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起重机卷筒与减速机分离原因分析

时间:2022-09-22 07:27:46

桥式起重机卷筒与减速机分离原因分析

摘 要:从卷筒与减速机分离现象,进行故障诊断,提出了处理措施,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关键词:卷筒 减速机 基础

1 提出问题

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是衡量设备优劣的重要参数,一直受到广大用户的关注。某厂安装了两台63/15吨桥式起重机,由于主起升高度不够,将主起升传动机构的基础增高200 mm,其中一台发生了吊运近60吨的重物从6米高处自由坠落的恶性事故。

2 现场检测情况

2.1 卷筒上缠绕的钢绳已全部抽脱,未断裂,卷筒两侧各剩两块钢绳压板,且完好无损。

2.2 卷筒与减速机上的m=10 mm、Z=48的内外齿轮(外齿宽60mm)处相互脱离、未啮合,卷筒壳体内缘紧靠在外齿顶上,外齿南侧的齿顶上有长4mm、深3mm的擦伤,卷筒上的轴承内圈与孔外部的凸缘相接触。轴承破碎,凸缘的1/3上有两条已发兰的圆弧槽。

2.3 采用三支点固定的QJRS-630-50-7C减速机沿轴向向北面倾斜60mm。高速轴旁的20#槽钢、高690mm基础底部有一条长约100mm的焊缝开裂;输出轴的北侧基础固定在小车的上盖板上,下部支撑梁距基础中心70mm、基础宽140mm,基础高710mm,由三节组成,三节间均采用M20螺栓紧固,第一、二节间在M20螺栓采取了点焊方式,第一节焊接在厚12mm的小车上盖板钢板上,均无变化,系悬臂梁结构(图一)。

2.4 减速机在起重机大车运行中有轴向5-10mm的摆动,大车与起升机构同时工作时最大摆动量达13mm。

3 事故分析

3.1 自由坠落现象

从现场情况来看,卷筒已完全与减速机上的输出外齿轮脱离,故卷筒出现无制动约束,造成重物自由坠落。

当卷筒出现无制动约束时,约60t的重物则出现自由落体状态(忽略钢绳的摩擦力)。重物下降时,在钢丝绳的带动下卷筒由东向西以重物自由落地的速度旋转,迅速将缠绕在卷筒上的两侧各21圈钢丝绳脱完,并将钢绳丝从压板中抽出。

与此同时轴承已损坏,由于卷筒轴承座仍固定着卷筒,另一侧支承在轴承孔凸缘上,卷筒壳与m=10mm、Z=48外齿轮相接触,造成外齿轮有长约4mm、深3mm的擦伤,由于减速机不旋转而卷筒旋转,卷筒上的轴承内圈与孔外部的凸缘相接触,则擦出两条发兰圆弧槽。

3.2 减速机倾斜及减速机与卷筒分离

3.2.1 基础:由于起升高度不能满足现场工作需要,当年9月在原基础上增加第二节200mm后,基础轴向未增加支撑使稳定性降低,事故发生后对同类起重机检查发现出有轴向约5mm的摆动量。由此可以说明此减速机基础固定方式上会出现轴向失稳。

由图一可知,北面基础固定在偏离下部支撑梁70mm的12mm厚钢板上,属薄件悬臂结构,因而其刚度较差,弹性变型大,易出现失稳,造成起重机工作时减速机产生轴向摆动。

3.2.2 卷筒与减速机分离:当大车高速启动(紧急制动)与起升机构同时工作时,则减速机轴向摆动量达到较大值,齿轮的配合发生变化(图二)。如果忽略摩擦力的影响,齿面上的法向力Fn可视为作用在平均分度圆处通过齿宽中点的法向剖面N_N内(图三),将法向力Fn分解为切于分度圆的圆周力Ft及垂直于卷筒中心线的分力F,再将力F分解为径向力Fr和轴向力Fa,减速机倾斜越严重,即δ角越大,轴向力Fa越大,若卷筒无轴向位移,则Fa的反作用力也越大,减速机被迫沿轴向往北面摆动,心部起支撑卷筒、补偿调心作用的轴承外圈当超过其补偿范围时将产生轴向移动,当减速机需回摆时,则δ角变小,轴向力Fa的反作用力也相应变小,但齿轮间的滑动阻力与轴承外圈对其孔轴向移动的静摩擦力以及Fa的反作用力需克服,才能回弹至原位,乃至超过原位继续往南摆,若此时没有克服,则无发回摆,又启动时,正常工作,减速机又往北面摆动,继续增大倾斜量,压迫悬臂基础,造成基础瞬间变形,此时基础悬臂往下1mm时,减速机则位移5.07mm。再继续使用,随着δ角的增大轴向Fa变得越来越大,欲克服它则更困难,轴承位置变化也较大,在工作中的某一瞬间则产生卷筒与减速机相配合的内外齿脱离,致使轴承在脱离的一瞬间破裂,造成重物自由坠落,减速机输入轴旁20#槽钢基础脱焊。

拆除卷筒,减速机往南面回弹23mm,基础仍倾斜37mm。

3.3 造成重物坠落事故的原因

3.3.1 在变原基础510mm高为710mm,宽度仍为140mm,无任何轴向支撑,且属悬臂结构,强度低,刚度差,抗弹性变形大,出现轴向时,原平衡力系被破坏,导致基础变形、倾斜。

3.3.2 运行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以及起动、制动频繁,起重机需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易使减速机基础出现摆动。

4 预防措施

4.1 增加基础的刚度,在悬臂基础上增加支撑,防止失稳(图四)。

4.2 注意安全平稳操作,切忌反接制动。

5 效果

对使用新方法加固后的减速机基础进行测量,未发现基础有摆动,完全满足设备安全可靠性运行的要求。

上一篇:电碳行业32室焙烧炉技术改进 下一篇:多传感器测量数据的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