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爱又恨,谁之过?

时间:2022-09-22 03:03:08

近年来,中国的房价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涨。政府虽然不断采取措施试图抑制,但每次出手几乎都会导致房价不降反升,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故意将中国房地产引向泡沫。专家学者们除了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之外,其实都百无一用。老百姓对房子更是爱恨交加,望楼兴叹而又无可奈何呀。

那么,中国的高房价难道真的是硬需求太大必然导致的市场行为吗?回答是否定的,那背后真正的罪魁祸首到底是城镇化的结果呢?还是源于地产商的贪婪。或者说,高房价是中国盲目追求GDP的标志。但无论真正的推手是谁,想要抑制房价,就首先必须正本清源。

地价与房价齐飞

就在5月份,京、沪、广等一线城市,不断爆出所谓“地王”新闻。众所周知,房地产由地产与房产两部分构成。而土地也是不可再生资源,央企也好,民企也罢,都在疯狂拿地。而在这背后,总能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的影子,“土地财政”无疑就成了个绕不过的话题。而有些地方政府,把房地产作为推动当地城镇化的手段,这无疑成了高房价的一颗毒瘤!

如果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地价高涨自然是挡不住的财富。不仅在于地价抬高了房屋开发成本,更在于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动作推动了房价的上涨。拿一线城市来说,2004年前房屋均价不到5000元/平方米,如今市区平均房价则已接近30000元/平方米,短短数年之间上涨如此迅猛。追究其始作俑者,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第一步是政府招商引资,以极低的地价吸引房地产开发商的进驻,第二步是进行大面积的拆迁,迫使老百姓不得不购买商品房,第三步是投入基础建筑,以城市面貌的改善为契机,制造房价上涨舆论,第四步是提高土地价格,房屋价格同步上涨。周而复始,表面看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可是是以普通民众生活成本日益高涨为代价。

而地产商是社会的商人,他们自己要以盈利为目的,他们自然希望价格差越大越好,再加上他们保用销售手段大肆的炒作商品房,致使如今北京一些地区的学区房价格可谓真到了“天价”。而推高房价的‘第三只手’应该是富人,当然,按道理说买房是居住的,很多富人却把房子作为财产投资,把房子“压扁”成一张张存到银行的存折,然后去投资第二套,第三套,纵然现在有国五条的限制,他们还总是能找个各种歪门邪道来搞定,在无形中又抬高的房价,试问他们真正需要自住房子所占的比例能有多大呢?

供不应求需求旺

自“国五条”出台后以业各一线城市出现“抢购”、“恐慌性购房”的传闻,给本来高热房地产市场带来恐慌情绪,供不应求的直接结果,就是房价的上涨。

“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这种恐慌的心态导致许多人不顾实际负担能力“硬着头皮”买房。现今又迎来了80后大潮,80、90后的人口有2.5亿之多,也是结婚购房的生力军。在这其中丈母娘也对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促使刚性需求进一步扩大,刚性需求继续拉动房价的上涨,一定程度上,是供需决定了价格。说句通俗的话,你不买我买,因为我需要在这里生活。

而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必然伴随着大量农村的人口进入城市,这部分人员的加入也会促进城市房地产的刚性需求,而且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未来比例还会有所增加,这也使得房地产的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的可能。此外,保障性住房“门槛过高”、M2的冲击也造成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其实无论房价高涨的真正本源是什么,老百性关心的还是自己能不能住得起房子,无论GDP有多高,M2有多大冲击力,老百性无非祈祷“我想有个家”心愿能早日实现。。

上一篇: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刍议人本管理理论在部队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