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兴起

时间:2022-09-22 02:31:51

西方世界的兴起

摘 要:一直以来,众多学者都对"西方世界的兴起"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以严谨的态度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试图揭示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本文旨在对有关西方世界的兴起中欧美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文献回顾。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各种流派的解释进行归纳总结,经过探究,笔者认为对欧美经济增长原因的解释主要有三种主流观点: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决定论、以索洛等为代表的技术决定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新教伦理决定论。

关键词:技术决定论 制度决定论 新教伦理决定论

一、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技术发展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至今仍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心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关技术决定论的表述可以追溯到凡伯伦的《工程师与价格系统》。技术决定论大体上可以理解为技术对社会具有决定作用。针对"欧美经济增长原因"这个问题,相对于其他观点,技术决定论给出了一种传统的解释,并且这种解释也得到普遍的认可,正如诺斯所说"目前最广泛的接受的一种解释仍沿袭马克思的主义的观点,认为技术变革是打破平衡、派生出其他的力量"。

技术决定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历史发展轨迹大致是: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给定不变,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进步但外生, 再到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准内生性和完全内生性。这条轨迹同时体现了"技术逐步被明显化、内生化的理论进程"(何恒远)。在技术决定论日趋完善的过程中,不乏出现过众多著名的经济学大家。最早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创建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20世纪30至40年代,哈罗德和多马等人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发展出了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20世纪50至60年代,索洛提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永不衰竭的动力这一著名的"索罗命题",改变了长期以来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的传统观点;20世纪80年代,罗默、卢卡斯、贝克尔等经济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到今天,技术决定论已成为一个较大的范畴。从不同的角度,技术决定论可以划分为:乐观的技术决定论与悲观的技术决定论,狭义的技术决定论与广义的技术决定论,强技术决定论与温和技术决定论等。也正因为此,在对技术决定论内涵的界定上,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当谈及技术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时,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是技术决定论者,一些学者则持相反意见。

有关对技术决定论的评价,经过对文献的研究,笔者发现,赞成者居多,少量的反对者主要是针对技术决定论中的"强技术决定论",即"技术进步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进行批判,例如胡东原认为"技术决定论过分夸大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定其它社会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不符合科学技木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历史事实的"。但不管怎样,技术决定论在学术界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二、制度决定论

承上文所述,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动力是资本、劳务的投入以及技术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然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史专家、新制度派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另辟蹊径,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从而得出制约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制度的结论。诺斯和罗伯斯・托马斯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年美国出版)是阐释制度决定论的创新之作,制度决定论也因此得到广泛的关注。在这本书中,诺斯实现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即用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经济史,通过经济史的证明推广这种经济理论,发展出了一种复杂的分析框架,以用来考察和解释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个框架在与新古典经济理论保持一致的同时,又与其互为补充。诺斯是制度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本书对其观点进行阐述。

正如该书所述,"本书的中心论点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所谓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就是"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了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这个条件,个人才有足够的激励去从事有利于社会的创新活动,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有效方法是明确产权。同时,诺斯给出了经济增长的概念,即"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他指出:"真正的经济增长意味着社会总收入必然比人口增长的更快"。随后,作者通过对公元900年到公元1700年间历史的分析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

诺斯的制度决定论是对传统观点的挑战,是一种革命性的理论。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制度决定论的重视也正反映出他(应该用它吧 指制度决定论的成功)的成功。《西方世界的兴起》问世之后,赞扬之声就从未停止。甚至有很多学者认为,诺斯的制度决定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其带来的影响。例如对其的评价:"诺斯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计量方法对过去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重新研究,证明了稳定的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为推动经济史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诺斯引发了一场真正的革命"(荣之君,曹琪)。但是,还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他们也指出了制度决定论的不足之处。例如,有学者认为"其结论的偶然性凸显,即有效率的所有权制度的产生是偶然地符合了政府的财政需要,有效率的所有权制度是偶然地产生在了某些国家"(张杨);还有学者认为:"诺思的'制度决定论'并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经济增长观,其不仅在理论上存在明显的不足,而且在实践中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谢恋)。

