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蕾 又冷静,又灿烂

时间:2022-09-22 12:55:30

乍一看,你会觉得杜蕾的女人味与工业氛围浓厚的东区音乐公园有些格格不入。但她却很自然地将女人的柔情融入到了这份文化氛围浓厚的工作中。

她其实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绝不似你看到的外表那般柔弱。已经11年的房产从业经历,让她显得稳重和干练,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她都清晰地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应该取舍的是什么。她还有一份精心经营了十几年的爱情,和一个刚出世的爱的结晶。

她当然值得女人妒忌。

女人味,工业化

你们那么融洽

刚立秋,秋老虎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在这座城市肆虐。酷暑让每个行人都变得焦躁,走在建设南支路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疲倦。

红墙相隔,墙外的行人匆忙赶路,墙内的工人们却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放眼望去,公园里依稀还有着成都东郊工业区的影子。横陈的钢架,搭建的铁架,随意躺在地上的木板、石材,还有红砖红瓦的“厂房”。音乐公园已经初具雏形,但依然保留了原红光电子管厂的工业气质。阳光骄傲地撒向这片广阔的土地,机器轰鸣,工人大声喊话,记忆仿佛瞬间就被拉回到了几十年前,眼前仍是工业区里一片繁荣忙碌的景象。

杜蕾的出现让人一阵清凉。她将一袭长发盘起,白色旗袍贴上有泼墨似的写意花纹,颈间戴着一环碧绿翡翠。当她从二楼带着笑意,缓缓走下,周遭的暴烈阳光和嘈杂声音都被瞬间隔离般,你能感受到的,只有浓浓的女人味。

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来东区音乐公园了,但此前多次来参观时,看到的只是旧房、残垣和精心设计的平面效果图。杜蕾确是有心人,她立刻将我们引到了公园内第一家开张的花园餐厅,一个2层楼的旧上海风格的餐厅,极具中国风的装修风格竟与厂区原来的红砖灰瓦格外契合。身穿旗袍的杜蕾行走其间,像极了旧上海时期的文艺老电影中的女主角。

“我一直是做房地产的,都是纯商业化的产品。”这并不令人惊讶,几年前轰动成都的首个均价上万元的电梯精装公寓“壹号公馆”就是杜蕾的得意作品。但如今她接手的不是商业项目,而是旨在树立成都文化标杆的文化地产――主题音乐公园,“我喜欢有趣的东西,从10年前就是如此。”十几年前,念“财会电算化”专业的杜蕾曾经到深圳创维公司实习,当公司向杜蕾发来正式入职邀请函时,杜蕾却直接拒绝了。“财务工作太无聊了!我才不要做!”不久后,她选择了北漂。

有趣,这是杜蕾选择加入东区音乐公园的最主要原因。当我们谈到工厂改造、创意产业园区时,总是会先入为主地想到北京的798。可杜蕾坚定地认为,东区音乐公园绝不是第二个798,“完全没有可比性,相同的只有都是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你看,这屋子里的吊灯都是厂房里的废弃材料改装的。”杜蕾掀起帘子望向窗外,“我第一次来这里,就被吸引了。这里可以承载太多创意和梦想,符合我喜欢挑战的个性。”因为父亲曾是那个年代工厂的一名管理人员,如今杜蕾对小时候在工业区里生活的情景依然有着记忆。当她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挺立的烟囱,陈旧的机床,横陈的钢材,满地的玻璃和废旧的工业品,立刻被震撼了。“这里的每一台机床都在讲述一段历史,机器是冰冷的,但记忆却充满温暖。而更奇妙的是,这片土地马上会有新的生命。”

老成都人都有一份“东郊情结”。虽然成都的东郊因为是工业区,曾在90年代以后被认为是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但这里却有着城市CBD没有的独特风情,有着几辈人的记忆。“历史是不能被抹去的,我们有责任去保留。”如今的东郊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里的名词,随着房地产业的繁荣,十几年来,这里的厂房一片连一片地被拆迁,盖起高楼大厦。惟独原红光电子管厂这最后一块规模化的旧厂区被市政府保留了下来,“政府放弃数十亿的土地收益,做纯粹的文化产业是相当需要魄力的!商人们总是想要利益最大化,但这个项目,商业是其次的,文化的传播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杜蕾主张等“玩家”们主动上门,“东区音乐公园需要的是有梦想,有激情的玩家,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商人。”。如今招商已到最后阶段,囊括音乐演艺、创意零售、娱乐、音乐视听、办公培训、设计酒店、餐饮、酒吧、展览等主力业态商家的精英团队已经入驻,“真正的品牌推广甚至还没开始,线下的渠道传播在招商阶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这与项目的独特性和号召力是密不可分的。”

