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混合痔手术疗效体会

时间:2022-09-22 12:33:59

环状混合痔手术疗效体会

中图分类号:R65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085-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34 例,男105例,女129 例,年龄24~77 岁,平均44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环状混合痔。

1.2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肛周备皮,术晨禁食,术前排便,排尿。取截石位,碘伏消毒直肠肛管后扩肛,采用骶麻或局麻。

1.3 手术方法 在麻醉扩肛状态下检查,以右前、右后、左侧(3,7,11点)三个母痔为中心,先予三把组织钳将母痔区痔组织拉出,根据环状混合痔的形态的大小, 设计分段,按照痔体两侧的自然凹陷处选择为段间切断线。选定切除痔组织,用组织钳将该段痔组织提起,在其基底部钳下剪开约0. 3 cm,套入双重10 号丝线开始打结,将10 号线套上端尽量送至内痔部分之上缘,以求彻底结扎痔组织。松开血管钳,将线结拉紧,牢固结扎,切除痔核。外痔行V型切口,敞开或部分切口缝合。如此法处理其他痔段,一次性完全分段结扎切除整个环状混合痔,这样使每一痔段下端的结扎线缘及上端的结扎线缘均呈花瓣状曲线型 。相邻两痔段向上端的花瓣状曲线的间隙即为“粘膜桥”,而下端的花瓣状曲线的间隙即为“皮桥”。将结扎内痔组织注入消痔灵液,并挤成“薄纸状”。肛外盖无菌纱布,丁字带固定。

1.4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流质或半流饮食,术日控制大便,次日排便,应用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口服润肠通便药保持大便通畅,创面换药。

2结果

2.1 近期效果 平均住院5~8 d ,出院后门诊换药。结扎之痔蒂平均7~10 d 脱落,创面愈合需21~40 d。有2例出现术后大出血,经结扎止血后治愈。有20例术后因伤口创缘水肿而再次行“修剪术”。

2.2 随访结果 全部病例5年左右随访。有3例出现轻度狭窄 ,经常规扩肛1~3 次好转。全部病例原手术部位光滑平坦,无复发痔核。有8 例出现便后少量出血,经肛窥镜检查为1~2 期内痔复发。

3 讨论

环状混合痔发病率较高,治疗亦棘手 ,术中术后疼痛重,痛期长,恢复期亦长。创缘易水肿,形成皮赘即“新生外痔”, 而且易复发,易致狭窄,松弛,变形及黏膜外翻脱出等并发症。重度环状混合痔以往常需分两次以上手术治疗。

采用分段结扎术、外痔剥离结扎术、内痔注射术治疗环状痔,其疗效较以前有了明显进步。其优点在于:1,既简化了手术,又充分保留了肛管及的正常组织,使病灶切除彻底,既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又可减少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痔疮复发,不平坦等。2,本术式较好地保留“皮桥”、“粘膜桥”故有效地防止了狭窄、粘膜外翻等并发症,特别是肛管区皮肤(此区为感觉神经末梢功能区) ,不仅可以防止术后肛管狭窄及感觉性失禁,而且可以保证创面顺利愈合。3,同时本术式行内痔注射术,使内痔硬化萎缩,配合结扎,可明显减少痔静脉丛,使下移的肛管皮肤上移。

术中需注意的是:1,对巨大痔核可采用变大为小,分别用两把止血钳并排夹住痔核两侧,然后在两把止血钳的中间剪开,使其成一个独立的痔组织,如此分段进行结扎,一般分5~6段。但需注意结扎线结扎基底不在同一平面上。可较好地解决了术后易复发,狭窄者等并发症的问题。2,对血管曲张型大痔核,可结扎痔上动脉,减少术后大出血几率。3,在尽量追求完美手术、彻底手术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皮桥”、“粘膜桥”, 减少术后狭窄。

总之,采用分段结扎术、外痔剥离结扎术、内痔注射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理想的手术方式。当然环状混合痔手术后恢复期仍较长,个别病例仍需40d 左右的时间,部分患者术后仍有8~24 h 的剧烈疼痛期,有些患者发生尿潴留,个别患者出现术后大出血,狭窄等并发症,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上一篇:痔术后出血31例分析 下一篇: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