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 说、乐 说、会 说

时间:2022-09-22 05:53:46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责无旁贷,因为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能使孩子学习能力增强,理解力提高,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也是一个人能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下面就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克服障碍,让生敢说

在农村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重“写”轻“说”的现象。农村孩子见识窄,腼腆,在公开场合常常没自信,放不开。课堂上也是一样,屡屡会出现学生课堂中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时气氛沉闷而不活跃。我听了很多次城里名师到农村送教,老师堂上激情四射,学生下面哑口无声,再优秀的老师碰到这种情况也不会上出好的效果。可怎样让学生敢于说话呢?我觉得除了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创设一个宽松友好民主 和谐的师生交流氛围,降低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紧张感外。还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说不同难度的内容,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要多鼓励,少批评,对有些胆子小不敢说话的学生要耐心引导。老师平常也可以在课下和学生多聊聊天,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情况,家庭情况,了解更多的了解他们,拉近和孩子的距离。让学生愿意和你说,表达自己。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要少说一些,让孩子多说一些;让那些胆怯、内敛、不够自信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突破自我,锻炼自己,掌握“说话”之道。像我接手新的班级时,开始组织活动,班里有一位同学,一直为脸上长胎记而自卑从来不参加活动,了解了情况后,我就在班上说“朱某同学真是与众不同,出生时就被护士阿姨盖上一块聪明的印章,因为她们相信这个孩子长大肯定会有出息的” 。听了老师的解释,同学们很是羡慕,没人再说他是大花脸,朱某也感觉老师的话很有道理,从此克服了自卑情绪,敢积极发言参与班级活动了。

二、激发兴趣,让生乐说

敢说还要乐说,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无论干什么,只要有兴趣,便有了自觉性。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如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他们的自觉性,这便成功了一半。学生如果兴趣不浓,就不能产生说话的欲望,往往缄口不言,或含糊其词,更有甚者讲得东扯西拉、离题千里,教学效果如何可想而知了。那么要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有说话的欲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我们要努力创设情境,开辟广阔的学习天地,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围中走进语言、欣赏语言、感悟语言、发展语言,不断提升情感体验。要能给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让学生眼中有物,就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首先,老师生动的语言,便可以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里充满神奇的想象,欲罢不能,丰富的想象使,他们想说,争着要说。如在学习一些写景的文章时,我喜欢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朗读,然后展开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其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景,使学生有话想说。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帮助我们生动地再现了情境,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像一些优美的词语,农村学生由于知识面窄,不能很好体会,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下,加深对美景的理解。

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表演、游戏、当导游、讲故事等引进课堂,营造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就会提高口语交际的兴趣。如我经常开展各种活动,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在上到《藏戏》《客家名居》《傣家竹楼》这些课文时,我让学生自己做导游,向大家介绍这些内容。在上春天这组课文时,组织开展关于春天的诗朗诵,在联欢会时,放手让学生自己主持。结果节目精彩纷呈,中间的串词也是恰到好处。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避免了背死书,还让学生善于归纳,总结,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规范语言,让生会说

乐说也得会说,“会说”的背后,是“会想”。擅长口头表达的孩子,思维必定更加清晰,应变能力更快。锻炼孩子的口才,就是提高孩子的思辨能力、临场心态、学识素养和表达技巧,这是未来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在日常交往中,会说话的人能把平平常常的话题讲得引人入胜;嘴笨口拙者即使讲的内容非常好,听起来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有些建议,会说话的人一说就通过了,而那些不会说话的人却连诉说的对象都没有。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要让他们会说。对爱说话,一张口就说个不停的学生要注意引导他们要学会有中心地说话,学会把关键的内容说出来,说好。不能像相声《打电话》里面的人,里嗦最后什么也没办成;对于说的不完整的同学,语言词汇缺乏,说话干巴巴的同学,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词、话和句式,说话注意语调和感彩;对于有口头禅的同学要严厉批评并坚决制止,使其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在口语表达时,教师要随时纠正其语病,提高其用词的准确性,并提醒他们表达完整的意思,逐步使学生树立:“动口即是练说”的观念,从而自觉,随时地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另外,老师也要用规范性的语言指导学生说话,自己带头说普通话,让学生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形成用普通话交际的良好风气。

总之,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做的更好,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不断积累好词、佳句,不断地鼓励学生;学生则要做到敢说、乐说、会说、才能为步入高层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迈入好工作、好生活铺设一条康庄大道!

上一篇:立足文本,把握“拓展”之“适” 下一篇:关于小学成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