想象一下,在即将开园的东区音乐公园,你将会度过怎样的生活?来看两场大牌歌手的演唱会如何?或者干脆开场自己的演唱会?在小酒吧与朋友消遣,遇见某某大牌明星一定不要大惊小怪。而杜蕾还有一个足够女人的梦想。“我和一个朋友曾经大胆臆想,规划一条女人主题街如何?名字就叫“女人汇”或者‘WOMAN’S’,汇集成都最有想法、够个性的名女人,让她们都来东区开店,小酒吧、瑜伽馆、茶艺、手工、时装,定期进行主题沙龙活动、在空旷的大厂房开时尚品牌会。当绚丽时尚的舞台与冰冷的机床碰撞,会产生怎样的惊喜!”

事业心,膨胀心

你如此会取舍

还有1个月,东区音乐公园就将开园,杜蕾打趣地称这段时间的工作状态为“打仗”。因为开园在即,所有人都卯足了劲拼命工作,“公园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我只是这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她不愿意称自己为“领导”,自诩就是个“拉拉队长”。“在大家累得不行的时候,我来给大家打打气,开拓下思路,呵呵。”

而她曾经在房地产公司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那是一段充满争议和传奇的日子。位于青羊区的成都剧场同样是不少老成都人的心水之地,不过当剧场被拆迁,并被某房地产公司“改造”成烂尾楼后,人们谈到那儿,只剩下叹气。杜蕾原来就职的公司盘下了这栋霸道挺立了许多年的烂尾楼。杜蕾的澳大利亚籍华人老板大手一挥,只对杜蕾说了一句话:“做高端。”

一座荒废了十几年的烂尾楼,足以让消费者排斥了。杜蕾到现场后,开始一层楼一层楼地仔细查看。她发现大楼原本为写字楼结构,由于是十年前的设计,柱网密集、开间小、无论是层高、电梯、车位配置等硬件条件都不可能改造成为甲级写字楼,而如果直接改住宅,卖清水,因为结构的缺陷也很难赢得市场。她果断向董事会提出了直接做高端精装公寓的建议,在得到董事会肯定后,更成功邀请到有“香港室内设计之父”美誉的高文安团队加盟。不仅如此,她为这家后来被命名为“壹号公馆”的经典精装公寓,制定了一套“剑走偏锋”的营销方案。“大人物的小公馆”,这个创意曾令成都地产界和地产媒体界哗然,认为杜蕾过于讲究宣传概念,忽略了市场心理。“但我比谁都知道我在做什么。”项目在经历了近半年的市场预热后,于2007年年底获得了巨大的销售成功,并首度掀起了成都房产界的“公馆潮”、“精装热”。

但行业内永远充满波澜,2008年“壹号公馆”交房,恰逢汶川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不少客户开始对楼盘有所微词,并渐渐引起各媒体的质疑。杜蕾果断主张老板召开新闻会。“与其让人们管中窥豹,一阵乱猜,不如开诚布公。”她邀请了全城的媒体参会,成立了24小时值班的专门工作组,并亲自陪着客户挨个验收房间,仔细到一块地砖有问题就全部撤掉重换。如此态度,终令客户心上的石头落下。

“壹号公馆”成功后,杜蕾投入了另外一个项目,但事业成功带来的却是不断膨胀的心态。“那段时间我就像被打了鸡血一般,最疯狂的时候是房交会、新项目开盘、老项目交房三剑齐发,一周一个策略,一周一套销售体系。”敏感的时期,为工作杜蕾不惜与大老板直接发生争执,就连家人也成为了遭罪的对象。

她选择了辞职。“亲爱的,选择放弃,是因为我发现心走得离你远。当我们的话题全是我的抱怨,我选择回家,带着其实一直没变的心。”这是杜蕾决定辞职后写给先生的一封信中的内容,“我不想让自己继续那样下去,我知道我需要调整,好好地找回真实的自己。”当杜蕾平静地向老板请辞时,对方反而吓了一跳。“杜蕾,你千万不要因为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小分歧就辞职!”回忆起老板当时的反应,杜蕾笑得开心极了。“老板说只要你还想做房地产,随时可以回来!”当时的杜蕾没想那么多,她给自己放了半年假,和先生浪漫旅游。“休息回来后,有老总问我为什么不考虑自己当老板?绝不可能。我太了解我自己了,我不想成为一个令人厌恶的人。”

离开还是坚持,她从来都是个有主见的决定者。

十年路,牵手行

你们多甜蜜

“让我们来谈谈你的家庭。”记者话音未落,对面的杜蕾已经笑得合不拢嘴。我们终于知道了怎样逗杜蕾开心,在她不高兴的时候,尽管提先生和儿子吧!