三、有关技术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的争论

经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发现国内外学者围绕"技术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的争论有很多。经过归纳总结,笔者认为,除了单纯的"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之外,还有第三种观点,即"技术与制度共同决定论"。虽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人数不多,但是也表达了国内外学者的呼声。在国外,代表性人物有制度学家拉坦。在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如在《论经济增长制度高于技术》中,作者胡雁与徐艳虹不仅同时承认了技术和制度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更明确指出"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于技术,技术可以使经济增长,但制度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高度"。

四、新教伦理决定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因为新教经济伦理在于个人积累,他们不断的财富积累是因为新教的天职观;财富积累和创造的动力就产生了资本主义。此观点一经提出就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种从精神内核出发去解释西方世界兴起原因的理论诞生了。

韦伯的方法论工具即理想类型,理想类型是韦伯提出的一种分析概念或逻辑工具,是从一个时代某些特有的社会现象这种经验材料中高度抽象出来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类概念,抽绎不同经验材料所建立的不同理想类型,其功能是对经验事实进行分类与比较(斯蒂芬・卡尔伯格,2002 )。韦伯将历史考察方法与逻辑考察方法相统一,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因果链条进行分析,抽象出了宗教改革--新教伦理--近代资本主义精神--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链条,并证明了自己的理论。

新教伦理决定论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可以说是独具新颖性的,他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可避免的是,一些学者对新教伦理决定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例如,"韦伯忽视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或者资本主义精神产生过程中的经济自身发展因素;他将新教伦理从西方思想文化的整体发展中孤立出来,还将宗教改革与欧洲同时代的其他社会经济变化割裂开来,很多观念并非宗教一力而为之"(李春华,2003)。但无论如何,我们要对新教伦理决定论给以足够的重视。

五、其他观点

针对"西方世界的兴起--欧美经济增长原因"这个问题,以上三种观点是笔者认为目前在学术界较为主流的观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观点颇具影响力。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出的"英国清教推动了西方世界的兴起"的观点;政治学家保尔・肯尼迪把西方世界的兴起归结为欧洲近代历史上的政治多元化和历史机缘;华勒斯坦等历史学家则从非决定论的理论视角研究这个问题。

另外,在查阅相关文献时,笔者还发现了一些解释这个问题的"独家观点",例如,黎海波在《数学与西方世界的兴起》一文中,提出了"正是数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上中国的落后和西方世界的兴起"的观点;张佳生在《基督教伦理与西方世界的兴起》一文中提出了"基督教伦理对西方世界的兴起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的观点;余军华和李贞芳总结了哈罗德和达得利的研究成果后,在《印刷术与西方世界的兴起》一文中提出了"印刷术的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政治、宗教和文化领域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变革"的观点。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西方世界的兴起--欧美经济增长原因"这个问题,学术界已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从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该问题的思考。为了使这方面的工作能够再上一个台阶,笔者认为在研究该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该进行"立体化"的思考,即将有关该问题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在内,并且将它们联系起来,认真考证,严谨分析,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考察,进而得出最佳观点。笔者认为,上文提到的一些"独家观点"角度较为单一,有些形而上学,因此其理论有待完善;其次,在分析原因时,应仔细分析"因果"关系,孰因孰果非常重要,例如,究竟是"技术进步对完善的制度提出了需求"还是"制度的完善促使技术进步",须知正确的"因果关系"是理论严谨的保障;再次,由于学术界中观点众多,在研究的过程中,既要相互借鉴,博取众长,又要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只有这样,理论体系才会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西方世界的兴起》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 著

[2]《论经济增长制度高于技术》 胡雁,徐艳虹 著

[3]《论马克思不是技术决定论者》 刘立 著

[4]《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谢恋 著

[5]《近代西方世界兴起原因的再思考》 韦森 著

[6]《读后感》 庞果 著

[7]《技术决定论研究综述》 王茵 著

上一篇: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服务功能研究 下一篇:关于如何提高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