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22 07:43:05

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健全深入,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合作愈发紧密深入,而交通运输对于各个行业和各个城市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有着难以估计的重要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要数道路桥梁,而其中道路桥梁施工设计关键技术主要是其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道路桥梁工程普遍存在着搭板断裂以及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性能及其安全性。随着道路桥梁工程的不断增多,人们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其整体质量取决于最薄弱环节的施工质量。也因此,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的施工变得尤为重要。新时期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容易发生沉降问题路段的施工,避免出现路面损坏、塌陷以及伸缩缝等问题,确保行车的安全性以及舒适度。

1 道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原因分析

1.1 桥头引道沉降段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

一般的道路桥梁工程主要使用加筋土法、钢筋混凝土过渡板以及粗粒料填筑法来处理路基,利用这些方法的处理之后,道路桥梁工程的刚度可以降低,路基的整体强度也可以随之得到加强,沉降差异降低之后,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将会更有保障。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的道路桥梁工程都是采用搭板的结构设计,并且将支撑点着落在桥柱上,由于路基部分的土体比较靠近桥台,因此所承受的应力相对较小,这种设计的不合理很容易导致不均匀受力的情况,引发搭板断裂以及跳车的危险。

1.2 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道路桥梁的相关标准,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一般都需要进行台背填土处理,但是影响台背填土压实度的因素较多,比如施工的用料、机械、施工顺序、施工经验以及作业面等。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台背填土压实度普遍无法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这也是导致道路桥梁工程发生不均匀沉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文章主要结合某道路桥梁工程具体分析如何通过搭板的设置、地基的处理以及台后的填筑来实现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确保道路工程的使用性能与安全性。

2.1 搭板的设置

2.1.1 搭板的设置方法。由于该桥梁工程的负荷较大,因此路面的刚度与厚度都会逐渐发生变化,给施工增加了难度。最终该工程采用搭板结构设计,并让其与路基的顶面保持平行,因此搭板的顶面也就可以和正常的路基顶面标准保持一致,桥梁与路基之间的过渡问题也因此得到了解决。

2.1.2 搭板与桥台的连接处理。第一,锚栓。将近台端的锚栓布设在台背与搭板间,所使用的是竖直锚杆和水平拉杆,防止搭板出现纵向滑移进而出现桥头处凹陷的情况。所使用的材料为22号钢筋,钢筋之间的距离设置为75厘米到80厘米。第二,支座。该工程在搭板靠近台端的下方处铺设了1到2厘米的油毡垫层,支座选用的是板式橡胶,间距为80厘米,规格为150毫米×150毫米×25毫米。第三,倒角。设置倒角的目的是防止由于搭板的转动而致使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路面或者是桥面结构受到损伤,该工程主要在近台端的上缘以及牛腿的上边缘设置了倒角。第四,填缝材料。填缝一般位于桥台与搭板的连接处,需要填入材料以避免雨水渗入。常用的填缝材料主要有油浸甘蔗板、沥青麻絮以及玻璃纤维类材料等,该工程主要使用沥青麻絮进行填充。将填料填充进去之后还需要再灌入较稀的沥青。

2.1.3 搭板顶层的施工。使用混凝土制作搭板的过程中,要确保使用材料符合行业标准,保障混凝土搭板的表面坡度以及平整度。压路机通过时搭板离基层顶面距离越小的基层越容易变成薄层甚至被压碎,基于此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让搭板混凝土顶面与基层顶面之间保持10厘米左右的距离,并在铺设底面层的沥青混凝土之前凿去了之前铺好的水泥碎石基层,确保了台背回填强度。

2.2 地基的处理

软弱地基非常容易出现桥头跳车问题,因此在地基的处理过程中,需要格外留意软弱地基的处理。考虑到厚度较大的软土层上修筑地基时,填充材料会给软土地基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力,进而增加桩基的压力,致使桥台发生转动或是桥台在水平面上发生位移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伸缩缝以及支座被损坏,严重时桥台和桥面也会被损坏。因此,该工程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在地基的处理过程中减轻了回填材料的重量,并通过一定的措施加强了地基的刚性,利用基桩来抵制地基的侧向流动。在沟壑地段,土壤的孔隙较大,含水量也比较高,而黏性土层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强度也比较大。在进行换土时,深度应该依据软层的厚度来确定,换土挖开后还可以进行翻晒。一般情况下,如果填土的高度不超过4米,适宜的开挖深度在0.6米左右,如果填土比较很高,开挖深度可以适当增加,以1米为宜。开挖并翻晒之后,回填要密实。该工程的地基处理施工时间在雨季,不能进行翻晒,因此直接使用石灰石进行回填,路基下的石灰土于是成为了渐变带,同样可以起到避免不均匀沉降变形的作用。

2.3 台后的填筑

地基的沉降以及路面与路基本体所发生的压缩变形是导致道路桥梁工程的引道发生不均匀沉降的两个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路面的压缩变形不会对整个道路桥梁工程造成较大的影响。桥梁引道的路基沉降问题可以从时间角度上分为同结、次同结以及瞬时沉降这几种,其中同结、次同结这两种沉降方式很容易引发桥头跳车问题。此外,填充材料的材质以及质量都会对桥梁引道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路堤沉降问题。轻型填充材料可以减缓地基沉降的程度,压缩变形情况也可以得到缓解,并且填充后压实,压缩模量也可以得到提高,车辆经过所带来的反复载荷所引起的累积变形情况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总之,在道路桥梁工程台后的填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后备材料的选用及其使用的填筑方法,尽量减小由于后台的填筑施工所带来的工程质量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桥头引道沉降段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以及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符合标准要求是引发道路桥梁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进而影响到工程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搭板的设置、地基的处理以及台后的填筑这三个环节的施工技术来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搭板的设置方法、搭板与桥台的连接处理以及搭板顶层的施工等环节,并使用轻型的填充材料来填充台后。

参考文献

[1] 洪海燕.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分析[J].门窗,2013(05).

[2] 马丽莎,尹晔.当前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7).

[3] 何杨闽,傅程辉.有关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7).

上一篇: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策略 下一篇:关于GIS内部典型缺陷放电的情况分析与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