其中,浅表性胃炎例356例,糜烂性胃炎83例,萎缩性胃炎6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4例,胃溃疡31例,复合性溃疡19例。

1.2 方法

1.2.1质子泵抑制剂与两种抗生素第1组(145例),雷贝拉唑10 mg或埃索美拉唑20 mg或奥美拉唑20 mg+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0.4 g与克拉霉素0.5 g或替硝唑0.5 g,每天2次,共7 d;第2组(156例),雷贝拉唑10 mg或埃索美拉唑20 mg与克拉霉素0.5 g与阿莫西林1.0 g克或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共7 d;第3组(91例),雷贝拉唑10 mg或奥美拉唑20 mg或替硝唑0.5 g与阿莫西林1.0 g或埃索美拉唑20 mg与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0.4 g,每日2次,共7d。

1.2.2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与两种抗生素第1组(69例),替硝唑0.5 g或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0.4 g与克拉霉素0.5 g+枸橼酸铋雷尼替丁350 mg,每日2次,共7 d;第2组(89例),枸橼酸铋雷尼替丁350 mg与克拉霉素0.5 g与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共7 d;第3组(71例),枸橼酸铋雷尼替丁350 mg与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0.4 g或替硝唑0.5 g与阿莫西林1.0 g,每天2次,共7 d。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质子泵抑制剂与其他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疗效比较

第1组根除率为51.4%,第2组的根除率为71.3%,第3组的根除率为62.7%。三组数据比较,第2组数据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第1组数据,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2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与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疗效比较

第1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63.8%,第2组根除率为81.3%,第3组的根除率为57.4%。三组比较,第2组的根除率最高。

2.3质子泵抑制剂与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根除疗效

前者根除率为51.5%,后者的根除率为63.7%。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浅表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治病因子,其治病机制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样淋巴组织淋巴瘤相关[2-4]。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拉霉素,硝基咪唑类中的甲硝唑和替硝唑,利福平,以及喹诺酮、阿莫西林等等。在医学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有二联、三联及四联疗法感染的根除率为80.0%~90.0%。但是抗生素所具有的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常导致治疗效果不佳。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本文在研究中检测了幽门螺杆菌对6种常用的抗生素酸的序列耐药性,结果表明人群对甲硝唑的耐药性最高,为67.0%。但是,幽门螺杆菌同时对两种或三种耐药性比较低,提示联合应用抗生素在临床上是最佳治疗方案,但要不断监测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率并根据它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来保证疗效。公认的是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原因,相关资料表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感染率高达90%以上,根除感染的致病因素可促使消化性溃疡愈合,从而使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炎症减轻消退,达到预防癌变的目的,并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率[5]。从对我院的病例研究可以看出,质子泵抑制剂抗幽门螺杆菌表现抑制幽门螺杆菌ATP酶活性,从而使其发挥直接抗Hp作用,质子泵抑制剂还可与抗菌药发挥协同作用,许多抗菌药物在体外有很强的抗菌能力但不耐酸,因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后使不耐酸的抗生素能发挥最大的杀菌效应,同时使质子泵抑制剂在体外具有杀菌作用。埃索美拉唑具有高效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参与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很好,已有很多医学临床资料证实埃索美拉唑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达97%,是最佳选择药物,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法莫替丁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较质子泵抑制剂为弱,也参与根除幽门螺杆菌作用,它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较埃索美拉唑组低,但从经济费用上比较,法莫替丁组经济费用明显比埃索美拉唑组费用要低的多。

[参考文献]

[1]陈爱东,沙瑞华,刘莉,等.埃索美拉唑和法莫替丁三联治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对比[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4):54.

[2]梁晓梅,宗晔,于永征,等.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估[J].临床内科杂志,2008,25(4):254-256.

[3]何性祥,郝元涛.幽门螺杆菌的基因型对抗生素疗效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7):427.

[4]杨占双,鲍秀琦.幽门螺杆菌对胃溃疡患者Ghrelin水平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36-37.

[5]陈国强,郭玉莲.铋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06,12(23):19.

(收稿日期:2009-09-22)

上一篇:降温贴预防热性惊厥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怎样提高医学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