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清除术前表面麻醉提高患者依从性的研究

时间:2022-09-22 12:35:03

痤疮清除术前表面麻醉提高患者依从性的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痤疮清除术治疗前表面麻醉的效果及患者在治疗中的依从性。方法:160例患者随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痤疮清除术前分别给患者外涂不同厚度(分别为0.5mm、1mm、1.5mm、2mm)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并封包长短不同时间(分别为0.5h、1h、1.5h、2h)进行表面麻醉后进行清除术和传统清除术治疗进行对比,每组均为20人。结果:痤疮清除术前行表面麻醉在惧怕疼痛的病人或有时间参与到健康宣教互动的患者中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痤疮清除术;表面麻醉;依从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76-02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位置表浅,以寻常型痤疮多见。痤疮治疗方法主要为:口服药物、外用药物、物理治疗等多种治疗。痤疮清除术是治疗痤疮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该治疗过程中疼痛剧烈,有些患者为了达到治疗效果强忍疼痛配合治疗,但痛阈低的患者常因躲避操作发生误伤,依从性差的爱美患者甚至望而却步,放弃治疗。我院于2013年2月以来采用痤疮清除术前外用复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01081)表面麻醉后再进行挑除,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16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男 93例, 女67例。

1.2 入选标准:①年龄13―35岁。②符合寻常型痤疮诊断标准。③患者对疼痛耐受力差,且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①皮肤或黏膜表面合并其它损伤、感染者。②对酰胺类局部过敏或严重过敏体质者。③先天性或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

1.4 方法:将门诊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痤疮清除术前为患者外涂不同厚度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并封包长短不同的时间表面麻醉又分为7组。其中实验组1: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mm,保鲜膜封包0.5h;实验组2: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mm,保鲜膜封包1h;实验组3: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mm,保鲜膜封包1.5h;实验组4: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mm,保鲜膜封包2h;实验组5: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0.5mm,保鲜膜封包1h;实验组6: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5mm,保鲜膜封包1h;实验组7: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mm,保鲜膜封包1h。表面麻醉后进行清除术和传统清除术治疗进行对比,每组均为20人。

1.5 疗效观察情况:治疗时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应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主观评估。评价者根据患者指定的位置判断疼痛级别并记录:显效0-3级;有效3-7级;无效7-10级。

应用数字评分法让患者自己进行客观评分。数字评分法是将疼痛的程度用0―9共10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9代表最痛,病人根据疼痛程度在这些数字中挑选一个数字代表其疼痛程度。显效0-3;有效4-6;无效7-9。

问卷调查将愿意接受该疗法分为四个等级:不愿意、勉强、愿意、欣然接受。愿意及欣然接受表示患者依从;不愿意及勉强表示患者非依从。

1.6 调查工具: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使用麻药的厚度及时间,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数字评分表及调查是否愿意接受该疗法。

1.7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复方利多卡因外涂不同厚度及封包长短不同时间麻醉后,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复方利多卡因外涂不同厚度及封包长短不同时间麻醉后,患者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3组与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P>0.05),2组与3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P

表1 药物的麻醉效果比较 例次(%)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实验组1 20 0 8 12 0 实验组2 20 6 10 4 30 实验组3 20 14 5 1 70 实验组4 20 16 3 1 80 实验组5 20 4 6 10 20 实验组6 20 11 6 3 55 实验组7 20 12 6 2 603 讨论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皮损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脓疱、结节、囊肿等,愈后留下增生性或萎缩性瘢痕,更严重者令皮肤变得凹凸不平。对青少年的容貌产生一定影响,更甚者可能对患者的生活、社交活动及心理等各方面有着严重影响。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相应提高,治疗痤疮的患者日益增多,可清除术在操作时产生的疼痛使部分病人望而却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疼痛被称为继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解除患者疾病的同时,提高无痛技术,尽量降低病人的疼痛显得尤其重要。

中国人面部皮肤的厚度为(2.094±0.623)mm[1],痤疮患者皮损通常多发,在痤疮清除术前对每一个皮损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将可能导致药物过量而中毒,也可能导致炎症扩散,且物的注射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万筱丽等发现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对面颈部位的皮损麻醉效果较好[2],因此采用表面麻醉可能是缓解痤疮清除术术中疼痛的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通过释放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到皮下层和皮层,然后再积聚皮层感受器和神经末稍达到皮层,能过阻滞神经冲动和传导,从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3]。Wahlgren和Quiding[4]研究证实,5%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无破损皮肤使用1h和2h以后药效深度可分别达到2.9mm和4.5mm,最大深度、宽度均为5mm。郭爱琴等研究面部麻醉起效时间为50分钟左右[5],即使是用于浅表皮肤小手术,应用1h后也能起到满意的镇痛效果[6,7]。

由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其起效时间较长,需要长时间准备,进行痤疮清除前会有紧张、恐惧和不安的情绪,安排专职护士在患者敷药等待过程中为他们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正确用药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解局麻药可以降低疼痛的程度,并运用举实例及现身开导法告知患者治疗过程和相关事宜,鼓励患者积极讨论“战痘”经验和心得,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3、4、6、7麻醉效果情况比较有效率明显,因此痤疮清除术前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厚度1.5mm--2mm,局部封包90--120min,麻醉效果较好。患者问卷调查也显示实验组3、4、6、7的依从性相对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高,与麻醉疗效的实验组相对应。由于痤疮位置表浅,药物作用在身体不同部位,使用持续时间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如面部血药浓度是其他部位的4-5倍,在前额止痛效能随着应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身体其他部位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效能也增加[8]。从等候时间及用药量等方面原因考虑,大多患者均表示比较愿意接受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厚度1.5mm,局部封包90分钟。但有部分轻度寻常型痤疮或者痛阈较高的患者,深感敷药时间较长着实不便也不选择行表面麻醉术,所以在痤疮清除术前行表面麻醉只在病人惧怕疼痛或有时间参与到健康宣教互动的患者中推荐使用。我科将此方法为希望“无痛治疗”的患者提供选择方案,大大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冯永强,王德昌,王一兵.青壮年面部皮肤厚度的分布特点.[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1):1566.

[2] 万筱丽, 冯占芹, 吴铁强, 等.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浅表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多中心自体双盲观察[J]. 实用医学杂志,2009, 25(12):2057.

[3] 冯占芹,万筱丽,伍露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麻醉结合心理干 预对行皮肤疣冷冻治疗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5):35.

[4] Wahlgren CF, Quiding H. Depth of cutaneous analgesia after application of a eutectic mixture of the local anesthetics lidocaine and prilocaine (EMLA cream) . J Am Acad Dermatol ,2000,42(4):584-588.

[5] 郭爱琴,张宏宇.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皮肤科小手术中的麻醉应用.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 16 (6):396.

[6] 梅喜雪, 王斌, 向红, 等.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效果观察.中国美容医学, 2007, 16(8):1134.

[7] Cartwright PC, Snow BW, McNees DC. Urethral meatotomy in the office using topical EMLA cream for anesthesia. Urol, 1996, 156(2 pt 2S): 857-858.

[8] 谭启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无痛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6):3302.

上一篇: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数字化钼靶X线与彩超应用BI―RADS分级诊断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