恩,要不是给导师面子,杜蕾当初是不会选择去见如今的先生的。而先生却也经常以此反击杜蕾:“导师说要给我介绍个相当不错的女孩子,我就奇了怪了,既然相当不错,为什么还是单身?”这段初识的故事,至今是夫妻二人拌嘴时的谈资。

而杜蕾在大学期间几乎是一个“冰山美人”,她觉得自己绝不会是只留在成都过一辈子的人,她肯定要出去的,所以她不想被任何感情牵绊住脚步。在男生向她示好时,她总是一口就拒绝对方。遇上难缠的,就带着整个寝室的室友一起赴约。她只对一人投降了,“我先生!”当时的他还什么也没有,独自住在单位30平米的小房子里,全部家具只有一张床,一把藤椅,一个办公桌,最精贵的则是一个花600块钱买回的电饭煲。没 有送过花,没有看过电影,冷美人杜蕾却不可自拔地就陷了进去。“说不清楚,感情这东西,来了就来了!”喜欢他的什么?“果敢、真实!”

然而,即使是在与先生结识并确定恋爱关系后,“出去闯”的念头依然在杜蕾的脑子里蠢蠢欲动。新千年伊始,杜蕾便漂去了北京,然而不到半年,就因抵不过相思乖乖地回来了。“每天都要打1个多小时的电话呢,谁受得了!”杜蕾笑着回忆着先生的小花招。这个男人从来不在电话里“逼”杜蕾回家,却常常给杜蕾的母亲打电话。“他老给我妈吹风,阿姨,一个女孩子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您放心啊?真狡猾!”

若不是因为想要宝宝,杜蕾也许还与先生进行着爱情长跑。10年了,两人的关系还如热恋般甜蜜,差的其实就是一张纸而已。而每次聚会,朋友们还总爱逗两人。

“还没结婚呢?”

“没。”

“还是那个?”

“恩。”

“天啊!”

去年,两人终于结婚。没有摆酒,没有大宴宾客,只是在杜蕾的强烈要求下拍了一组婚纱照。 “不拍照,我就不扯证!这是我最后的底线。”杜蕾说得咬牙切齿般,但脸上明明是止不住的幸福笑容。

她兴奋地开始翻阅儿子的照片,才4个月的儿子长得可爱极了。白嫩的皮肤,两个眼睛又大又圆。手机里的一张照片是这样的:先生开心地抱着小宝宝,宝贝瞪着圆圆的眼睛直视着镜头,那眼睛清澈得像两池泉水,天使般。

杜蕾又笑了,肆无忌惮,幸福满溢。

杜蕾小讲堂

女强人们总是会遭遇这样的矛盾,事业与爱情,事业与家庭应该如何平衡?从杜蕾写给先生的这封饱含深情的情书里,你应该能有所感悟。

给先生的一封情书

“亲爱的,放弃,是我发现心走得离你远了――当我们的话题全是我的抱怨,我要回家,带着其实一直没变的心。越来越多的人帮我计算了那样做的代价,无非就是那该死的奖金、可能的前途无量,也许还有人关心我们的未来。可谁比我们更了解我们?未来太远,我们一直都在别人惊诧的眼光中相爱相拥。”

“十年前也曾这样,想起那年在北京,也是这样的冬季,在老板硕大的办公室内,有一抹阳光透在我的辞职信上。那位身高180多公分的高大的台湾商人,有着我佩服的睿智和我厌恶的高傲,他轻轻地对我说:“你会后悔的,你们这样的小屁孩永远都只会用眼前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呵呵,谁不是呢?我毅然地回到了成都。今天的局面无非是又这样了,很高兴我还是有勇气去放弃,因为我的身旁一直有你,我等待着十年后、数十年后还这样!”

“又到一年末了,往年,这是我忙着出席各种团拜会、答谢会,等着放假,等着那份不菲奖金的日子。 今年,清净了很多。和你牵手在超市仔细地选着油盐酱醋,在满地菜叶的市场里游荡,和老妇一角两角地讨价时,真实地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2010年,一个即将以情人节开始的年份,这是西方爱神和东方新年的结合吧。亲爱的,让我们把爱继续,以后有你的每一天都是情人节!”

上一篇:孙莉 我和黄磊不是什么模范夫妻 下一篇:想要问问你敢不敢跟我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