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眼睛长了小痘痘

时间:2022-09-22 05:54:21

呀,眼睛长了小痘痘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俗称“针眼”,是儿童常见的眼病。这是因为孩子免疫机能差,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不强,加上孩子经常用脏手摸脸揉眼等,更易导致细菌侵入腺体致病。

不管它,等脓出来自然好?

麦粒肿是孩子常见症状,有不少家长认为,无需特别护理,等过几天,针眼破了,脓流出来就没事了。

有的小脓肿确实可以自行破溃,此时只要用消毒纱布帮孩子擦干净脓肿即可。但临床上,更多的是由于脓液引流不畅,形成肉芽组织,致使麦粒肿经久不愈,最后在皮肤上留下疤痕,影响孩子的外貌,严重的还会造成眼睑畸形。而且麦粒肿的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有可能越长越大,不仅孩子难受,治疗难度也会加大。所以有了针眼应该尽早治疗。一般来说,轻度的针眼,在早期滴用氯霉素眼药水等,再加上局部每日热敷3~4次即可。如果比较严重,可加服抗生素。经过治疗,针眼会很快消退而治愈的。但如果麦粒肿发出来了,就需要做个开刀的小手术。

挤一挤,动手排脓无危险?

有的家长看到麦粒肿的脓头长出来了,就会自作主张,用手帮忙挤压,以为把脓挤掉了,就可以加快病程。

用手挤压,首先是不卫生,眼睛是很脆弱的器官,而且长麦粒肿时,也说明身体的抵抗力不强,此时更容易感染细菌。其次,更重要的是,用手挤压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眼睑血管丰富,又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但是眼静脉没有防止血液回流的静脉瓣,挤压后,脓性分泌物(含大量细菌)可以随血液进入海绵窦,引起海绵窦栓塞,甚至出现败血症或脑膜炎。

家长不仅不能帮忙挤,还要注意提醒孩子,别把脓头揉破了。

霰粒肿、麦粒肿要分清

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家长误把霰粒肿当成麦粒肿,一直不护理或不就医,期望着脓头破了就自然好了。

霰粒肿亦称睑板腺囊肿,通常由于眼睑外部的睑板出口阻塞,导致腺体的分泌物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的一种脂肪肉芽肿性炎症。该病早期可在眼睑上下皮肤上摸到黄豆或绿豆大小的硬结,无明显疼痛症状,相应睑结膜面呈紫红或灰红色隆起。

霰粒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膜面型,肿物不向眼睑皮肤面发展,简单手术后可治愈,眼睑不遗留瘢痕;一种是皮肤面型,肿物会向眼睑皮肤面发展,囊腔中可以存在大量的血性坏死组织,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瘢痕或是眼睑外翻。

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麦粒肿会红、肿、痛,霰粒肿则无明显痛感。

易复发,家庭护理要到位

预防麦粒肿首先要注意眼部卫生,告诉孩子不要用手揉眼,平时勤给孩子剪指甲,提醒孩子多洗手;另外,要保证眼睛休息,如果用眼过度,也会导致眼周肌肉紧张,腺体开口堵塞;中医认为,麦粒肿呈热毒旺盛之证候,故宜选用清热凉血生津之瓜果、蔬菜,多喝水。

如果麦粒肿反复发作,应当到医院做全面检查,尽快查明病因以便根治。眼部的慢性炎症,如结膜炎、睑缘炎或屈光石正面造成的眼疲劳都可成为麦粒肿的重要诱因。此外,糖尿病或消化道疾病时,因血糖升高或身体抵抗力弱,细菌在人体内容易繁殖,这也是引起眼部化脓性感染的因素。中医则认为多因脾虚气弱,平时药食宜用扶脾益气、养血和营之品,例如山药、薏苡仁等。

初期症状的简单护理

在孩子患麦粒肿初期,可以用些眼药水和热敷消肿。

在还没出现脓头时,抗生素眼药水能促进炎症的消失,如左氧氟沙星眼药水、利福平眼药水、环丙沙星眼药水等,每天4~6次,可以控制感染扩散。晚上入睡前涂消炎眼膏,如金霉素、红霉素眼膏等。另外还要做局部热敷,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热毛巾的温度约45℃左右,家长可先用手背或自己的眼睑皮肤试温,以免孩子娇嫩的皮肤承受不了。

上一篇:缓解鼻塞的7个妙招 下一篇:洪惠明 勤恳铺就事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