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师学校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

时间:2022-09-22 12:56:04

浅议幼师学校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

【摘要】 针对幼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初中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等,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在展示数学魅力、渗透生活数学、激发课堂互动等几个方面做了努力,以达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 幼师培养;幼师数学;生活数学;激趣教学

数学是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学习专业课、基础课、实习课的基础课程,对幼儿启蒙教育的开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幼师学校以女生为主,而对大部分幼师女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初中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抵制. 对于此,幼师的数学课该怎样上,才能让学生慢慢融入到数学课堂并乐于接受数学知识,使教师能从容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素质?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同本组的同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结果.

一、展示数学魅力,激发兴趣

数学, 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 与美似乎没有多大联系. 它给人们的印象只不过是一套推理、计算和解题技能的思维游戏而已,甚至很多学生都会描述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毫无美感的. 但实际上, 数学蕴含着其他学科难以表达的美.

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无论是它的思维、形式,还是解题技巧.如0.618这一完美的黄金比例数,生活中处处有它的身影:从建筑中那雄伟的“埃及金字塔”,到绘画中那迷人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以及雕塑中那不朽的“断臂维纳斯”,再到自然界中那精美的鹦鹉螺的外壳,以及理想的兔子生育问题的斐波那契数列,甚至股市指数的波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 ”我在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中给学生讲的就是这些美的数学,从身边的教室、桌椅等优美的几何形状出发,到自然界精美的图案,结合一小段视频“斐波那契数列”,给予他们不一样的数学课,不仅拓宽他们的视野,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美的所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渗透生活数学,深入浅出

幼师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比较差,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学习数学兴趣的不足,认为数学深奥难懂、高不可攀. 因此,在教学中常可举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这样,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在备课时,教师应先考虑一下本节课的知识点能否在生活中找到可以利用的素材, 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比如讲“简单的空间几何体”这一节里的公理2“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时,就利用教室的门来举例,问学生怎样可以把门固定不动.学生会回答锁上. 再进一步追问锁和不锁的本质区别,从而得出“不在一条线上三点”这一关键,还可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这一定理的运用. 在上课时,也可常列举一些贴近学生身边的例子来说明,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比如在“集合”这节课里,把老师的身体看成一个集合,让学生说出一些元素. 由于女生的思维习惯,大部分觉得立体几何部分很难,所以在上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做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何模型,并在课堂中,多以教室中可以利用的道具:墙面、课桌、书本、笔等作为参考,让复杂抽象的空间问题简单化,生活化.

数学中不缺少生活的影子,而在于缺少发现数学生活的慧眼,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幼师的老师善于在生活中去捕捉数学的身影,善于将生活中的点滴渗透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来. 三、激发课堂互动,共同协作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应当从传统的课堂主导者这一角色中转变过来,将多样化、生动活泼的课堂归还于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推导形成过程中,并能将他的想法与同学充分地交流探讨,最终能给予归纳总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学习’. ”为此我们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系统,摒弃“满堂输,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利用Flash等制作的课件教学,分组合作,对话教学,角色扮演,等等.

我记得有一回月考结束后找学生谈话,谈到他很少找老师问问题时,学生回答:“有问题一般都问同学的,同学的解释容易懂一些. ”瞬间恍然大悟,是啊,我们老师解题往往是建立在我们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高屋建瓴的方式去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分析得出的,好的学生固然听得津津有味,对他们收获颇多. 可毕竟这只是小部分学生,大多数学生(尤其后进生)的知识系统更接近他们的同学,同学想到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更贴近他们的思维,所以更容易懂一些. 因此我不由思考,幼师的学生毕业后基本都是从事教师的职业,在校期间应该充分给予锻炼的机会. 所以在课堂中,时常考虑给予学生扮演老师的机会,板书示范,讲解例题,分析作业、试卷,等等. 讲解的学生强化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听的学生弄清题目并能积极参与,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的效果也非常不错,我们何乐而不为?

作为幼师学校数学教师的我们,面对社会的需求,怎样培养出一批批具有优秀数学素质的幼师,仍将任重道远. 我们在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升自我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究适合幼师培养的教育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魏东仓. 艺体幼师专业数学教学初探[M]. 职业教育, 2011:186.

[3]刘绍学. 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梅荣. 数学与美[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3(1):28.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 下一篇:自主 激趣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