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石漠化的成因与治理措施分析

时间:2022-09-22 08:28:42

岩溶石漠化的成因与治理措施分析

【摘 要】贵州省盘县地势崎岖不平,碳酸盐岩类岩石分布广泛,气候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加上森林砍伐、不合理土地利用、煤炭资源过度开采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植被大量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愈演愈烈。石漠化程度深、面积大,且呈逐年扩大趋势,治理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分析盘县石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以保证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贵州;岩溶;石漠化治理

1、自然概况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是贵州通往云南的交通要道。地处云贵高原中部过渡地带,是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支流的分水岭,主要河流有拖长江、乌都河、新桥河、楼下河等。境内地势西南高,中南部隆起,东部和南部较低,平均海拔1700米。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年平均气温15.2℃。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黄金、铅、锌等2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以储量大、品种全、质量优、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著称。依托其煤炭资源优势,盘县将建成贵州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

2、石漠化现状

岩溶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环境背景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盘县土地总面积4056km2,碳酸盐岩类岩石面积达2635.98k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典型的岩溶县。据《盘县石漠化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县石漠化面积1225.21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2%,其中中轻度石漠化面积为544.33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42%;中度石漠化面积528.43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03%;重度石漠化面积144.67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3.57%;极重度石漠化面积7.78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19%。这些数据显示盘县是一个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石漠化直接导致该县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退化,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3、石漠化成因分析

盘县石漠化的产生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但主要是以人为因素为主,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没能协调好当地的人地关系。

3.1自然因素

岩溶环境区的岩石成土作用,相比起非岩溶区速度较慢,原因是其中的可溶性物质易于淋溶流失,只有一些不易溶解的物质残留下来形成土壤,成土速度远远低于流失速度,地表难以生长植物,保水能力较差。区内广布碳酸盐岩类岩石,岩石质地纯、易溶蚀,这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岩性基础。并且在新构造运动中,地势的间隙抬升和南北盘江支流的切割,形成了境内起伏较大,层峦叠嶂,山高谷深的高原山地地貌。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2.4%,丘陵地占9.2%,坝地占2.4%,这些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地貌基础。此外,全境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5.2℃,年均降水量1400多毫米,5—10月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8%,雨热基本同季。雨季降雨强度大,暴雨常破坏地表植被,扰动土壤,为岩溶石漠化提供动力条件。可见本区的降雨侵蚀力很大,具备引起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的外部条件。

3.2人为因素

石漠化是到了本世纪才产生的事情,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为了生存和发展,山区居住的人们不惜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形成“人增—耕进—林退—岩石出露—土壤侵蚀—石漠化”恶性循环。主要表现为:

盘县受地理环境影响,山高谷深,土地贫瘠,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2.4%,农业人口大部分生活在这些山区,由于没有更多的平地用来开垦,人们只能开垦坡地来增加粮食产量,使得坡地不断向石漠化发展。区内至今依然存在还落后的生产习惯,如粗放耕作、刀耕火种、广种薄收以及陡坡开垦、毁林开荒、放火烧山等掠夺式的生产方式。总体来说,农业基础设施仍十分落后,土地产出率较低,林业、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较小,农业仍处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一方面破坏植被,促进石漠化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石山和半石山的生态恢复。

当地群众生活能源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靠薪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过度樵采更加快了植被的丧失,然而植被在自然界中对防止土壤侵蚀、水土流失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传统的畜牧生产,粗放的经营方式严重地影响了植被的生长,形成了千羊过一山,荒凉一大片的景象,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不断退化,水土流失加剧,从而促进土地石漠化。

盘县的支柱产业是煤炭产业,但由于管理粗放,不合理开采挖掘和厂矿企业产生的垃圾,所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废水和废渣,抑制林草生长,加快碳酸盐岩侵蚀速率,加剧了石漠化进程。

4、治理对策

石漠化是一种生态灾害,素有“地球癌症”之称,治理难度较大。从导致石漠化的直接原因看,盘县治理石漠化应遵循生态建设基本规律,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措施如下:(1)植被保护措施。(2)封山育林措施。(3)退耕还林措施。在保证满足农民基本口粮的基础上,优先对石漠化地区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4)人工造林种草措施等。(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结语

虽然石漠化的防治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国家、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开展了石漠化防治的试点示范工作,并且在局部地区取得了成就。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贵州的石漠化土地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石漠化防治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好石漠化地区的人地关系,以保证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

【参考文献】

[1]卢耀如.岩溶——奇峰异洞的世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卢耀如.中国岩溶-景观、类型、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3]任美锷,刘振中,主编.岩溶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熊康宁,苏维词.喀斯特生态环境良好区域恶劣区耕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以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和波玉河流域为例[J].贵州科学,2000(1-2).

[5]高贵龙,邓自民,熊康宁,等.喀斯特的呼唤与希望[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6]《贵州省情》编辑委员会.贵州省情(修订本)[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7]贵州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贵州地质概述[M].贵阳:贵州省地质局出版社,1982.

[8]杨明德.论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0(1).

[9]李阳兵,王世杰,容丽.关于中国西南石漠化的若干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6).

[10]王世杰.有关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的一些认识[J].贵州林业科技,2006(1).

[11]谢家雍.西南石漠化与生态重建[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

上一篇:车辆安全性能的研究现状 下一篇:人性缺失的思考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