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资源巧利用教学亮点倍生成

时间:2022-09-22 10:05:25

错误资源巧利用教学亮点倍生成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没有错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学生由于缺乏经验,产生认知偏差,出了错后,教师往往以冷漠的表情令其坐下,亲自上阵。剖析这一现象,发现大多数是教师唱主角,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扼杀了主动参与的热情。

如果这些错误信息的重视只在改正层面,那么学生就不会真正的认识到这些错误,所以提出让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错误生成学习资源,通过实践探究出以下内容:

一、归纳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流失的基本类别与主要成因:

类别:口头回答语言错误、笔头计算结果错误、解决问题列式错误、概念理解模糊错误。

成因:态度马虎,粗心大意;不懂算理,算法偏差;数量关系,没有理清;思维消极,逻辑混乱。

二、探悟“巧用学生错误,生成教学亮点”的原则:

1、宽容错误。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要环节”,但教师怕学生出现错误,担心课堂难以驾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还是斥责、批评多于欣赏和接纳的。其实,学生的认识过程并不是一条平稳延伸、波澜不惊的直线,而是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过程。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然曲折,暴露了学生学习上的盲点,需教师的帮助和宽容。

2、适时捕捉。在宽容善待问题的基础上,不难看出,错误的出现时无时不刻,错误的出现时随机发生的。而此适时捕捉,分析错误的成因,会吸取教训,错误就是教学中信手拈来的无价之宝。

3、启发比较。知识让学生去探究,错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当错误被发现,显现在眼前时,代替学生的思考,还是启发学生探究发现呢?被动的接受并没有在大脑这台机器中进行深加工,一段时间后,就模糊不清了。反之,让学生亲力亲为,给学生研究争论的空间,让学生从分析对比、反驳内化。

4、导学纠错。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足为奇,如弊而弃之,是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相反,如将错误呈现,让其进行“纠错”活动,进行比较、思辨,分析错原,从中反思,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断能力。在纠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增长才干和智慧。

三、提炼出 “巧用学生错误,生成教学亮点”的策略:

错误的巧妙利用,其实是一种生成性的资源,加以巧妙的处理,会产生点石成金的效果,生成出无限精彩。

1、巧用学生错误提问,找出有价值的问题。低年级学生由于年纪较小,观察事物不够全面,归纳概念不够精确,会出现一些概念性错误,例如:当老师问到:“五角星一共有几个角?”时,孩子们大都兴致勃勃地说:“五个。”教师特意加重“一共”的声音学生听出了教师的语意,下意识的又仔细地观察, “能不能发现更多的角?”这时,孩子们发现五角星外面还有角!

2、巧用学生错误分析,理清楚数量的关系。中年级学生对数量的关系把握的不是很清楚,尤其是拓展、多变的时候更容易混淆。学生往往是带着一种疑问来猜测的,也就是说,对长度的空间概念和认识还不够。善于巧用学生的错误分析,通过比较、认识来理清楚数量的关系。

3、巧用学生错误回答,争辩出正确的回答。小学生的思维和感知事物的能力,有着独特的方式,对问题的回答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听到就给予否认、批评和指正。可以试图利用错误回答,比较后再进一步纠正。使得学生从错误的思维里走出来,多诱导、多启发、多争辩,得到正确的回答。

4、巧用学生错误习题,自究相关习题。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粗糙,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审题时一晃而过,砍头去尾,张冠李戴,“拿起半截就开跑”的现象非常突出;计算时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轻易产生感知失真,造成差错。此时,开展“题目会诊”“我是小小啄木鸟”,让学生利用错误,比较后订正,加深改正错误的记忆,培养纠错反思的好习惯。

5、巧用学生错误运用,探准运用的生成点。把错误作为比较对象,消除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可见,错误是一把“双刃剑”,成功因为经历了错误的过程,错误也可能因为依靠经验来迎刃而解!因此,教学中应该适当地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在碰壁中学会对数学问题作深入的思索。

6、巧用集错本,适时比较重温。让学生把每次作业中错题抄在“集错本”。错因必须具体,不可简单地写“粗心”、“算错了”等应付的话语,而要写清楚是什么地方粗心,算错了。要像日记一样及时反思,日积月累,形成 “错误档案”,复习时拿出来翻看,降低再错的次数。

四、总结出教师“巧用学生错误,生成教学亮点”的思考:

1、树立“差错”、“课堂资源开发”理念。学生的“差错”是机遇、挑战,更是教师教育智慧的折射。艺术地处理好随机生成的差错,巧妙地彰显了差错的宝贵价值。因此,教师只有具备“课堂资源开发”的新理念,才会看到错误背后的成功。

2、贵在教师智慧引领。教师如改变了过去全盘否定的做法,而是让学生出现错误时,展示思维过程,从中发现合理的成分和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其思路智慧引领,纠正错误,正确认识。将学生从错误的恐惧中解放出,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

3、践行“育人为本”思想。学生在纠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增长才干和智慧。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换位思考,不斥责、挖苦,以一颗“平等心”、“宽容心”去正确对待学生在出错后的反思,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诚然,以上论述远不能概括变动不居的错误,也不是应对错误策略的全部,但唯其如此,才能促使教师去追寻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线教师常有这样的感觉――腾不出时间给学生纠错、反思,费时多,效率低的矛盾一直有所困扰,这更加要求师生妥善安排、合理利用时间,利用好错误资源,切实有效的发挥错误的适时效应。

【作者单位:南京市红太阳旭日景城小学 江苏】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现创造力的培养 下一篇:参加交流项目,体验别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