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 第6期

时间:2022-09-21 11:43:33

It’s the 1)anarchy of poverty

Delights me, the old

Yellow wooden house 2)indented

Among the new brick 3)tenements

Or a 4)cast iron balcony

With 5)panels showing oak branches

In full leaf. It fits

The dress of the children

Reflecting every stage and

Custom of necessity―

Chimneys, roofs, fences of

Wood and metal in an unfenced

Age and enclosing next to

Nothing at all: the old man

In a sweater and soft black

Hat who sweeps the sidewalk―

His own ten feet of it―

In a wind that 6)fitfully

Turning his corner has

Overwhelmed the entire city

贫穷的无序景致

使我愉悦:陈旧的

黄色木屋陷入

新的砖造分租公寓的包围中

一个铸铁阳台的镶板间

露出长满树叶的

橡树枝桠。它和

孩子们的服装契合

反映不同时期

对于生活的不同需求――

烟囱、房顶,以及在这个不设防的年代

用木头和金属做的栅栏

包围圈内

近乎无物:那位老人

穿着羊毛衫,戴着黑色

软帽,打扫着人行道――

他在打扫自己那十英尺空间

风一阵阵地

转过他的角落

吹遍整座城市

一首短小的诗,装着一个小小的世界,穷人狭小、破旧的房子,用木头和金属做的栅栏,铸铁阳台的镶板间露出的橡树枝桠,还有对风中那位戴着黑色软帽的老人的描述都反映了诗人对穷人们生活的关注。令诗人愉悦的是诗中意象的形态、颜色,我不禁思考起,世间有多少人即使在贫寒的生活状态中也能诗意地栖居?清贫地听着风,并不是一种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幸福。

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美国诗人,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鲁瑟福德城的一个商人家庭。1906年,他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并取得医学学位,又去德国莱比锡大学进修,后回故乡行医。业余从事诗歌创作,也写小说和评论文章。

威廉斯在文学创作上曾受大学时期的好友埃兹拉・庞德和其他意象派作家的影响,同时继承了惠特曼的浪漫主义传统,并在诗歌形式方面进行了实验,发展了自由诗体。他反对感伤主义的维多利亚诗风,坚持“美国本色”,力求用美国本土语言写作,很少使用普通读者所不熟悉的词汇。他1950年获全国图书奖,1952年获博林根奖金,并被聘为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叙事诗《裴特森》,该诗以新泽西州一个小城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为背景,反映美国的文化和现代人的风貌,是当代美国哲理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电子毒垃圾肆虐非洲 下一篇:没有人会知道