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聚合嵌体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9-22 12:36:10

瓷聚合嵌体的临床应用

作者单位:250001 济南市口腔医院

通讯作者:洪延青

【摘要】 目的 探讨聚合瓷材料用于嵌体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38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共制作瓷聚合嵌体123件,并进行2~3年的临床观察。结果 患者感觉舒适无牙龈炎症,咀嚼功能良好,成功率98.3%,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功能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聚合瓷; 嵌体; 修复

聚合瓷是一种树脂和瓷的复合材料,同时具有瓷的硬度和复合树脂的韧性。嵌体修复材料有金属嵌体、瓷嵌体、树脂嵌体和瓷聚合嵌体。金属嵌体颜色不美观,同时由于非贵金属铸造收缩大,延展性较差,边缘密合性差,同时对口腔存在一定的腐蚀问题。瓷嵌体颜色美观,但抗折强度有限易崩瓷【sup】[1]【/sup】。树脂嵌体强度差,易老化且对牙龈有刺激。另外,金属和瓷修复材料其弹性模量和硬度都大大超过了天然牙,易造成对颌天然牙的磨损。聚合瓷是一种微瓷聚合系统,含有73%微细瓷成分(PFS――-渐进精细结构的填料),以确保表面耐磨并有出色的抛光效果和抗菌性能,具有瓷和树脂的优点。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要求诊治的38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男性1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4.5岁。共制作嵌体123件。

1.2 材料 日本松风公司(SHOFU)生产的ceramage聚合瓷系统及松风公司生产的光照瓷聚合灯箱。

1.3 方法

1.3.1 临床比色 VITA16色系比色板完成比色。

1.3.2 牙体预备 嵌体颌面深大于2 cm,龈壁1 cm,洞型轴壁应互相平行,与就位道方向一致,不能有任何倒凹,为了便于戴入,洞型外壁外倾牙长轴有2~5度。洞点、线、角一定要圆钝。预备后的牙体要求表面打磨光滑。硅橡胶取印模后灌注超硬石膏模型。

1.3.3 技工室制作 模型修整并制成可卸代型,涂分离剂包括邻面接触点及边缘线以外的区域,涂2遍,厚约20~30 μm,均匀分布,自然干燥后涂布间隙液,间隙液涂布后形成一层透明弹性物,以确保后期粘冠材料有足够的间隙。

1.3.4 按照VITA比色板确定的颜色,在代型上先完成不透明牙本质的塑型。不透明体层膏剂有很高的填料含量,很薄的几层就可再现卓越的颜色。牙本质瓷层塑形完成后光照3 min,然后分别进行切端瓷、透明瓷的塑型,光照5 min最终固化。期间可适当添加瓷染色材料、仿真材料,使修复体美观自然。在最终固化之前,涂布阻氧剂凝胶可保护树脂表面固化,不会受到氧气影响而形成固化层,节省了抛光时间也不会影响雕刻好的细部形态。

1.3.5 自代型上取下修复体,用瓷聚合抛光套装进行常规打磨高度抛光后,用专用树脂型粘合剂粘固。

2 结果

临床制作的123件修复体观察2~3年,修复体固位良好,修复体颜色、形态、质感与邻牙协调一致,表面光滑自然,未见明显的着色,与牙体边缘高度密合无悬突,龈缘无炎症,与修复体接触的对颌天然牙牙釉质与对侧同名牙及邻牙相比未见过多磨损。患者对修复效果表示满意,成功率98.3%。失败的病例中1件下颌第一磨牙邻合嵌体折断,可能与牙体预备不足有关,经过重新备牙制作后患者表示满意。1件发生瓷裂,可能与咬合有关,经过口内修补及调合后患者表示满意。

3 讨论

瓷聚合与作为固定修复常用材料的金属和瓷相比,金属对牙龈边缘的刺激、颈缘黑线、对对牙合牙的过度磨耗等现象已引起关注【sup】[2]【/sup】。瓷制作工艺复杂,瓷硬度太大所致的瓷崩、瓷裂不能修补,也是临床常见问题。瓷聚合弥补了金属与瓷的不足,综合了瓷与树脂的优点。聚合瓷的硬度726 MPa,抗压强度354 MPa,挠曲强度146 MPa介于牙釉质与牙本质之间,弹性模量1200 MPa与牙本质相似,聚合收缩2.5vol%,这些特征对于材料的稳定性有良好的效应,是目前固定修复材料中最接近天然牙者【sup】[3]【/sup】。不会对对牙合牙造成过度磨耗,减少了崩瓷率,一旦瓷裂可直接修补,节省时间减少了返工率及复诊率。瓷聚合操作工艺简单,节省制作时间,并且在固化处理过程中只有0.25%的收缩率,使冠边缘有精确的密合性,不产生间隙及悬突。嵌体边缘线长,与牙体间的密合度是影响嵌体微渗漏的重要因素【sup】[4]【/sup】,瓷聚合嵌体边缘微渗漏间隙(101±12.5),优于铸瓷嵌体及金属嵌体【sup】[5]【/sup】,这也正是瓷聚合收缩率的优点。瓷聚合材料材料具有牙釉质的透明感,乳光效果接近自然牙,完成的修复体具有较好的自然美学效果,随着微细瓷成分的不断增加,其抛光效果也有大大进步。

因此,瓷聚合材料弥补了金属与瓷的不足,综合了树脂与瓷的优点。应用于牙体缺损嵌体的修复,既恢复了牙体的形态、功能和自然的美学效果,又避免了对牙合牙的过度磨耗,并保证了牙龈的正常生理状态。是牙体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孙凤,魏克立,钱瑞申,等.类陶瓷美学牙科材料Targis- vectris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9,13(2):114.

[2] 马轩祥.我国瓷修复的问题与展望.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34 (5): 261.

[3] Hornbrook Ds.Placement protocol for an anterior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restorationpract. Periodontics Anesthe Dent,1997,9:1.

[4] 马轩祥.口腔修复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 陈涛,吴凤鸣.4种嵌体制作材料边缘微渗漏的对比研究.口腔医学,2010,30(11):30-32.

(收稿日期:2011-04-21)

上一篇: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 下一篇:不断内眦韧带联合瓣膜悬吊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