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供水电动阀控制回路改造心得

时间:2022-09-22 11:40:25

技术供水电动阀控制回路改造心得

摘要:文章结合本人实际就工作中遇到的导致机组技术供水总阀运行中自动关闭

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及时找出诱发原因,为了杜绝这一事故隐患,工作人员加强了对技术供水电动阀控制回路的改造。

关键词: 原因;排查分析;机组运行;机组技术供水总阀改造

一 概况及原因分析

2009年12月22日,我厂1号、2号机各带有功75MW运行,3号机检修状态,全厂AGC投入。15时47分,上位机报“1号机冷却水中断,启动事故停机流程”。当机组有功减至60MW时,便不再下降,计算机监控系统报机组减有功失败,事故停机流程退出,由于当时机组各部温度还在正常范围内,值班负责人立即命令值班员到现场手动开启技术供水总阀,机组恢复正常运行。

经过反复的排查和分析,最终确定了导致机组技术供水总阀运行中自动关闭的原因是:技术供水总阀2115关阀电磁阀密封圈处存在细小杂质,电磁阀关闭不严发生渗水,控制2115阀的切换阀动作,技术供水总阀2115(液压阀)自动关闭。预防关阀电磁阀密封圈处存在细小杂质导致渗水很困难,虽然这次由于监控系统设计不完善,未造成事故停机,但这始终是一大事故隐患。

经过对技术供水总阀2115阀控制部分进行改造后,在关阀电磁阀密封圈处存在细小杂质,电磁阀关闭不严发生渗水时,2115阀只会开启,不会关闭,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经过对技术供水总阀2115阀控制部分进行改造后,彻底杜绝了2115阀在运行中自动关闭的事故隐患,在关阀电磁阀密封圈处存在细小杂质,电磁阀关闭不严发生渗水时,2115阀只会开启,不会关闭,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二 改造前机组技术供水总阀控制原理

改造前机组技术供水总阀控制原理如图一:

液压切换阀T2窗口D2与手自动切换阀S1内部阀体中心孔A3连通,内部阀体可360度连续旋转,中心孔A3可选择与B3、C3、D3窗口接通,实现对液压阀T3的关闭、开启、自动控制功能。

手自动切换阀S1在自动位置,A3与D3连通,电磁阀M2线圈带电,电磁阀M2开启(延时5s后线圈失电,阀门关闭),压力水经D2口进入P2腔,Q2腔与P2腔压力相同,液压切换阀T2各活塞面积不等,活塞克服弹簧阻力向左运动,A2与B2口连通,在O1腔内的水压作用下,Q1腔中的水经C1、A2、B2排出,液压阀T3活塞克服弹簧阻力向上运动,从滤水器来的压力水经A1口进入P1腔,液压阀T3(机组技术供水总阀)各活塞面积不等,活塞受到向上的作用力继续向上运动,直至液压阀T3全开,向机组各部冷却器供水。

手自动切换阀S1在自动位置,A3与D3连通,电磁阀M1线圈带电,电磁阀M1开启(延时5s后线圈失电,阀门关闭),P2腔中的水经D2、A3、D3、M1排出,液压切换阀T2的活塞在Q2腔水压作用下向右运动,A2与C2口连通,从滤水器来的压力水经C2、A2、C1进入Q1腔,Q1腔和P1腔平压,液压阀T3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直至液压阀T3全关,停止向机组各部冷却器供水。

从逻辑上说,机组技术供水总阀控制原理不存在任何问题,能可靠实现远方操作机组技术供水总阀开启或关闭。但为什么事故总是杜而不绝,重复发生呢?利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要发生机组技术供水总阀在开启状态下自动关闭,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呢?经过认真分析,得出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1、监控系统误发关阀指令,关阀电磁阀M1开启。

2、人员误短接关阀电气回路,关阀电磁阀M1开启。

3、关阀继电器故障导致接点接通,关阀电磁阀M1开启。

4、O2腔活塞杆折断,Q2腔与O2腔间的活塞向右运动,正好连通A2和C2窗口,阻断B2和A2窗口,导致P1腔和Q1腔平压。

5、管路泄漏,P2腔压力降低,当低于设计压力时,活塞开始向右运动。

6、各种原因(如杂质、密封圈磨损等)导致关阀电磁阀M1关闭不严,发生泄漏,P2腔压力降低,当低于设计压力时,活塞开始向右运动。

以上第一条发生后,经过处理,重复发生的概率极低,可以忽略。第二条发生的概率很低,采取预防措施后可以杜绝。第三、四条发生的概率极低,可以忽略。唯有第五、六条最难预防,稍有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哪怕使用最好的元件,再好的维护制度和巡视制度,也不能确保管道无渗漏,毕竟不可能每天24小时盯着,三天两天就进行维护。由机组技术供水总阀控制原理可知,手自动切换阀S1在自动位置时,P2腔与C3、B3窗口不连通,阀门开启后,开阀电磁阀M2关阀,正常情况下关闭严密,不会再向P2腔补水,关阀电磁阀M1关闭,P2腔处于密封状态,外面的水不能进入腔内,腔内的水也不会流出,腔内压力得以保持。水的压缩率很低,稍有渗漏,P2腔内压力就会迅速下降,活塞向右移动,达到新的平衡位置。这个过程不断重复,活塞不断向右移动,最终会导致C2与A2窗口连通,液压阀T3开始关闭。单位时间内渗水的多少决定了这一过程的时间,时间到了,机组还在运行,事故就发生了。

三 改造后机组技术供水总阀控制原理

为了杜绝这一事故隐患,对液压阀T3的控制部分进行了改造,将B2与C2位置上连接的管路互换,将电磁阀线圈M1与M2位置互换。改造后机组技术供水总阀控制原理如图二:

手自动切换阀S1在自动位置,A3与D3连通,电磁阀M2线圈带电,电磁阀M2开启(延时5s后线圈失电,阀门关闭),P2腔中的水经D2、A3、D3、M1排出,液压切换阀T2的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向右运动,A2与C2口连通,在O1腔内的水压作用下,Q1腔中的水经C1、A2、C2排出,液压阀T3活塞克服弹簧阻力向上运动,从滤水器来的压力水经A1口进入P1腔,液压阀T3(机组技术供水总阀)各活塞面积不等,活塞受到向上的作用力继续向上运动,直至液压阀T3全开,向机组各部冷却器供水。

手自动切换阀S1在自动位置,A3与D3连通,电磁阀M1线圈带电,电磁阀M1开启(延时5s后线圈失电,阀门关闭),压力水经D2口进入P2腔,Q2腔与P2腔压力相同,液压切换阀T2各活塞面积不等,活塞克服弹簧阻力向左运动,A2与B2口连通,从滤水器来的压力水经B2、A2、C1进入Q1腔,Q1腔和P1腔平压,液压阀T3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直至液压阀T3全关,停止向机组各部冷却器供水。

从改造后的原理可知,机组在停机状态,电磁阀M2关闭不严发生渗水时,液压阀T3会由关闭自动开启。机组运行时,液压阀T3开启,电磁阀M2关闭不严发生渗水不会改变阀门的运行状态。改造前,技术供水总阀有可能因关阀电磁阀漏水而在机组在运行中自动关闭,机组冷却水中断,机组被迫停机。改造后,技术供水总阀不会因关阀电磁阀漏水而在机组在运行中自动关闭,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得到有力的保证。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

上一篇:基于业扩报装工程服务思路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加强电力监理管理,保证电网建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