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羽毛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9-22 05:37:02

涪陵区羽毛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 要 本文以涪陵区羽毛球运动工作者和爱好者为研究对象,对羽毛球运动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发出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分析统计法、逻辑归纳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为深入探究涪陵区羽毛球运动提供第一手资料,以促进本区羽毛球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涪陵区 羽毛球运动 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羽毛球作为群众体育的一项重要锻炼项目,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锻炼身体的首选项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由于缺乏固定的室内羽毛球场地,羽毛球运动在涪陵区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尤其是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或地区相比,更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一直到涪陵体育馆的修建和投入使用,羽毛球运动才逐步得到发展。从那以后,我区群众参加羽毛球的热情日渐高涨,与本市其他区县相比,涪陵羽毛球爱好者虽然人数较多,但在场地和设施建设、组织管理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

1涪陵区羽毛球运动的场地和设施状况

本文在对涪陵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涪陵区严重缺乏羽毛球场地,其配套设施也较为简单,还需要继续改善。

1.1室内场地调查

与涪陵区庞大的羽毛球爱好者队伍相比,室内羽毛球场地寥寥无几,这根本无法满足广大的怀揣着能量与激情的羽毛球运动爱好者的需求。再加上现阶段仅仅存在的几个室内羽毛球场地管理不够科学,极少对社会人员开放,或是即便开放其时间也较短,羽毛球场的利用率极低。通过调查得知,对涪陵区现有的场地设施及其开放时间不满意的群众比例达到了69%,他们一直认为现行设施及开放时间不能满足自己参与羽毛球运动的需要,使自己参加羽毛球运动的热情受到了较大打击。

1.2室外场地调查

因羽毛球体积小、质量轻,一旦有风就会受到严重干扰。而涪陵区地处渝东南,气候条件极为不利,导致仅有的适合羽毛球运动的场地只能是学校或其他一些较大型的企事业单位所修建的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地。但事实上因条件有限,还有许多羽毛球爱好者将马路、广场、街道或花园等一些相对空旷的场地也作为了临时的室外羽毛球场。

2涪陵区羽毛球运动现状分析

现阶段的羽毛球运动普遍坚持“快、狠、准、活”的原则,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普遍地呈现出与“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 战略战术相对应的“高打、快打、平打和近打”的诀窍和风格。但在这方面,涪陵区羽毛球运动技术远远落后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尽管如此,羽毛球运动还是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广大群众对羽毛球的喜爱程度对能否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羽毛球运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衡量各地区羽毛球运动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调查结果表明 ,羽毛球是不同年龄体育爱好者选择的主要项目 。

第 一 ,白领阶层。本次调查的26-45岁之间的人员大多是白领阶层,他们可自由分配的时间较多,有固定的经济收入,能为锻炼身体提供充实的物质条件。所以相比单调乏味的跑和跳,他们更喜爱用具有竞技目的的运动来锻炼身体,从而他们之中的一部人爱好上了羽毛球运动,把它作为一种高雅的锻炼方式。他们所用的器材都是高档材料制造的,材质好,飞行速度既快又稳,所以对爱好者有着一定的身体素质要求。

第二,老年阶层。他们的年龄都在55岁以上。因羽毛球运动对于年龄和性别没有明显的要求和限制,加上动作相对简单,学起来较为容易,危险系数也不大,并且娱乐效果明显,活动时间不受限制,强健身心成效显著,所以是一项特别适合老年人参与的运动项目。

第三,学生阶层。他们的年龄在16-25岁,大多数为中等以上学历,并且大学和研究生是大部分,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健康意识较强,从而将羽毛球作为高雅的健身方式,占据余暇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本论文还对涪陵区羽毛球运动的教练员情况也做了调查,数据显示,教练员极其匮乏,尤其专业教练人数严重不足,普通教练虽相对较多但却无法满足群众需要,更为糟糕的是更多的羽毛球爱好者都没有教练,只能是自己练习,靠自学成才。

3影响涪陵区羽毛球运动的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尤其是现阶段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也给羽毛球运动带来了不少困扰,使得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抉择和新问题,有待广大羽毛球科研工作者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重庆市属于发展中城市,涪陵区羽毛球运动也不甘落后地在不断发展,但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得知,问题因素主要在于“场地不够”、“缺乏资金”、“组织管理不够”,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排后的是“健身意识差”、“比赛太少”等。

4对涪陵区羽毛球运动研究的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和研究,不难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涪陵区羽毛球运动的场地不满足爱好者的需求,大部分的羽毛球爱好者选择了自家庭院、马路边或者小区空地来进行羽毛球运动,只有少数羽毛球爱好者才能在体育场馆或者单位的场地进行运动。二是涪陵区羽毛球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改进,大部分羽毛球爱好者都是自主练习而没有专业的羽毛球教练,有教练的爱好者则表明收费的价格比较高。三是一部分羽毛球爱好者都没参加过羽毛球比赛,少部分学生群体在学校参加过校级羽毛球比赛,通过教练练习运动的爱好者参加过重庆市的比赛,白领阶层中单位有场馆的少部分举行过羽毛球比赛。这就导致了羽毛球运动的形式单一化和竞赛鲜有化,阻碍了羽毛球运动的群众化、大众化进程。

5对涪陵区羽毛球运动的建议

5.1完善管理体制

一是明确权限,建立与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相关制度,加强沟通,理顺关系,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实施羽毛球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发展体育特色。二是根据个人、企业、协会及其成员的礼仪和兴趣成立羽毛球协会,充分开发和利用已有的和潜在的体育资源,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5.2提升师资力量

一是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技术技能型培训班,或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修学习,以及参加各省市、各地区的羽毛球比赛,不断强化羽毛球教师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培养教练员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素质。三是加强对羽毛球教练员的管理,最好定期组织他们到羽毛球运动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并重视平时训练情况的总结和反思,多收集相关素材,引导他们重视科研,将教、学、研融为一体,以更好地开发和提高羽毛球技能。

5.3加强组织推广

一是加紧对羽毛球运动骨干队伍的培养,主要采取培训的方法,也可以在羽毛球项目的推广和技术辅导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号召,定期进行羽毛球知识宣传,组织广大老百姓亲身参与羽毛球运动,通过比赛等形式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来,从而达到普及推广的目的。

5.4强化场馆设施

一是结合涪陵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羽毛球发展计划,并借机对羽毛球场地进行统筹设计和全盘考虑。二是抓住城区在不断建设完善的有利时机,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运动场馆,使各项运动场地建设的比例结构符合目前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可以因地制宜,通过对室外的一些相对空旷且能较好地避风的场所进行适当的布置和修整,为广大羽毛球爱好者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三是有效利用现有开放时间,适当延长开放时长,加强对已有羽毛球场馆的管理,充分发挥现有场馆设施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欧阳勇强,叶冰心,史海鹏.从中国石油大学看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J].新西部,2008(3).

[2] 谢明正.社区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J].内江科技,2009(8).

[3] 孟令春.合肥市羽毛球运动参与者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9(3).

上一篇: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策略 下一篇:体育成绩评价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